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259回 神秘訪客

第259回神秘訪客

第259回神秘訪客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她想起姚玲兒那張如花般嬌艷的面龐,心里又是怒又是醋,面上卻盡量做出大方端莊的神情來,含笑如盛放的牡丹花,“王爺說的是,只是側妃之位,入得了皇譜玉牒,也要正經的媒聘迎娶,只怕還要費許多功夫。”

濟王便看向濟王妃,目光中帶著嘉許說道:“如此就要辛勞王妃了。”

濟王妃不再多話,站起身來溫柔一禮道:“王爺言重了,臣妾這就去同父親母親商議,此是內宅之事,王爺怕是不便出面。”

濟王站起身來,目送濟王妃出了暖閣。

等暖閣的簾子放下,靜宜才緊緊皺起了眉,她嘴唇還是習慣性地彎起,這就讓她的神色變得極為古怪和陰冷,下人們都不敢吱聲,她吸了口氣,徑直去了楊氏和徐兆寬所在的西暖閣。

丫鬟們恭敬地打起簾子并向暖閣內通稟道:“王妃娘娘來了。”

楊氏與徐兆寬便都站起身來,靜宜進了門,在上首的螺鈿羅漢長榻上坐下,說道:“我要為王爺迎娶姚表妹為側妃,還請母親幫著向姚家說和。”

楊氏目如銅鈴,反問道:“什么?”

靜宜表情已恢復了從容淡定,說道:“母親莫急,王爺遲遲沒有納王妃,此事賢妃娘娘和惠妃娘娘已經幾次同女兒提起,說是皇家開枝散葉,一團和氣才是福,只因我接連生下辰哥兒睎姐兒,王爺一向事務又忙,才一直沒提起迎娶側妃的事兒,既然姚大表妹愿意來與我分憂,倒也算的是好事一樁。”

“若是旁人倒也罷了,那姚玲兒擺明了是心思不正的,這……”楊氏又是心疼又是擔憂,倒也未說出自己中了姚鈴兒的圈套,安排這一出的事兒。

靜宜說道:“女兒已打算請旨,柳氏雖未能誕下皇嗣,卻侍奉王爺有功,也一并封為側妃,想必王爺也不會不答應。”

柳氏顯然不是個好纏的,如今抬舉起她來,與姚玲兒兩個爭斗,若是如此,倒是好事,最好姚柳兩個人兩敗俱傷,一下子為濟王迎娶兩位側妃,這樣看誰還會指責王妃娘娘不賢德!

想到這里,楊氏好過不少,說道:“我的兒,真是難為你了。”

靜宜笑道:“母親言重了,嫁入皇家為婦,理當如此的,我總得保住王爺的體面尊貴,還請母親幫著打點一下府里,對外只說是我相看中了姚表妹罷了。”

楊氏點點頭,又去同姚氏提了這事。

姚氏心里快活到不行,楊氏栽在自己手里這是為數不多的幾回,她似乎害怕楊氏變卦似的,很快地操持起這事。

借著拜年,安排人手護送,她自己親自回了一趟姚家。

她這樣一路大張旗鼓的,消息也就瞞不住了,靜和知道后,不由欽佩姚玲兒這股子勁頭和手段,若能當上側妃,也是她的造化。

她把這話同楚啟說的時候,楚啟正端了一本書倚在暖炕頭上的銅包角立柜上看著,隨意應了一聲,似乎是在慶幸,‘幸好當時及時識破了姚鈴兒的面目,沒把這樣的女人娶進家門’。

靜和看他對這些內院風月事不大感興趣,便笑了笑不再提,之回了妝奩前對著鏡子照了照,轉頭問楚啟道:“你瞧我,臉是不是圓了一大圈?”

楚啟又笑著從書上抬起頭,似模似樣地看了看,說道:“哪里有?”說罷放下手中的書,走到靜和身邊說道:“今兒早睡,明兒一早我帶你去串個門子。”

“串門子?要不要戴上馨姐兒?”靜和驚訝地問,年后幾天,他們已經把宮里、娘家、婆家、還有其他幾家有關系的親友逛過了,那么還有誰家呢?

“暫且不帶馨姐兒去,”楚啟壞笑一聲將她抱到床上歇息,到底是賣起了關子。

直到第二日英國公府的馬車在一座巍峨的府邸前停下,靜和才掀開車簾看到朱漆府門上懸著的牌匾才算是解了惑。

那牌匾上端端正正書寫四個字‘秦國公府’,靜和突然明白了一向習慣騎馬出門的楚啟為何選擇與她一同乘馬車出行。

秦國公的名頭,大周朝的百姓只怕沒有沒聽說過的,秦國公當年輔佐高祖皇帝打天下,百戰百勝,橫掃南北英勇不凡,可謂第一功臣。

不光是因他的赫赫戰功,還有他出色的識人之術,他有個別稱‘軍中伯樂’,英國公、寧遠伯等都受過他的保舉提拔,秦國公熟讀兵法,還教授過不少將官兵法,就連安慶候徐兆寬都曾在他門下學習過兵法,如今軍中的將領不是秦國公的弟子,就是他弟子的弟子,他在軍中的地位無人能及。

當然這些赫赫功勛也是把雙刃劍,正因如此,皇上對秦國公在敬重之外,還有幾分忌憚,今上雄才大略,也有歷代君主的通病,那就是‘疑心’!

皇帝雖沒有明說,但是不喜文臣武將們私下走動太過親密,楚啟軍功赫赫,為了避免皇帝的疑心,一直裝作與秦國公疏遠冷淡。

今兒他與靜和一道坐馬車前來,想必也是不愿招人耳目,只是……為何楚啟會突然來見秦國公?靜和又生出一個新的謎團。

靜和帶著這個疑問下了馬車,隨著楚啟進了秦國公府。

秦國公的夫人也是個傳奇人物,話說當年秦國公年少任俠,身無長物,其夫人慧眼識珠,收拾起包袱就隨著秦國公一道投軍,后又認定高祖皇帝為明主,建議秦國公投奔高祖皇帝麾下,她與秦國公兩個既是知音,又是夫妻,伉儷情深,秦國公身邊沒有一個妾侍。

可惜秦國公夫人前幾年病逝,老夫妻勞燕分飛,已過八十的秦國公思念亡妻甚篤,形容也日漸消瘦。

這一回似乎是因靜和也跟著來拜年,老國公沒有讓楚啟吃閉門羹,大大方方在客廳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