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回結案
第297回結案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薛湜竟好似松了一口氣似的,可是這一口氣過后又是無邊無際的失落和心酸,那痛悔就像是蟲子一般順著他的經絡漸漸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頹然笑起來,抬手扶住胸口,那里放著一個東西,他本想要留一件她的東西,卻發現什么都沒有,只有他想送卻沒有送出去的鐲子。
英國公府的喜事是京城中的新聞之一,但最大的新聞還是慶國公的侵占軍田案。
這案子前前后后將近大半年,眾人的猜測重來沒有停過,許多人以為這件事會被大化小,用幾個替罪羊了事,尤其是小民百姓,對于慶國公犯案,幾乎沒有相信過會得到徹底清肅,但是事實結果勝于雄辯。
人證物證俱全,皇帝親自在乾清宮審理,慶國公及涉及到此案的大小官員,以及其他幾位勛貴都被下獄,慶國公作為此案主謀被判凌遲,就連濟王都因為在這件事上識人不明,多次保舉慶國公而被皇帝申飭。
眾臣都忘不了皇帝在金鑾殿上痛心疾首的表情,皇帝說:
“將士們守家衛國,我們自當珍之護之,安敢侵之欺之,慶國公作為主將卻做出這等事,實是可惡至極,更何況事發之后,他不知自首交代,反而企圖殺害人證,更是罪加一等,念在其開國之功,對其家眷免除株連一律充軍發配,但是慶國公卻不可輕恕!”
這樣一來,平息了最后一點因為沒有推行募兵制而有怨言的士兵們心里的怨念!此后,將士們守土安邦,上場拼殺不在話下。
在這件事結案第二天,另有一封奏折上達內閣。
內容卻讓閣臣們大吃一驚,因為這封奏折是彈劾侵占軍田案副欽差英國公楚啟的。
這封奏折是匿名的,彈劾的是英國公楚啟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屢屢擅離職守,更因家事分心,不能細心查案,并且在回京的最后一天,拋棄押送的人犯,單騎趕回京城,有擅離職守之罪!
在眾臣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宋閣老出班彈劾楚啟‘素性驕狂’‘剛愎自用’等等,總歸都是一些個人脾氣的特點,沒有落在實處,但確實也是缺點罷。
宋閣老在朝中是有威望的,他的門生故舊見他彈劾了,紛紛上折子聲援,濟王一派本來就嫉恨楚啟在慶國公案上的所作所為,更是順著彈劾,但理由也都不外乎英國公疼老婆,總想著回京,不好好辦差,把回京的機會都占了,讓裕王殿下和潘敏之沒有回家機會云云。
裕王殿下卻很是寬仁,為楚啟說了許多好話,在朝中又贏得一片贊賞。
因這件事太出名,很快傳到周氏耳朵里,周氏很是擔憂,但是又顧念著女兒在坐月子,不知道跟誰商量,一路猶豫著到周府的時候,紫瑛正送一位宮里來送賞賜的公公出去。
周氏將視線從那公公身上收回,問紫瑛道:“又是永壽宮派來的人?”
紫瑛點點頭,將周氏請進了蒼梧居。
周氏是個城府不深的人,幾句話就叫靜和問出了擔心,“讓謹不是一向同宋閣老交情很好的么?怎么就把人得罪了?”
靜和微笑道:“娘不必擔憂,方才孟公公來就是傳貴妃娘娘的話,這件事宋閣老是好意。”
周氏不明白了,彈劾一個人,難道還是為了這個人好?
靜和將正哥兒交給乳母帶下去,原本她只是想跟母親簡單解釋一下,但是見筠行也跟母親一道過來,便決心多說兩句道:“勻定軍田的事將士們太過關注,讓謹在這件事上太過用心,就會越得將士們的心,這可不是好事。”
筠行一知半解的說道:“先生曾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軍隊是國家利器,所以軍士們最敬重的人只能是皇上,姐夫如果繼續勻定軍田,那積累的聲望會越來越大,如果超過了皇上,就是壞事!”
靜和看向筠行的目光中充滿了欣慰,筠行真是長大了,她說道:“經過慶國公的案子,底下人都看到了皇上的決心,也不會再敷衍了事或者耍手段,那么接下來其他地方重新勻定軍田就只是技術上的問題了,也不必你姐夫出馬。”
筠行眼珠轉了轉,走到靜和身邊低聲問:“那位新上任的欽差會不會曾經和姐夫共事過?”
真是舉一反三,靜和回之一笑,卻并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道:“你姐夫曾教你,看事情只談‘厲害’不談‘是非’,看來你是明白了。”
楚啟曾教導筠行,做人不能太老實,不能太厚道,不能太直率,也不能太死板,要學會做正直的小人。
正直的小人,有時候比君子更有利。
靜和看著眼前越來越有大人樣子的筠行,暗想弟弟如今已經十一歲了,回頭該問問先生是不是可以下場試試了。
徐家的爵位在徐兆寬手里,現在楊氏把珺行養在了膝下,那將來爵位也會落在珺行頭上。所以她打算讓筠行走科舉出仕,秀才、舉人、進士,一步步向上,入翰林院就都順了。
匿名信事件最終結果是,皇帝暫且免了楚啟重定軍田欽差的事,重新選了在朝中風評甚好的威化將軍程敬德代任欽差。
這個程敬德,明眼人都知道和楚啟是過命的交情,也是一條血性漢子,只怕比楚啟還眼里不容沙子。
楚啟則自在了,他因為要擔任欽差,把五軍都督府的差事暫時卸了,現在又卸了勻定軍田的欽差,每日抱抱兒子,陪陪妻子,不亦樂乎。
簡直讓頻頻上門來蹭飯的宋昀看傻了眼,直言楚啟這樣太滋潤了,他看不過去,一定要求父親宋閣老保舉楚啟擔任個差事才好。
楚啟賦閑在家,靜和又不是貪慕虛榮之輩,夫妻兩個只想著請幾家相好的女眷和自家親戚,在英國公府準備過一個其樂融融,溫馨溫暖的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