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騷

第四百八十八章 先知的苦悶

歷史軍事

出乎阮大鋮、甄紫丹等人預料的是:遼東巡撫李維翰和都指揮使韓原善并不認為使團隨行錦衣衛和連山關火槍手擊斃包括扈爾汗在內的建奴十三騎是大功一件,反而憂心忡忡,李維翰很清楚作為五大臣之一的扈爾汗在奴爾哈赤心目中的地位,扈爾汗死在大明地界,奴爾哈赤豈肯干休,更何況張原還抓了奴爾哈赤最得力的文官納蘭巴克什!

――今年年初始,李維翰巡視遼東邊墻東線,從鴨綠江畔的定遠右衛至漢、蒙喚緄目牽倬篩場⑶搴踴氐焦隳比鱸隆⑿諧桃磺Я儆嗬錚粵啥魑賴木附腥嫜膊歟啥呔焐樸諗樽骷佟扳妹骯岳釵膊豢贍芡耆私飭啥弒傅氖登椋灰皇怯至窒夠橈垂鵲模粵啥傅陌芑底芑故切睦鎘械閌釵泊癰秤位骼鈑婪己頹搴硬謂藪⑾湍搶锪私獾槳似煬逆纈律普劍廡┠炅啥呔揮芯蟮惱秸槐擾嗨拇φ魈旨娌⑴嬤畈浚岳鈑婪己妥藪⑾頹肭罄釵蒼霰秤肭搴傭且蘊岱瑯酰釵脖硎凈毓隳蠡嵊牒富雍駝拋鼙桃槭實痹霰狹罾鈑婪己妥藪⑾偷缺囈卜質丶翰壞孟蚪ㄖ萸崞糶貧耍⒕偃ツ昵搴映怯位鞣胗泄ξ胗泄ξ啃抻浚拋菥裨澆綺贍荊斐晌迨嗝儺氈慌嬡松焙鈧賬溆信嬡順ッ胗泄σ脖幻庵埃砸睪帽囈紓灰鞘簍D―

李維翰奏聞朝廷是奴爾哈赤已將殺害漢民的兇手在撫順城下處死,但現在張原又把元兇扈爾汗的首級帶回,這讓李維翰頗為尷尬,而且他也擔心奴爾哈赤借機發難,若遼東戰事一起。他這個巡撫就要焦頭爛額了,李維翰年過六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安安兩年后回京做他的都御史,實在不想在這種時候起爭端,這就是李維翰對張原在朝鮮的作為和擊殺扈爾汗不滿的原因,雖然李維翰明知扈爾汗闖入大明地界是為了搶劫,但還是對韓原善、張承和魯太監說這都是張原惹下的大禍。若不是張原拘捕殺戳納蘭巴克什一行,也不會有扈爾汗的報復,如今釀成己方十二個錦衣衛死亡和建州侍衛大臣扈爾汗死亡的大事,這該如何收場?

象李維翰這種只顧自身前程不管國家危亡的官員大有人在,張原對此是有清醒認識的,他明顯感覺到李維翰對他及使團上下的冷淡。他未對阮大鋮等人明說,但料想李維翰是認為他們惹了麻煩――

甄紫丹命手下校尉查訪此中緣由,很快錦衣衛就查明了原委,甄紫丹得知李維翰是因為他們擊斃了扈爾汗而擔心奴爾哈赤報復,不禁大怒,當即來報知張原,怒氣沖沖道:“李巡撫對我等浴血奮戰擊斃扈爾汗不滿,認為我等應該束手任憑建賊殺戳和劫掠,這樣才是息事寧人!”

阮大鋮也很憤怒。說道:“一向聽聞李維翰懦弱,卻沒想到這般無恥,不撫慰我等,卻同情建奴。”

張原道:“李巡撫倒不是同情建奴,而是畏懼建奴,生怕戰事一起,他督戰不力會論罪,他以為忍讓就能打消奴爾哈赤的野心,真是可笑。”

阮大鋮道:“我們明日就啟程回京吧。把這一切公之于眾。”

離開廣寧回北京是很簡單的事。但張原還想最后努力一把,六月二十五日傍晚。他與朝鮮奏請使禹煙再次拜會李維翰,不料李維翰開口便道:“張修撰奉旨出使冊封朝鮮王子,此行未能完成使命啊。”

張原道:“張原持節出使,總以大明國威和利益為重,并不拘泥于使命。”

張原道:“當然是讓朝廷上下明白奴爾哈赤的野心,早作防御之計。”

李維翰看著這年紀輕輕的張原,心想:“你這少年書生又了解多少遼東軍政,敢在老夫面前大言。”說道:“奴爾哈赤雖然桀驁不馴,但尚不敢與大明正面為敵,倒是你這次抓納蘭巴克什、殺死扈爾汗,只恐從此以后遼東再無寧日了。”

既然李維翰挑明了責怪張原,張原也就不客氣,拱手問:“那依老大人高見,張原應該如何應對奴酋遣使到朝鮮之事?在鳳凰山遇到建奴劫掠,使團上下又該如何避免沖突?”

李維翰是萬歷初年的進士,比張原早七科以上,大明官場的規矩“七科以上,旁坐避馬”,道路相逢張原是要避讓一旁的,而且李維翰是以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撫遼東,位高權重,張原不過是六品閑職,本以為只有他教訓張原的份,沒想到張原竟敢針鋒相對當面質問他,不禁怒氣勃發,大聲道:“你是持節的欽差,還要老夫教你怎么做嗎?”

一旁的禹煙見李維翰發怒,驚得臉色煞白,張原卻是不以不意,李維翰不能把他怎么樣,有些話他必須說出來,朗聲道:“為官者,無他,忠君愛民四字爾,想必老大人對此無異議?”

李維翰冷笑一聲:“你想說什么?”

張原道:“晚輩想說的是,面對遼東的危局,不要持息事寧人之想,而要勇于面對,為君父分憂、為百姓解厄。”

李維翰被張原說中心思,愈發羞惱,起身道:“送客。”

張原站起身,長揖道:“老大人三思,奴酋去年建國稱汗,不臣之心早已彰顯,侵略大明是早晚的事,而且去年以來建州災害頻繁,建奴必欲搶劫大明來渡過難關,這絕不是忍讓能阻止的,若遼事大壞,老大人難辭其咎,依晚輩之見,撫順、清河必得重兵把守,開原必與葉赫部聯手,這樣才能阻遏奴爾哈赤的野心,否則,將有喪師破城之辱。”

也不管李維翰聽不聽得進去,張原一口氣說完,轉身便走,走到廳門外,聽得茶杯摔在地上的裂響,張原足不停步,很快出了巡撫重署,但見月色朗朗,巡撫衙門東西二坊的大字清晰可見,東坊上書“撫綏遼東”,西坊是“整肅關寧”――

朝鮮禮曹判書員禹煙在張原身后小聲問:“張天使,這開罪了李巡撫,對敝邦不利啊。”朝鮮除非有大事才要遣使奏聞大明皇帝,惹得日常事務都是直接與遼東打交道,遼東巡撫可說是朝鮮國的頂頭上司。

張原仰天長吁,心道:“大明王朝這龐大臃腫的身軀,不給狠狠剜上一刀,是不知道疼痛的,我要做的是不讓這一刀扎得致命,但這一刀還是得挨。”轉頭對禹煙道:“忠言逆耳啊,然事急矣,不得不直言。”又道:“冊封朝鮮王之事盡管放心,現在的難處不在這里。”

六月二十六日一早,張原一行離開廣寧,除了李維翰沒有來相送,韓原善、張承和魯太監都送出城外,張承是直爽性子,對張原印象頗佳,他又炫耀武力道:“小將麾下有精兵一萬五千、大炮兩百門、小炮兩千門、鳥銃五千支,火力兇猛,奴爾哈赤若敢犯邊,定叫他有去無回,就象這扈爾汗一般死無葬身之地。”

張原笑笑,說道:“張將軍的勇氣讓人敬佩,但在下有一肺腑之言――”

張承客氣道:“張狀元請講。”

張原道:“后金八旗軍長于沖鋒野戰,短于攻城,張將軍與其對敵,宜避其鋒芒,據山險、掘壕塹、以火器轟之才是上策,萬勿與其在平原列陣對戰。”

張承心上不以為然,口里應道:“張修撰良言,小將記下了。”

張原向送行者團團拜揖,騎上那匹栗色大馬,揮手告別,廣寧城遠了,山海關近了,烽煙將起的遼東拋在了身后,他在廣寧得到消息,奴爾哈赤年初率兵征討黑龍江右岸的薩哈連部和虎兒哈部,尚未回赫圖阿拉――

張原心道:“待奴爾哈赤招降了薩哈連和虎兒哈諸部回到赫圖阿拉之日,就是對大明宣示‘七大恨’用兵之時,這不是我能阻止的,遼東這個爛攤子不是三年五載收拾得好的,以我現在的地位和能力,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以李維翰的昏庸,撫順、清河失守不可避免,我的使命是避免薩爾滸之戰的大敗,雖然我對薩爾滸之戰明軍的敗因很清楚,但當我試圖改變其一點時,奴爾哈赤想必也有應對之策,奴爾哈赤能征慣戰、老謀深算,這不是我能比的,先知并非萬能,所以我不能有半點輕敵,現在的問題是,我該如何對薩爾滸之戰的統帥楊鎬施加影響呢?”

忽然想起一事,張原笑了起來,奴爾哈赤以“七大恨”為由起兵反明,現在是不是會加上一恨變成“八大恨”?

這時穆敬巖催馬過來道:“張大人,那個客光先不見了。”黃須大漢穆敬巖留意到張原的親衛中少了一人。

張原微笑道:“我知道,穆叔不要管這事。”

客光先昨日向張原告辭說要回一趟葉赫城,張原允了。

朝鮮之行結束,終于回到北京了,各種累。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