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424回 熱鬧

第424回熱鬧

第424回熱鬧

楚啟神色溫和,眼神里帶著溫柔和包容,他將靜和拉入懷中,哄著道:“沒關系,大不了就再賦閑回家,我也就有空帶你去九華山那個溫泉莊子上小住了。”

靜和抬起手臂環住楚啟結實的腰身,說道:“可似乎有人要把濟王聯系上,到時候可能就沒這么簡單了。”

楚啟面上神情一頓,很快就明白過來,這些日子外頭傳聞他自然也聽過,只不過沒有太在意,看來東宮還是不肯安分。

他厚實的大手托起她的臉頰,說道:“總有法子,別怕。”

靜和點了點頭,道:“我已經派人去臥蓮庵了。”

臥蓮庵——瑾老姨娘的住處。

許多話,有人捂著就能捂住一時,有人刻意放出去,頃刻間就傳遍天。

就比如此時的濟王府里。

冬日里天黑的早,才不過未時三刻,那天便已是灰蒙蒙的。

丫鬟們預備著拿火折子一一點了燈籠,又指揮著小子們掛回梁上,正忙著遠遠聽見清道聲,只動作靈巧地如同只猴兒似的急匆匆從梯子上爬下來,跪在道邊上。

濟王穿了一領泥金緄一指寬邊的圓領袍子,腳步匆匆地走過,身后跟著丫鬟太監都是一溜小跑。

待那身影走的遠了,跪在道路旁的小太監才站了起來拍著褲子上的塵土,跟身邊的丫鬟說著閑話道:“王爺怎么走的這么急,我偷偷抬眼瞄了一眼,王爺臉色鐵青的嚇人。”

那丫鬟倒是個知道規矩的,奪了燈籠在手里道:“主子的事你也敢議論,仔細被拔了舌頭!”

那小太監只得吐吐舌頭,跑出去了。

那丫鬟也懶得理他,只又與那年紀大些的府丁將廊下的燈籠悉數點著了。

而這時候,濟王已一路到了明華居。

明華居的暖閣里也亮起了暖橘色的燈,濟王妃體貼地上前為濟王解了大氅,又親自從托盤上接過雙手奉給濟王,說道:“大冷的天兒,王爺喝杯參茶,暖暖身子罷。”

濟王將茶杯接過來,又有些煩躁地撩在桌上,說道:“你身為王妃,職責便是襄助夫君,料理中饋,今兒我倒要問問你,你都做了什么?”

濟王妃猜想是不是算計姚玲兒留子去母的事被知道了,她勉力保持鎮定,說道:“王爺說什么,臣妾聽不懂。”

濟王站起身來,焦急道:“你知不知道,外頭隱有傳聞,說本王結了英國公為黨羽,妄圖謀害太子,你最近與那英國公夫人走得近,不是上趕著授人以柄么。”

濟王妃方才松了一口氣,說道:“與英國公府親近,這不也是王爺的意思么,怎么如今卻又怨起臣妾來。”

“此一時彼一時,”濟王道:“外頭說英國公夫人仗著有你撐腰,幾次三番找梁國公府的碴,當著許多人給梁夫人沒臉,本王安插在宮里的眼線傳出話來,說太子妃已經攢了英國公夫人的把柄,正準備發作呢,這個時候你還上趕著與她親近,豈不是愚昧至極。”

濟王妃心里也咯噔一下,前陣子她光顧著跟姚玲兒斗法了,沒有關注外頭的事,她忙道:“王爺莫急,我與三堂妹關系本來就不好,這是事實,等回頭叫人傳出些話去,也就是了……”她頓了頓,說道:“就說徐筠行借著嫡孫的名頭,要謀奪父親的爵位,有這樣銳利的矛盾,外人怎么也不會把我們兩家往一起扣的。”

以‘徐筠行搶爵位’為由,自然是釜底抽薪,十分有說服性,可也等于給眾人提了個醒兒,徐二老爺呆傻,爵位由徐兆寬繼承,大家都已接受,但實際上,徐筠行才是真正的嫡孫。不過現在這個關頭,能趕緊跟英國公府撇清就好,他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話風轉轉轉,等隋大太太察覺出事情不大對頭的時候已經是大年三十,因她送往英國公府和徐家二房的年禮都被悉數退回,往常她送的禮,國公府那邊也會以差不多的價值回禮,而這回卻是悉數退回,更以種種借口,沒有讓隋家的人進門。

她不得不讓人去查一查,最近有什么反常之事。

而這個時候,楚啟和靜和都去了紫禁城。

楚啟自然與文武百官一道向皇帝請安,文武百官陪同皇帝祭神。

因后宮沒有太后,后位又一直空懸,除夕當日,外命婦們便只在午門外齊集行禮。

以往還有賢妃湊熱鬧,在外命婦們行禮后會傳旨請諸位夫人去后宮說話喝茶,各宮里有樣學樣,也會請幾位夫人四處轉轉坐坐。

如今貴妃性子冷淡,卻堅持禮法,并沒有張羅這件事情,貴妃不發話,惠妃淑妃即便是想找幾位夫人去宮里聯絡聯絡感情,也沒有膽量開口。

因此眾位夫人行過禮便就都各自回府了,一時間午門外權貴云集,寶馬香車,絡繹不絕,端的是天朝氣象,富貴潑天。

英國公府的馬車正好與宋閣老府上的馬車相近,靜和少不得上前與宋夫人寒暄。

宋夫人道:“老爺預備讓昀兒去底下歷練一番了。”

四周人多,說話也多有不便,靜和點點頭,那邊瞧見梁夫人走過來,靜和便同宋夫人告了辭,有意躲開梁夫人。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回到隋家。

隋大太太臉上滿是驚愕,問底下跪著的管事模樣的男子道:“大奶奶遣人去了梁國公府請安,怎么你們都啞巴了么?都不來通報一聲。”

那管事說道:“當時跟著趕車的是大奶奶的陪房,只是說出去采買些東西,馬上要過年了,奴才也沒有多心,這事還是您問起來,奴才灌醉了那陪房,才套出了話兒,那趕車的還大言不慚,說什么大奶奶日后就有太子妃和梁國公夫人照拂,以后他怎么也能混個管事當當,要奴才們孝敬他哩。”

“混賬!”隋大太太氣的渾身發抖,怪不得英國公府將自己送過去的年禮原封不動地打發回來,原來是自家出了內鬼,真真兒是個好兒媳。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