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妝

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嫁(上)

日子就這么稀里嘩啦的到了四月當別人都在準備買放生魚結緣豆的時候,阿黛和阿墨則在唐媒婆的指揮下準備喜糖、紅雞蛋等成親用的東西。

雖然阿黛覺得婚姻是女人一輩子的事情,要好好大辦特辦給阿墨揚眉吐氣。可是,架不住阿墨是二婚,溫大海也是二婚,一個寡婦一個鰥夫,按規矩也大辦不起來的。

因此,陸家不用準備酒席,只需要給鄉親們送點紅雞蛋、喜餅就好了。要準備的東西自然就少了許多。

再加上有唐媒婆坐鎮,有蒲老爹幫忙,時間是早就訂好了的,也不至于手忙腳亂,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按照規矩,阿墨結婚,是需要跟她前公公婆婆說一聲的,請上門,磕三個頭,敬杯茶,得幾句吉祥話。

阿黛的意思是,那牛家吞了阿墨的嫁妝把人趕回來,兩家就沒有關系了,憑什么她阿姐結婚還要把那惡毒的兩口子請上門來啊!

阿墨也是這么想的,但是沒敢直說。

唐媒婆在一邊勸:“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這阿墨再嫁,不跟前一個人家打招呼,說出去也不好聽啊!阿黛,你怨恨人家吞了你阿姐的嫁妝把你阿姐趕回來,可人家也怨恨丟了一個兒子啊!”

阿黛很是不忿:“他家丟了一個兒子又不是我阿姐害的!怪老天爺去啊!”

阿墨有些左右為難。她覺得唐媒婆沒有說錯,但阿黛也是在幫她打抱不平。

唐媒婆知道阿黛平時挺聽阿墨的話,說到底這都是阿墨的事情。阿墨又比阿黛好說話,便開口勸阿墨:“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要替溫大海想想吧!總不能讓人家娶一門媳婦結一門仇啊!”

一提到溫大海,阿墨就有些硬氣不起來了,眼巴巴的看著阿黛。最后還是阿黛讓了步,答應去牛家請人。

阿黛提著一節年前做的香腸,半塊年前做的臘肉。外加十來個紅雞蛋,便往牛家去了。本來她想著。牛家兩口子那么對她阿姐,拎幾個紅雞蛋上門就不錯了。

可又想著,這到底關系到阿墨的名聲,還是備了一份厚禮。

對于莊戶人家來說。這已經算是厚禮了。

看在這厚禮的份上,牛家人二話沒說就來了陸家,喝了一盞茶,說了兩句吉祥話,然后又要了兩包阿黛自己曬的金銀花,便回去了。

這轉眼便到了四月七日晚上,阿墨有些緊張,對于明天成親,既興奮又擔憂。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阿黛:“阿姐,咱又不是第一次嫁人,趕緊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我給你打扮得美美的!溫大哥送的鍍金首飾,還有純金的戒指,珍珠的珠串,咱們明天都要露出來,讓大家羨慕死!”

阿墨糾結了半天。道:“以后你一個人在家怎么辦?要不然我跟溫大哥說一聲,你跟我們一起住吧!”

阿黛搖了搖頭。道:“阿姐,你管好自己就好了,操心這么多做什么,我已經十一歲了,算虛歲的話,已經十二了,這村子是咱們從小長大的地方,能出什么事啊!”

“再說了,就是我姐夫沒有意見,可別人閑話多難聽啊!”

兩姐妹又說了一會兒話,才安然入睡。第二天寅時(3點到5點)兩姐妹就起床了。洗漱后,阿黛先幫阿墨敷了個七子白面膜。

趁著阿墨敷面膜這段時間,阿黛手腳麻利的把紅布掛出來,門上、窗戶上都拴上了大紅的布條,喜聯什么的昨日便已經貼好了。

過了一炷香時間,幫阿墨洗干凈臉,便開始伺候阿墨穿嫁衣。

這嫁衣是阿墨自己繡的。跟阿墨災星的名聲一樣出名的是阿墨的女工和廚藝。

嫁衣繡的是鴛鴦戲水,紅色的嫁衣,金色的刺繡,精致而大氣。這嫁衣的布料是平南織緞,帶有一些絲綢的質感,摸起來很舒服。繡線用的是千葛絲,一吊錢一兩,比起一般的繡線來說,好了不止一倍。

昨日唐媒婆來,看了一眼阿墨的嫁衣,當時就嘖嘖感嘆,說好多大戶人家姑娘的嫁衣都比不上阿墨的。

幫著阿墨穿好嫁衣以后,阿黛又趕緊去廚房,生火熬粥,粥里放了桂圓、紅棗、枸杞,想著讓阿墨在出門前能夠吃一下。

因為是二婚,所以溫大海那邊酒席也不會擺得多隆重,阿墨進門后是可以跟溫大海一起招呼客人的,可以跟著吃一點東西。但是那種場合怎么可能吃得飽,所以阿黛趕緊熬粥。

把火生起來,水和米以及各色干果放進鍋里,便聽到外面傳來唐媒婆爽朗的笑聲:“鳳落梧桐梧落鳳,珠聯璧合璧聯珠。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境,癡聲癡色癡夢癡情,幾輩癡情。昨日拈花少女容華,今朝敬酒一對紅燭!”

阿黛趕緊贏了出去,唐媒婆這話阿黛聽過好幾次了,雖然不太明白具體意思,但也知道是吉祥話。以前跟著唐媒婆去幫新嫁娘修臉盤頭,唐媒婆進門的時候都要念這么一段,主人家聽到這個,就趕緊迎出來接媒婆了。

阿黛從懷里掏出一個紅色的錦囊,是阿墨自己繡的,繡的是并蒂蓮,里面裝著二兩碎銀子。

唐媒婆穿著暗紅色的衣服,頭上別著花,臉上的紅胭脂比平常多抹了一輩,很有古裝電視劇里面的感覺。

阿黛迎上去,開開心心的叫了人,然后把紅包遞給唐媒婆。

唐媒婆臉笑得跟花兒一樣,正要說話,忽然吸了吸鼻子,表情有些古怪:“你們在做飯?”

阿黛笑道:“煮了點八寶粥,待會兒唐婆婆也吃點,這里距離鎮上可不近,墊墊肚子免得挨餓。”

說著,阿黛還湊到唐媒婆耳邊小聲說:“上次趕集我還專門買了桂花糕,你們待會兒帶著,進門前吃幾塊。”

唐媒婆伸手敲了阿黛額頭兩下:“就你鬼主意多!”

唐媒婆進門后,院子門和堂屋大門都沒有關,這叫做開門見喜!

阿墨一直坐在房間里沒有出來,唐媒婆叫阿黛先去看一下火,自己進了屋,對著阿墨又是一番的吉利話。

這一大早的折騰,阿墨阿黛都還有些犯困的,被唐媒婆這大嗓門一嚷,才徹底清醒過來。

往灶孔里塞了幾塊木頭,由著鍋里的粥慢慢熬,阿黛開始出來準備給阿墨修臉盤頭。

阿墨本來就生得好看,再加上經常做七子白面膜,平時也喝些純露,每天早早睡,不存在阿黛穿越前的熬夜,因此皮膚特別好。

以前因為身體原因很是瘦弱,經過這大半年的調理,雞湯、紅棗的養著,再加上天天心情舒爽,身上臉上都養出來一點肉,看著也沒那么弱不禁風了。皮膚紅潤有光澤,倒比阿黛剛見她的時候好多了。

關于阿墨成親化什么樣的妝,盤什么樣的頭發這種事情,阿黛早就跟阿墨一起嘀咕上百遍了,去年冬天比較清閑,沒事情做的時候阿黛也在阿墨的臉上頭上試驗,最后的決定,說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也不為過。

阿墨的頭發比較稀少,大概是以前營養不良的緣故,顯得有些黃,還有些毛燥。去年冬天阿黛就意識到了這個,時不時的讓阿墨吃黑芝麻什么的,不過效果不大。

為此,阿黛提前買了桂花頭油來。

幫阿墨梳頭發的時候,想起以前看的那些電視劇,阿黛忽然開口,一邊梳一邊跟著念叨:“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四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五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六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這是古代的婚嫁歌,阿黛穿越前有個表姐是學古代文學的,有次看古裝劇看到女子出嫁,里面有人念出嫁歌,便跟阿黛吐槽,說古代婚嫁歌有好幾種版本,電視里那個簡直是亂來。

然后就跟阿黛把每個版本都背了一遍,阿黛記下來這個最短的。按照規矩,這個步驟應該是由八字先生算過與新人八字相符之人來進行的,不過這個時空好像不講究這個。

等阿黛念完了,阿墨笑道:“你這都跟誰學的啊?挺有意思的。”

唐媒婆哎呦一聲:“這個好,這個好,下次我也去念給別的新嫁娘聽。”

阿黛忽然想起以前還聽過一個罵媒人歌,記不太清了,只記得前兩句好像是“堂屋上面三柱香,媒人回去生丁瘡;一個丁瘡九個頭,十人見了九人愁。”什么的,瞅了眼唐媒婆,心虛的繼續開口念那個梳頭歌。

因為阿墨的臉比較小,這大半年養出一些肉來了,也只是比皮包骨要好一些。所以阿黛最終幫阿墨選的發型是沒有劉海的。這樣正好,溫大海送來的首飾里面的鳳冠是流蘇的。

只有那些簪啊釵啊是鍍金的,鳳冠這種只能戴一次的東西,只是鍍銅的而已。雖然不貴,但是精巧好看,花式不是特別復雜,配著紅色的珠子,幾乎沒有新嫁娘會不喜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