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春來

第四一四章 新一年

去歲末那場腥風血雨,讓京城中人人自危,菜市口前的石磚猩紅一片,被雨雪沖刷干凈,立時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可是那血流成河的場景,人人都記在了心上,如今所謂的干干凈凈,也不過讓人心更加膽戰心驚罷了。

皇上并沒有因為斬殺了劉朱兩家的人,便就此罷手,反而一改往日溫和的手段,越發向下深挖下去,經眾人的猜測,這不僅是皇上的意思,也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這樣一來,但劉朱一派有些瓜葛的人家,全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這個元嘉四年的新春佳節,都壟罩了一層薄薄的黑霧,喜慶中透著壓抑。

然而忠勤伯府的正院卻絲毫沒有受到,這層黑霧的影響。

初一這個年節,仍舊是一家子人在一起過的。只是府里這個節再沒有往日的歡聲笑語,變得一派沉默。

徐泮并不以為意,往日所謂的歡聲笑語也不過就是假象罷了,如今去了這層假象,便是安靜與沉默,也來得更加踏實。

他們是在蘇榮齋聚齊吃的年節飯,老夫人史氏一改往日的不涉塵世,難得的出來與子孫共敘天倫。

只不過她雖露了面,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幾句話。只是眾人該走的時候,才說了一句,上元節也到她這里來吧。

眾人自是沒有什么異議的,只不過老夫人這話,卻讓眾人心生思量。

于小靈抱著孩子坐月子,自然沒有出來,徐泮回到房里,先把里里外外浸透了寒氣的衣裳都換了干凈,才搓了手,到于小靈母子正說笑的西稍間來了。

所謂的說笑也只是于小靈自己嘻嘻鬧鬧和孩子說個不停罷了。蓬哥兒那小模樣的,也就努努嘴,眨巴眨巴眼睛,應和她娘親一下。

“……明天你二舅舅又來看你,你同他長得最像,他定喜歡你的!”于小靈替蓬哥兒卷了卷他的小袖子,點著他的鼻尖說道。

話音一落,便聽到了腳步聲,她轉過頭去看,正見徐泮撩了厚重的簾子大步走了過來。

屋里熱乎乎的奶香味兒,直鉆徐泮的鼻孔,他深深吸了一口,只覺得心滿意足,打眼瞧見那娘倆兒都紅著臉蛋兒,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瞧他,心頭更是軟成一灘水。

“我方才怎么聽著你說,他同霆弟長得最像,難道不是同我長得最像么?”

他上前幾步,坐在床榻邊上,先捏了捏蓬哥兒的小肉手,捏的蓬哥兒呵呵直笑,才又得于小靈的肩,對著蓬哥兒說道:“咱們蓬哥兒自是同爹爹最像的!”

于小靈沒搭理他自言自語,只連忙推了他到一旁,“咦,有酒氣!”

“我只喝了一杯果酒,你就聞出來了?”徐泮哈了哈氣兒,自己聞了聞,只覺得什么都聞不見。

不過他轉眼見一旁正好放著杯茶,便端起來飲了一口,稍稍遮下酒氣,又道:“雖說外甥像舅,可我兒子不該更像我嗎?”

于小靈見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抿了嘴笑:“若是生個女兒,自然最像你了,生了兒子,還是像霆兒他們。”

徐泮琢磨了琢磨這話,嗯了一聲:“外甥肖舅,侄女兒肖姑,老話確實是這么說的。”

徐泮說到這個地方,頓了一下,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埋頭飲了口茶,這邊放了茶盅,突然說道:“待過了十五,便分家。”

于小靈抬眼看了他一眼,微微驚訝道:“這過了年便急著分家?京里近來又出了這么多事情,這會兒分家……怕是不好聽吧?”

徐泮輕輕哼了一聲,“再沒有侄兒養著叔叔和伯娘的道理,京里人還想說什么,隨便說便是。”

于小靈見他目光沉穩,言語里透著心意已決,倒也不再說什么,只是輕聲問他,“你想好了?”

徐泮回看了她一眼,向她投來安慰的眼神,手指摩挲著她的肩頭,說道:“過了這么長時間,我才曉得他們都是些豺狼虎豹。平日里一個個臥著打盹,潛伏在草叢里都看不出來,待到真有事了,就都一個個蹦出來,張牙舞爪的要吃人。我再不敢冒這樣的險,讓這些豺狼虎豹環在你和蓬哥兒身旁。”

他這話越說口氣越沉,越發是下定了決心。

于小靈不再說什么。如今最危險的朱氏雖然已不在世上,可韓氏還是在的,她在山上生孩子的時候,真是萬萬都想不到,韓氏會來插上這么一腳。

估計韓氏也是賭了這成王敗寇的心思,成了,這爵位落到三房和大房誰頭上,還真不好說,即便是不成,她一個寡居在家的伯母,徐泮又拿不出真憑實據,還真不好拿她怎么著。因著這個,徐泮心頭一直壓著這口氣,自然連帶著對大房的人都沒什么好臉。

徐泮同于小靈說著閑話,受了歲,轉眼到了大年初二。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于小靈還坐著月子,自然回不了娘家。程氏往木香胡同去了,于霽陪著顧初雨去了顧府,于霆最是無事,早早說好了,要上忠勤伯府來看看他小外甥。

只是于霆還沒來到,徐漣便先回了伯府。

徐漣的姐姐徐浙去年便隨著夫婿去了遼東那邊任差事,過年也不在京里的,自然不會來了,因而今日回娘家,只徐漣一人回來了。

韓家如今復了爵位,消失了幾十年的歸寧侯府的名號又回來了。只是這名頭如今是落在了韓家嫡出的二房身上,卻不是嫡長房。

韓氏和徐漣的夫婿,都是出自韓家的嫡長房,雖說韓家復了爵位,祖宗保佑光耀門楣的好事,可這嫡長房卻尷尬了起來,若論正常襲爵,自然是跑不了他這一房的,可是這爵位失而復得,卻落在了韓瑞身上,便是韓瑞百年了,這爵位也是在他這一枝傳下去。韓家嫡長房雖是嫡長,可論歸寧侯府來說,卻是偏枝了。

說句祖宗不愛聽的話,這爵位還回來,不如一直沒有呢!

正是在這樣尷尬的境地里,徐漣從婆家回到了娘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