一品嫡醫

第221回 爭論

第221回爭論

第221回爭論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梁若琳撒嬌般地撲進平郡王妃懷里連聲道不依,平郡王妃笑著拍著她的肩膀道:“你娘也該給你定門親事,找個人好好兒地管教管教你!”

梁若琳打著哈哈道:“我才不呢,我嫁了人,誰來陪王妃娘娘說俏皮話兒?”

一句話惹得眾人都笑了。

世子妃便笑道:“我倒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梁三姑娘不如就嫁在京城,離著梁國公夫人和母親都還是近的。”

梁若琳沒有回話,只顧著與平郡王妃說笑,世子妃便有些尷尬,靜和便找了話兒來說道:“世子妃平日里用的什么補品,氣色這樣好。”

范氏感激地一笑,接了話頭與她交談:“我也沒什么講究,只是愛吃燕窩罷了,我府上有個廚娘,最善炮制燕窩,若舅母不嫌棄,待會子我讓她做一些給舅母嘗嘗。”

靜和笑道:“那感情好,我以往吃燕窩只是吃燕窩粥,吃的膩煩的不得了。”

平郡王妃見她們說的好,便對范氏道:“你們既聊得好,不妨帶了你舅母往你房里說話去。”

范氏笑著道了好,請靜和一道去了自己的屋子,又叫乳娘把瀚哥兒抱了過來。

靜和是從隋家趕過來的,并沒有備下見面禮,便解下隨身的玉佩塞進瀚哥兒的衣裳里。

范氏雖沒看仔細,卻也知那玉佩是她貼身的東西,定然價值不菲,只笑著道:“叫舅母破費了,”又對兒子道:“瀚哥兒快謝謝舅奶奶。”

靜和微汗,平郡王妃年長楚啟十歲,又鰥居多年,以至于他外甥的兒子都會爬了,他還沒兒子影呢,故而平郡王妃這個做姐姐著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平郡王妃雖然著急,卻沒有明白催問過她什么,平日里說話只是透著關切,想到這里,靜和突然明白了平郡王妃的苦心,都說新婦往產過子女的婦人屋子里坐坐會利于受孕,平郡王妃讓世子妃領她過來,也是盼著他夢熊有兆罷。

其實靜和一直沒有消息是因她暗中服用了避孕的藥物,當然這也是同楚啟商量過的,因為他們的婚事辦的倉促,怕惹外頭閑話,說什么奉子成婚,想要遮掩丑事的話,才想著推遲兩個月再備孕,眼下她已經停了藥開始調養身子了,這話說來話長,索性就不同平郡王妃細說了。

她與范氏說了會兒話,嘗了那燕窩,便聽丫鬟進來稟告:“回世子妃,誠陽縣主,英國公爺來了。”

范氏便站了起來,笑著道:“舅舅定是來接舅母的,”說著便與靜和一道回了前院。

楚啟正含笑與平郡王妃和梁若琳說話,看上去很是融洽親熱。

范氏便笑道:“梁三姑娘與母親和舅舅都是相熟的,說起來梁三姑娘自小還是舅舅瞧著長大的呢。”

靜和想不到楚啟和梁若琳還有這層關系,淡笑不語。

楚啟見人進來便抬起頭來,看見是靜和,就站了起來上前迎著她回椅子上坐下,問她道:“姐姐可管你飯了么?”

一句話說的平郡王妃笑起來,“沒的心疼媳婦倒來編派姐姐的。”

靜和微微紅了臉,抿嘴笑著不語。

梁若琳便起身告辭,平郡王妃道:“不若留下一道用了飯再去?”

梁若琳則笑道:“眼瞧還得半個時辰才該用午飯的,我還約了承平候府的七姐姐賞秋海棠作詩的,她最是小氣的,我若爽約回頭定要被她念叨了。”

“這世上還有比你更小氣的,”平郡王妃笑著在她額頭輕點了下,囑咐范氏代她送梁三姑娘出去,梁若琳披上披風走到門口,還不忘回頭沖靜和笑道:“三姐姐可別忘了請我去府里玩!”

靜和點了頭,想要跟過去送一送,卻被楚啟拉住了手,笑道:“她是小輩兒,你用不著送她。”

梁若琳調皮地沖他聳了聳鼻子,由范氏陪著去了。

屋內沒了外人,楚啟便隨意起來,撿了個橘子在手里剝著。

平郡王妃喝了口茶,隨口問他道:“你今兒下了朝便直接過來了?怎地沒去衙門?”

因母親早逝,楚啟與長姐關系很好,兼之平郡王妃對朝局也別有一番見解,姐弟倆倒經常在一道說話。

楚啟微微搖頭苦笑,說道:“自從宣府大捷之后,皇上便有意裁撤軍隊,這樣一來許多兵士便沒有了謀生的活計,今日早朝慶國公等幾位軍將便上書請奏皇上,請皇上下旨將募兵制改為府兵制,這樣便可長期保有軍隊,由國庫出錢養著那些軍隊,便可為那些戰后立功的兵士謀一條出路。

宋閣老一項是參贊軍務,并未親自到前線領兵打過仗,故而一口否決了這道奏章,百官便爭執起來,直到散朝也沒有談攏,聽說慶國公幾個現如今正要找我,讓我也在聯名書上署名。”

“所以你才躲到我這里來尋清凈?”平郡王妃笑道。

“姐夫這里清凈嘛,”楚啟面上露出笑容來,眼神里頗有些艷羨的意味,“有時候倒真羨慕姐夫。”

“各家有各家難念的經,你若真在他那個位兒上,只怕一天都過不了,”平郡王妃說著,看了一眼坐在一旁不多話不八卦的徐靜和,心里頗為滿意,說道:“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我管著這個小小的郡王府已經覺得沉重,更何況皇上管的是偌大一個國家。”

靜和深以為然,那些軍士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的自然是英雄,皇上當然也想把每個人都安排一個職位養著,可一則國家沒有那么多的官職,二則連年征戰,好多家庭里被抓壯丁抓的只剩下老嫗稚子,這還不算修河道、修宮殿等處征調的勞役,以至于百姓根本就無法好好從事農桑。

地里的收成少,賦稅便收不上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依照以往的募兵制規矩讓將士回家耕種,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