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紅薯觀察記錄第839章紅薯觀察記錄→、、、、、、、、、、、、、、、、、、、、、、、、、就在林善言和蔡婆上山之時,任蕓在家中也沒閑著。
既然要把紅薯上報給朝廷種植,那不得送些優質的紅薯來做種?
于是她便在地窖中開始挑選起了紅薯。
說是挑選,其實就是把自己種出來的那些紅薯,替換成了空間里的優質大紅薯。
這就跟播種作物前都要挑選顆粒飽滿的種子一樣,不僅能提高播種的成功率,長出壯苗和健康的苗,更能提高產量。
為了不讓人起疑,任蕓還特地往上面抹了不少泥巴,看起來就跟竹筐里從后山挖出來的那些差不多模樣。
任蕓算了一下,根據自己之前育苗的情況來看,這種大個頭的紅薯,一個紅薯差不多能育出三十棵左右的苗。
一畝地可以種植至少三千株,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個紅薯做種就行了。
任蕓便按照這個數量給挑選了一筐紅薯出來。
但實際上,這些紅薯可不止能種一畝地,因為紅薯除了育苗栽種,還可以用藤曼扦插栽種。
如果朝廷那邊能發覺紅薯的藤曼扦插種植方法,那完全可以多種出幾畝紅薯來。
至于剩下的紅薯,任蕓也照樣選出了好些個出來,留作來年自己這邊做種。
剩下的那些個頭小些的,就可以留著平日里蒸著烤著吃了。
等挑完做種的紅薯,任蕓又寫了一張紅薯觀察記錄,簡略提及了紅薯的一項重要種植方法,也就是起壟。
因為紅薯的根塊在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氧氣,故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起壟種植。
若是讓朝廷的人自己琢磨,估計也得種上幾輪才會發現。
不過這些方法也不好直接明寫,畢竟是“初次發現”,所以便成了觀察記錄。
比如經觀察發現,地勢高以及土質疏松的地方,相較地勢低及板結土壤長出的紅薯根塊大,故而可以考慮用疏松的土壤起壟種植。
至于其他的種植條件,就讓朝廷自己摸索去吧,左右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一切都準備妥當后,沒多久,便見蔡婆回來了。
林善言則是去了譚老爺子那邊。
任蕓訊問蔡婆上山時的情況,蔡婆自然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了她。
得知紅薯的事沒有被看出端倪來,任蕓不覺也是松了一口氣。
其實吧,就算看到什么有人工種植的痕跡也沒事,反正自己咬死了不知情,也沒哪個會非往她身上扯。
不過另任蕓沒想到的是,對于后山突然冒出的紅薯來源,蔡婆居然給她已經找好了合理的理由來。
她還想著將來若是公布出紅薯的消息,大家伙兒必定會討論紅薯的來源。
現在好了,有了鳥糞這個合理的解釋,她也不必費腦筋去編理由了。
高興之余,忍不住夸了蔡婆幾句,還獎勵了好幾個紅薯給她,直把蔡婆弄得一臉的懵。
自己也就上了一趟后山,咋就得了夫人的夸啦?
即便有些不理解,但蔡婆也沒多嘴問,只高高興興地揣著大紅薯回屋了。
這下好了,等下次休假回家,也可以讓家里頭嘗嘗這么好吃的紅薯了!
不多時,林善言便回來了。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唐盛。
唐盛自然是來拿上報的紅薯的。
等唐盛背著那一大筐紅薯回去,一路上面色那叫一個復雜。
回想自己的侍衛生涯,往上送過密報,送過緊急軍情,甚至送過人頭。
這破天荒的,還是頭一回送這么一筐紅薯。
想到回頭要面對自己暗線接頭人的怪異目光,唐盛感覺整個人都有點兒不好了……
回到家,譚老爺子翻看了一下筐子里的紅薯,忍不住嘖嘖稱奇。
林善言之前給自己送過來的是烤好的紅薯,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是啥模樣。
原來這個高產的紅薯,竟然是長這樣。別說,紅彤彤的,還挺喜慶。
他又取出一個大紅薯在手里掂了掂,還挺沉,估摸著都有半斤上下了。
打量完紅薯,譚老爺子又打開看了一下林家夫人交給唐盛的那張觀察記錄。
“林家夫人倒是細致。”譚老爺子贊許地連連點頭,笑道,“有了這張紙,回頭那幫人可要省了不少事了。”
說完,又把那張紙重新折了起來。隨后掏出了一個信封,信封里是他寫的一封信。
譚老爺子把那張觀察記錄也塞進了自己的信封里,最后才把信封封上。
等把信封交給唐盛,見對方有些怔愣,于是有些無語道:
“愣啥?我不隨一封信過去解釋緣由,難不成就光把紅薯送過去啊?”
喜歡一品農門惡婆婆請大家收藏:(38xs)一品農門惡婆婆三八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