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417回 討債

第417回討債

第417回討債

作品:

作者:李敘樺

最強,最快更新!

“真有這話?”靜和原本正拿了一本外祖父送回來的《婦人大全總錄》看著,盤算著怎么給范氏調理身子,聽罷芭蕉的回稟,不由按下書問道。

芭蕉答道:“可不是,奴婢奉您的命去給鄭同知的夫人送皮子回來,聽那府里的婆子們提起當初梁三姑娘那事,奴婢便留了心讓柴胡去街面上打聽,誰知現在外頭都傳遍了,一開始是順天府的獄卒傳出來的,說是當初那犯婦抱怨時被他們聽見了,那犯婦就是受了梁三姑娘的指使。”

這背后之人也高明的很,既然是從獄卒的口中傳出來,沒有個明確的對象,梁國公府總不好去順天府拿人治罪罷,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謠言已經傳開,就算袁澤仁再費力氣彈壓也是無用的。

能做到這一點,且有動機做這件事的,除了平郡王妃,靜和想不到其他人,大姐到底還是不讓自己白白受了這份委屈。

靜和唇角勾起一絲笑容來,說道:“就是難免連累袁大人頭痛了。”

錦心在一旁做針線,聞言插嘴道:“袁大人能坐在順天府尹的位子上,可見是個玲瓏手段的,這點子事還能解決不了,況且這事辦成,平郡王府和咱們府上都承他的情,再者吏部和兵部好些人可都跟在濟王爺那頭,等著瞧梁國公府的笑話呢!袁大人精明著呢,半點也不吃虧!”

靜和聽她說的頭頭是道,便知又是從趙毅那邊聽來的,這丫頭之所以打聽這些事也是為擔心她罷,靜和笑著嗔了她一句,“就你話多,還不趕緊地繡嫁妝去,等開了春就給你辦喜事,到時候若是嫁妝繡不出來,你們可不許給她幫忙,”最后一句話是對芭蕉等人說的。

眾丫鬟便都笑了起來,錦心一張臉堪比紅布,沖靜和撅了撅嘴表示抗議,躲了出去。

芭蕉又道:“不光如此,梁三姑娘趁著二少爺滿月宴的時候算計著勾引咱們國公爺的話也傳出來了,只是私下里傳著,沒有那么兇罷了。”

當初就怪梁國公夫人不計情面,當著那么多人質問,在座的人又不都是嘴巴嚴的,既然梁三姑娘是最近的談資,年下正是串門子的時候,為了拉近感情,有人添油加醋說上點也沒什么稀奇,總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何況又沒有冤枉她梁若琳。

靜和笑了笑,問道:“鄭夫人那邊怎么說?”當初梁若琳的事,鄭夫人一個小小同知夫人敢出面作證,她自然要多關注一些,省得有些人給她穿小鞋。

芭蕉答道:“鄭夫人那邊倒是無礙,梁夫人也顧不上那頭。只是奴婢這回去,見鄭家院子雖然不算很小,但鄭老太太帶著小兒媳和孫女孫子,還有鄭夫人的小姑子都跟著擠在一個院子里,這邊有什么事,那邊就都知道了,鄭夫人又不是個十分圓融的,似乎跟鄭家老太太鬧的不大好,奴婢多嘴問了一句,聽說鄭同知時常住在衙門里,十天半個月不回家。”

想必也是受夠了家里的雞毛蒜皮罷,‘清官難斷家務事’,靜和暫時不打算管鄭家的事,點了點頭讓芭蕉回去休息,轉頭問墨梅:“這么說,那日假傳我命令的人是桑葉從中牽的線?”

墨梅點了點頭,眸中閃過憤怒之色,“這個桑葉真真沒有良心,夫人待她那么好,她卻還要背叛夫人。”

靜和讓她坐下,說道:“桑葉貪財的本性始終難改,必定是有人給了她不菲的賞錢,這梁若琳的確是花了心思的,恐怕盯著我英國公府日子不短。”

墨梅神色也有些嚴肅起來,說道:“夫人,我審了那小丫鬟之后就趕去桑葉的住處,誰知桑葉竟在頭幾天病死了。”

靜和見她面有愧色,勸道:“沒事,人家是有備而來,又在暗處,我想那幕后之人在找上桑葉之后,就已經打算會滅口了,”說到這又忍不住蹙眉。

墨梅剛想問靜和怎么了,就聽外頭傳進話來,徐筠行來了。

他一進門就大大咧咧地喊道:“姐姐,鎮哥兒呢?我給他準備了好東西呢!”

靜和便笑了起來,吩咐藿香去帶正哥兒和鎮哥兒過來,又叫白梅去端點心,又想著筠行不愛吃甜,忙又叫了白梅回來,換成梅菜松瓤的卷子,豆腐皮的包子,白梅笑盈盈地應了是。

筠行已撩開簾子進了暖閣,他如今更是長高了一圈,原本就不算胖,現在更是精瘦,眉眼卻精神的很,穿著件寶藍色菱紋錦的箭袖新衣,外頭罩了件漳絨斗篷,烏發以金冠挽著,已是個玉樹般的少年郎。

靜和拉他在炕上坐下,一捏他袖子,卻不過穿了件夾衣,便說道:“這樣冷的天,怎么穿這樣少,”又吩咐白梅去取楚啟那件織金絨猞猁皮的大氅來。

筠行連連擺手道:“我可不要。”

靜和怕他不好意思,忙道:“這件織金絨是福建那邊的貢品,是年下宮里賞的,也是漳絨,不過是捻了金線在里面,你姐夫不愛穿這些太過華貴的,留著也是無用。”

筠行卻嘻嘻笑道:“姐夫的衣裳不是玄色,就是藏青深藍,要么就是絳紅深紫,端的老氣,我才不要,”說罷還扭頭四下看了看,似乎生怕被楚啟聽了壁角,“你放心,我練了內功,身體比旁人抗寒的多。”

靜和摸了摸他的手,的確不冷,她是學醫的,知道各人稟賦體質不同,倒也不能保養太過,才放下心來道:“你不穿就拿回去給父親穿罷。”

“父親好衣裳多的是,”筠行說道:“上回姐夫派人送去那幾張皮子,娘叫人拿去錦繡閣制了,給父親做了兩件暖裘呢,放在哪里不是放,還是放在英國公府的庫房罷。”

靜和才作罷,正哥兒已經過來,恭恭敬敬地給筠行行了禮,筠行給的是一方象牙荷葉硯,給鎮哥兒一塊羊脂玉鎖,還拿了一只冬青釉的暗紋筆洗給馨姐兒。

靜和便示意芭蕉去請馨姐兒過來見一見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