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飛,遠送于

第七十二章 北國紛爭

出使北燕,出使北燕……

這四字恰似驚雷,在蘭茝的腦海中轟鳴作響,讓她茫然失措。

與她當面交流此事,梁荃也覺不妥,便把從宮中帶回的文書遞給她道:“具體情形,文書上都已說明。”

蘭茝接過文書,指尖微顫著將其打開。

北燕兵敗,國勢積弱,北魏北周趁勢結盟,三十萬大軍壓境,北燕王親往邊境議和,又有西楚太子從中周旋,這才化干戈為玉帛。

燕王歸朝后昭告天下將在北燕小公主蘭姜及笄之日,為其在六國勛貴內則其佳婿,并以北燕十座城池為嫁妝……

這些內容讓她瞬間感覺血液逆流,就連呼吸都像被人遏制住了一般。

如今,就連蘭姜也要走上和她相同的命運了嗎?

北燕二嫁王女,皆為救國。

此時此刻,她萬分想從床榻起身回北燕,但是她只能迫使自己冷靜,并設法讓梁荃帶她走。

蘭茝蒼白的雙唇微張,開口道:“殿下如今已得罪樓氏一族,二皇子等人正伺機而動,欲將殿下除之而后快,陛下此時讓殿下出使北燕,這一路必是危機四伏。”

梁荃點頭,順著她的話道:“楚侍郎武功出眾,與燕云二人聯手,定能護我周全。北燕之行,你便隨一同前往吧,權當還了這救命之恩。”

沒想到他會如此說,蘭茝有些意外。

“臣定當竭盡全力護送殿下。”

梁荃看著她,沒再說話。

此番北上雖殺機重重,兇多吉少,但他若離去,留她一人在南梁無異于將她放置虎狼之窩,況她遲早會得到消息,以她性子,定會獨自一人前往北燕,不如帶她隨行。

蘭茝見毒已解,覺得不合適再留在四皇子府中,便起身告辭。

梁荃也不強留她,讓人備了馬車,送她去官舍。

剛到官舍,還未打開房門,云杉就突然出現在她的身后。

“你又一天一夜未歸。”他的語氣帶著擔憂。

雖然小王爺讓他留下來,但他畢竟不是她的隨侍,無法時時跟在她身邊。

蘭茝此刻還在恍惚之中,突然有人在身后說話,嚇了一跳。轉身見是云杉,這才對他道:“先進去吧,正好我也有話對你說。”

二人進入房中后,她便將中毒大概和云杉解釋了一下。她說得簡單明了,可云杉還是能想象到其中的兇險。

不由感嘆小王爺好不容易有了至交好友,可這位好友卻也處境堪憂。

想到這,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給蘭茝道:“這是昨日收到的,小王爺給你的回信。”

蘭茝心中欣喜,接過信封時卻是一愣,為何她每次收到書信都特別厚,難不成這里面也有書畫?

她撕開信封,取出里面的十幾頁信箋,用無聲的眼神看著云杉。

云杉看到這十幾頁紙,嘴角幾不可察的抽動了一下。

不愧是小王爺。

蘭茝一張張看過去,這信上的內容是從云蔚離開南梁后的見聞開始介紹的,關于某一天他所遇之心情愉悅之事,某一刻偶得的幾句佳句,某一時品嘗了的美味珍饈,事無巨細的都在信里與她共享。

最后一張信箋上還畫了一局殘局,邀她一同破解。

她的嘴角不由的泛起笑意,對云杉道:“你們東齊燁王,實在是個妙人,能與之成為至交好友,是楚酒之幸。”

云杉聽她這么說,面色也柔和下來,“小王爺這顆赤誠之心,亂世少有。”

提起亂世二字,蘭茝又想起那份文書,便對云杉道:“你可有收到北燕王室嫁女的消息?”

云杉搖頭道:“未曾。”想來消息還未傳到他這。

“北魏北周大軍壓境,北燕形勢危急,燕王雖暫時求和,但終不是長久之計,便以燕公主蘭姜招親為由,與它國結盟,以護北燕周全。”

蘭茝雖面上毫無波瀾的將這番話說與云杉聽,可心中的悲愴之意早已彌漫她的四肢百骸。

東齊乃富庶之地,南梁乃文人之鄉,西楚的勛貴清雅,北周的人間至味,北魏有名仕風骨,北燕有鐵血之軍。

曾經,北燕有著讓六國聞風喪膽的鐵血軍隊,如今卻要一次又一次的靠嫁女救國。

云杉聞言,開口問道:“既如此,各國派去之人當是王孫貴胄才是,南梁派誰出使?”

“梁荃。”不知北燕臣民看到梁荃重返,會做何反應。

聽到梁荃出使北燕,云杉那一向毫無表情的臉,也不由錯愕,“看來,南梁皇室,一樣冷血無情。”

“不知云蔚是否也會北上,倒是許久未見他了。”

“燁王……燁王自然是會去的。”只是不知,去得是哪個燁王……

蘭茝想起了身在北魏的楚瞻,此刻是否已在北燕了呢?

“北燕王親往邊境議和,又有西楚太子從中周旋,這才化干戈為玉帛。”她突然想起文書上的這句話。

這次多虧了他,北三國才免遭戰亂。

“云杉,北燕之行,我也會一同前往,你也一同北上吧。”蘭茝抽回思緒,突然開口道。

“嗯。”

北國緊張局勢,汴京之人還未知曉,他們談論的話題依舊是樓皇后。

這人一旦從云端跌落,自是墻倒眾人推。也因她確實欠下太多人命,以至于他們那一出戲劇之后,許多因皇后導致的宮中冤案開始在民間流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近日,更有百姓前往宮門鬧事,要求廢后。想來這些人是被人收買了,不然尋常百姓哪有這個膽量要求國君廢后。

蘭茝在解了誅心之毒當晚,就收到內侍傳來的口諭,恢復她每日的早朝。

而梁墨迫于形式所逼,已稱病不朝多日。

朝堂之上,局勢再次出現逆轉,不斷有官員暗自前往梁荃府中拜訪,想來是料定了梁墨大勢已去,梁荃乃天命所歸。

直到《秋水之盟》戲曲一事過去九日后,梁王在朝堂之上頒發了兩道旨意,再次改變了風向。

第一道旨意是讓皇后前往水月觀抄經禮佛,為那些無辜妄死之人誦經超度,沒有旨意不得出觀。

這道旨意并未提到“廢后”二字,也未言明修行日期,讓滿朝文武揣測事情還有轉寰之機。

蘭茝站在百官之中聽到這道旨意時,忍不住看了梁荃一眼,不得不感嘆命運對他確實不公。

看來,梁王已意屬梁墨為這南梁儲君,而未來的一國之君怎能有個罪行滔天的生母,水月觀之行明面上是給臣民一個交待,實則是為他搭橋鋪路罷了。

而這第二道旨意,才真的將梁荃打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燕王將于燕公主蘭姜笄之禮上為其擇一佳婿,特遣四皇子為使,前往北燕……”

旨意一出,群臣嘩然。

四皇子與北燕之淵源頗深。

他在北燕十年為質,一載將其打敗,又關押了北燕二十八位王族。其妻燕公主蘭茝更是于數月前殞命。

此時,卻在與二皇子爭權之時,奉命出使北燕,不得不讓人深思梁王之用意……

請記住本書域名:www.qb5200.tw。全本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qb5200.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