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248回 內應

第248回內應

第248回內應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徐兆寬這下終于知道楚啟為何那樣發怒了,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顫著手指指著楊氏好一番訓斥道:“妻賢夫少禍,古人誠不欺我,你真是辦的好事!!他楚啟是什么人,自十余歲離家闖蕩,身經數百戰均無敗績,最是霸道,你這樣明著傷他的岳父岳母,他焉有不氣惱之理!夫人啊夫人,到底是誰給你這等膽量,敢做出此等虎口拔牙之事!”

楊氏對楚啟以往的事也不是很清楚,聽到這話也有些心顫,她轉念一想,又沒聽說過楚啟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便覺得坊間傳說也不一定真實,這樣一想她又覺得徐兆寬是找到了由頭來為難自己,遂將柳眉一剔道:“老爺別拿這罪名壓我,我這么做不過也是為了宜姐兒、為了老爺,況且下毒的吳誠已經被官府判了死刑,昨日就在牢里病死了,何緒又是自己人,三丫頭即便想找,也無人證物證,沒有證據又能如何?”

徐兆寬聽到楊氏又私下派遣何緒去做事,火氣忍不住冒出來,何緒是他的心腹,楊氏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動用,外人不知道還以為是他下的命令!他有心抱怨幾句,可他不愿讓楊氏知道貴州謊報軍情的事兒,因此只揮揮袖子道:“何緒是留不得了,也請夫人今后好自為之罷!”說罷沒好氣地甩下簾子去了。

楊氏心腹的楊媽媽見徐兆寬怒氣沖沖地去了,方才進了門,見楊氏背對著門,雙手捂著臉,肩膀一抽一抽的,顯然是在哭泣。

她忙上前幾步抽出帕子遞過去,勸道:“太太,老爺也是一時情急,您別放在心上。”

楊氏搖著頭,似悔又恨,說道:“我嫁到這個家,點燈熬油似的,對付二房還不是為了他們爺倆么,老爺竟這般傷我,我還活著什么趣兒。”

楊媽媽忙道:“您可萬萬不能這樣說,老爺是在氣頭上說話沒個輕重,大姑奶奶那頭可是日日夜夜地掛念著您,何況珺哥兒還小,您總有享清福的時候呢。”

楊氏想起女兒,方才覺得心里舒坦一些,她漸漸收住渾濁的淚水,不由抬手撫了撫鬢發,一年一年過去,她鬢邊白發越發藏不住,眼睛里也早無女子的清亮,越發變得昏黃渾濁,仿佛荒原上一握衰頹的蓬草。

她嘆了一口氣,說道:“罷了,我還能怎樣呢,自從上回老爺知道了瓊姨娘的死因,沖我發了一場脾氣,態度就大不同了。”

“瓊姨娘的事已經過去那么多年,當年有關的人都死絕了,除了四姑娘,奴才實在想不出第二個還能查此事的人,”楊媽媽分析著說道:“太太,您要好生想想,在二房飯食里動手腳,此事何等周密,又是何總管這樣謹慎細致的人親自去辦的,怎的就被識破了呢,何況當時英國公還在外公干,不在京師,三姑奶奶又有了身孕,只怕沒有多余的心思去翻查這些。”

楊氏聽她這樣分析,微微蹙起眉頭來,說道:“你的意思是,府里有內鬼!”

楊媽媽點點頭,說道:“除了這個原因,奴才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旁的可能,奴才可是聽說了,三姑娘那日回來探病,四姑娘房里的清露去了一趟隆福居,一路上鬼鬼祟祟的,生怕被人發現。”

“這個賤人!”楊氏咬牙切齒道:“我供養她吃喝,竟然還敢背叛我!”

“還有上回,”楊媽媽繼續說道:“您送她過去給英國公為妾,她竟然一事無成地回來了,以她那姿色,若真的使出渾身解數,難道英國公那樣的男人能不動心?即便英國公顧慮著三姑奶奶,一時不敢輕舉妄動,時候大了總得惦記上,她分明就不是誠心為太太辦事罷了。”

楊氏的神色冷下來,眸中劃過一絲狠厲,道:“這個禍根,萬不能留!只是現如今老爺已經為瓊姨娘的事疑了我,若我貿然處置四丫頭,只怕老爺更會心懷怨憤。”

楊媽媽眼珠一轉,說道:“太太,您忘了,四姑娘已經到了該出閣的年紀……”

對啊,楊氏眼前一亮,她是靜婉的嫡母,安排徐靜婉的婚事是她的分內之事,若是她為靜婉找一個表面上看著好,實際上卻很不好的人家,那不是最合適的處置么?她想到了一個絕佳的人選。

楊媽媽顯然也明白了她的意思,繼續出謀劃策道:“太太不妨擬三四個人家,其他一兩家都遜色些,只有咱們定下那一戶最出彩,然后太太拿去讓老爺挑選,讓老爺知道您真心為四姑娘考慮,也能挽回些老爺的心。”

真是一石二鳥之計!

英國公府蒼梧居暖閣里,靜和贊道:“國公爺這可真是一石二鳥之計!把消息透漏給裕王,既可以借著裕王的手理平募兵制的事,又可以讓徐兆寬焦頭爛額,無暇分神來料理分家的事。”

楚啟滿臉驕傲,說道:“不敢不敢,娘子滿意就好。說起來,這個裕王還真是不容小覷,我只是在安撫將官們時隱約覺得有另一撥人也在暗中打聽士兵們的意向,卻不曾想他居然如此敏銳地抓住這個機遇。他在軍中的勢力一向薄弱,反倒是結識的文臣頗多,因此推行募兵制對他沒有絲毫好處,如此一來他在仕林中的聲望只怕又要高一截了。”

這位裕王靜和是有耳聞的,聽說他身子一向不好,原來居然有這樣深的計謀,她問道:“那這位裕王的德行如何?”

楚啟眉宇間劃過一絲陰沉,半晌緩緩道:“雖有幾分才華,卻無甚胸襟……”

靜和不由遲疑起來,若是這樣講,裕王支持重新規范府兵制的事也是有私心的,那么這一回重新分軍田的事,他只怕也不會公平處置,這可是楚啟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事關軍戶們的福祉,楚啟定然不會想讓機會輕輕錯過,所以那三個御史中……很可能會有一個楚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