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飛,遠送于

第四十一章 協理查案

她倒是沒想到梁荃能把這殿內之人全部調走,侍衛全部去抓彈奏之人,內侍隨駕,陪酒的女姬們也退下了。

聽著身后迤邐大氣的秋水之曲,蘭茝嘴角含笑,這倒是與方才那首纏綿悱惻的感覺不同。

雖是同一首曲子,可由不同的人彈奏出來,給人的心境感受也不同。她雖從未聽過當年椒瑛夫人之曲,但是這兩人怕是都未得其中精髓。只是不知道,這樓府的樓瀾小姐彈奏出來的秋水又是怎樣一個感覺。

晚風驟起,吹得他二人的衣袂翻飛。園林內的花燈已被熄滅,讓這園林變得十分幽暗。

蘭茝當先開口道:“殿下是要我解這秋水之局嗎?”

“不是我要你解,到時候自會有人叫你解,你要做的是在關鍵時刻說你該說的話。”

“是。”蘭茝抬手將被夜風吹落的鬢發順自耳后,瞟了一眼湖對面道:“殿下,朝中新貴們此時俱在湖的對面,我該過去與他們打聲招呼才是。”

“去吧。”梁荃點頭。

曳影湖的對面正是樓式微等人。

與梁荃話別后,蘭茝斂了含笑的面色,雙眸微沉,向幾人走去。眾人本就被這出變故弄得人心惶惶,沒有人發現他們之中多了一人。

但蘭茝的本意就是要別人看到她。

“樓兄,你可知諸位大人為何面色如此緊張。”蘭茝佯裝不知的問道。

樓式微此時神色緊張,突然被人問話,心頭一跳,身子僵了一下反應不及。

“樓兄?”蘭茝再次開口。

樓式微轉過身來見面前之人神色迷惘,一副不知發生了何事的樣子,心中詫異,“你未聽人說起這秋水之曲嗎?”

蘭茝不好意思的抓頭一笑,好似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我一直都待在城郊軍營之中,對京都內發生的事知之甚少。不若各位消息靈通。”

探花郎見她這么這說,立馬低聲插話道:“楚小兄弟有所不知,我聽說啊,這當年椒瑛夫人枉死的,她的冤魂借著這秋水之曲來向仇人索命了。”

“冤魂索命。”蘭茝做出一副嚇得不敢再說話的樣子。

卻在心中暗笑,此人八成是書讀的過多,讀成了呆子,竟相信起了這民間的鬼神之說。

樓式微倒是沒有接他們的話茬,他番才神色如此緊張,定是知道些別人不知道的內情。

此時,園內的秋水之曲已經停止,這個彈奏之人怕是個會武的,侍衛們幾經搜尋都找不到人。

此曲一停,殿內的秋水之曲倒是越發清晰可聞,落在一些武藝較好的侍衛耳中。

“走,彈奏之人去了宮殿!”

其余的官員聽侍衛們這么說,也趕往大殿。

秋水之曲雖是表達男女情愛之曲,可是兩次皆有人因此曲死于非命,再加上此時這園內花燈無端被滅,環境幽暗,聽著讓人心生恐懼。眾人一刻也不愿多待,俱是步履匆匆。

其中也有一些人希望趕緊抓到這罪魁禍首,省的終日提心吊膽。

尤其是三司官員,他們走得比誰都急,陛下限定的一月之期已經到了,案情卻毫無進展,今日有人當著陛下的面再次彈奏秋水,他們是急得一點辦法也沒有。

再這樣下去,因辦事不利被革職查辦都是輕的。

“不如,我們也去探個究竟。”蘭茝開口提議道。

“趕緊走吧,此地如此幽暗,我是不愿多待了。”探花郎點頭如蒜。

樓式微開口道:“那走吧。”

幾人回到殿內之時,發現梁王與諸位皇子已在殿內。

而彈奏的那名美姬正被侍衛包圍,白晃晃的刀還架在她的脖頸上。

“說!你彈奏此曲究竟受了何人指使。”梁王怒極,眼中有風暴暗涌。

這名美姬面容姣好,一笑更是添了三分嬌媚,“奴聽聞當年椒瑛夫人憑借一曲秋水,搏得君王恩寵,我如何不能。”

梁王聞言,冷哼一聲道:“你之曲中意與她相差甚遠。”

美姬聞言嬌笑連連,“既如此,我也不強求了。”

她轉過身,向梁荃方向下跪,拜了三拜道:“借夫人舊曲一用,但奴之琴藝不佳,怕死辱了夫人美譽,奴愿以死謝罪。”

而后,突然起身,將心口往刀鋒上一撞,熱血涌出,當場隕命。

梁王冷漠的看著這一切發生,對侍衛開口道:“拖下去。”

“老四。”他看向梁荃,面上喜怒不辨,“今夜之事你如何解釋。”

梁荃面色沉靜,無絲毫慌亂之意,“兒臣與此姬并不相熟。”

“老臣認得次姬,今夜他在武狀元身邊陪酒,這武狀元乃是四皇子帳下騎兵,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的聯系。”御史大夫開口道。

來了。

蘭茝面露惶恐之色,慌忙下跪道:“臣亦不識此女,今夜此女在殿內彈奏之時我與梁狀元等人一同在園中,與之并未有過多接觸。”

梁式微有心與他交好,自然得出面為他作證,“臣與其余幾位朝中新貴俱可為楚酒作證,她與我等一直待在一處。況陪酒女姬一向由禮部官員安排,詔禮部尚書前來問話自會知曉。”

“禮部尚書何在?”梁王出聲詢問,無人應答。

在座官員這才發現,禮部尚書并不在。坐在他身旁的刑部尚書趕緊開口道:“啟稟陛下,李尚書并未在位置上,想……想來是還在園中未歸。”

蘭茝聞言,快速看了燕云一眼,見他面色如常。

這時,有侍衛首領來報。

“啟稟陛下,園中發現禮部尚書李大人尸首,被白綾懸于樹枝上。”

恐慌的氛圍再次在百官之中彌漫。南梁朝廷的官員以文官居多,個個手無縛雞之力,養尊處優慣了。原本死的人還是宮妃,沒想到朝中官員也性命難免。

有好幾個膽小的官員,還在心中想著是否要在府中祠堂給椒瑛夫人設供奉排位。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你們三司是怎么辦事的,一個月了案情毫無進展。”梁王怒極,將案上的杯盤酒盞直接打落在地。

“陛下息怒。”百官惶恐下跪。

“既本案牽扯到了兩位朝中新貴,臣請求讓文武狀元一同協理調查此案,想來以文狀元之智慧,武狀元之武藝,很快讓案件水落石出,將兇手輯拿歸案。”大理寺卿開口道。

“臣附議。”

“臣附議。”

其余三司官員齊聲附議。這群人在朝為官數十載,已將梁王的脾氣秉性摸透。眼前這位君主,一向只要結果,至于這查案之人是誰,他從不關心。

果不其然,梁硯不假思索的開口道:“準奏。”

請記住本書域名:www.qb5200.tw。全本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qb5200.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