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410回 失蹤

第410回失蹤

第410回失蹤

以徐勵行的資質,靠著讀書出人頭地是很難的,不過徐勵行有他的長處,數算不錯,又善于經營,論起心地來也算是光明的,沒有繼承他那糊涂爹和貪心娘。

他去地方做個縣官算是傅家充分考慮了徐勵行的整體情況量體裁衣做的謀劃。至于傅氏為什么語氣里這么肯定徐勵行能在來年的春闈中取得名次,靜和則沒有太好奇。

聽說傅家延請了五六位致仕的翰林連軸轉地給徐勵行補習功課,又怕漿水胡同太吵,特意騰出傅家一處宅院來拱徐勵行讀書,可以說又出錢又出力。

徐勵行也是個知道廉恥的,如今四房分家出去,他便是家里的頂梁柱,身上背著責任,見妻子如此為自己打算,心里掙著一口氣,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努力,每天背書背的深夜,想來取個名次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靜和微笑著看向傅氏,后者眸中帶著些許期許,靜和便知道謹慎如傅氏,在丈夫的前程大事上,她絕不會當做家常話隨口提一提,定然是有著所求,既然不是科舉的事,那便是為了到時候外放了,她略一思忖,微笑說道:“大哥哥能外放是好事,到時候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跟國公爺提一提。”

即便到時候徐勵行上任,傅家也會認真挑選幾位幕僚師爺跟著去輔佐,這樣一來即便不能做到造福一方,也不至于做個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若只是美言一句,倒也不犯大忌諱,所謂‘內舉不避親’嘛,更何況是一向交好的傅氏開口,徐靜和怎么也不好直接回絕,端看徐勵行這一場考試考的如何罷。

傅氏見她表態,也才松了一口氣。爹爹如今正是關鍵時刻,不好為著自家女婿做的太過明顯,她這也只是有備無患。誰讓如今徐兆寬在吏部任職,為著勵行長孫的名頭,十分引楊氏忌憚,楊氏和姚氏的關系又那么差,徐兆寬即便不打壓四房,恐怕也不會幫忙,能多爭取一點助力總是好的。

她笑著揭過話題,似乎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賢惠一般,又說道:“我給四弟相看了一門親事,是我娘家三嫂子那頭的小妹,也是世代書香人家,父親兄弟都是秀才,改日領來給你瞧瞧。”

徐慎行啊……靜和回想著當年那眼神色瞇瞇頗似徐兆佳的少年,也不知道如今改好了沒,不過傅氏做的媒,聽上去還是很靠譜的。

書香門第家的姑娘懂道理,白手起家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能吃苦,好調教,徐慎行一個庶出子,徐兆佳又沒有實職,也娶不到什么好的了。

她微笑道:“真是辛勞你了,”傅氏稍有感慨,就見芭蕉過來來,稟道:

“三太太那邊說車拔了縫兒,剛好東閣秦大學士的兒媳秦大太太要回去,便一道告辭。”

徐家二、三、四房關系再緊張,楊氏也是靜和、傅氏的長輩,兩人便一道出來送楊氏和秦大太太到了二門。

“以往秦家和咱們家交情并不深,三伯母又是愛面子的,即便是馬車拔了縫兒也不肯輕易讓人知道,這回怎會搭了秦大太太家的馬車?”傅氏與靜和一道往回走,隨口問了句,她潛臺詞是秦子良是早被皇上厭棄了的,聽說皇上有意讓他致仕,內閣里皇上還是信重沈閣老和宋閣老多些,親近秦子良不符合楊氏的性格。

“秦老夫人病故三年,如今府中中饋都歸了秦大太太,”靜和想了想,又道:“今兒聽興濟伯世子夫人提起秦閣老有個孫女正是亭亭玉立的年紀。”

興濟伯世子夫人提起來,也是替主家傳話,秦子良想在致仕前把孫女嫁了罷。

傅氏便露出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秦家雖然沒有實際權力,但是名頭還是在的,配徐兆寬唯一的庶子倒也般配,奎行的婚事能定下來也好,省得外人說起來也不好聽。

她與靜和正說些家常,便見白梅腳步匆匆地過來,白梅面上神色雖鎮定,可明顯是有事要回稟,傅氏這樣明眼人一瞧便知。

她便住了腳,說道:“我娘家嫂子也來了,我想起還有幾句話要找她說說,先過去了。”

靜和知道白梅和錦心幾個丫鬟今日理應忙的腳不沾地,若非出了要緊的事,是絕不會跑過來找自己的,既然傅氏告辭,便順勢先送了傅氏出去,方才叫了白梅進屋。

“夫人,”白梅面上稍稍有些驚慌之色,說道:“梁國公府的三姑娘不見了!”

靜和聽見‘梁三姑娘’幾個字,頭皮忍不住炸了一下,她定了定神,端了杯茶給白梅道:“莫慌,究竟怎么回事,你慢慢說!”

她面容雖平靜,但是語氣的嚴肅也說明靜和對這件事的看重。

白梅一路疾跑,確實口中發干,她接過茶盅來灌了一口,方才說道:“今兒一早錦心便和我商議,說梁三姑娘曾經害過夫人您,偏她今兒跟了梁國公夫人來赴宴,總也不能將人打出去,我們便計議著多留心些。

錦心在外頭司賢廳待著,奴婢正好離梁三姑娘不遠,便一直從旁盯著梁國公府的人的舉動,見梁三姑娘也只是與幾家侯府小姐們說話,除了幾次去攀交其藍郡主吃了閉門羹,心情有些低落外,并無別的異常,便松了一口氣。后來梁三姑娘用了午飯沒多大會兒就推說有些頭痛,但梁國公夫人正陪著宋閣老夫人說話,她也不好自己回府去。馨大姑娘只好請梁三姑娘去自己屋子里歇一會兒。”

因未出閣的姑娘由馨姐兒招待,自己當時忙著周旋于幾位知府和邊鎮的鎮撫夫人之間,確實沒有空,馨姐兒這么安排也合情合理,靜和耐心地聽下去。

“奴婢當時以為梁三姑娘是因其藍郡主給了沒臉,臉上擱不住才借口避開不去聽大鼓書的,也沒有起疑,但是安頓好眾位姑娘后,為了以策萬全還是去了一趟蘭馨苑,端了一壺凝神安心的五仁紅棗茶過去,誰知梁三姑娘的貼身丫鬟采荇只收下了茶,卻推說她們姑娘睡了,沒有讓奴婢進去請安,奴婢便生了疑竇,仗著有些武功,溜到了屋后跳窗進去,才發現屋內空無一人,床帳放了下來,奴婢冒險掀了那帳子,可床上根本沒有梁三姑娘的影子!”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