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

第四百五十四章 神秘邀請(二合一)

《》全文閱讀

作者:

第四百五十四章神秘邀請(二合一)

文笙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譚令蕙,也沒有聽人說起過她了。

譚五先生一說,她便意外地道:“譚小姐也來了?”

譚五先生卻想到了別的地方,特意解釋:“令蕙去年已經同我師兄簡公紹的次子訂了親,本來打算等秋天就成婚。”

鐘天政害死譚瑤華,和譚家決裂,京里一時多了很多關于譚令蕙的風言風語。

彼時的傾心與暗示,如今都成了旁人眼中的笑柄,譚家人不能任由事態發展,譚老國師刀斬斷麻,轉頭就為她訂了一門婚事。

憑譚家的金字招牌,譚令蕙不難找夫婿,不是沒有權貴上門求娶,連老國公楊延都有意托人為嫡孫做媒,以便與譚老國師做親家。

可譚老國師一概沒有答應,簡公紹是他的新傳弟子,老實本分,曾跟著他鞍前馬后服侍了很多年,簡家沒有人在朝里做官,與朝政無涉,簡家次子更是他看著長起來的晚輩,知悉根底。

怎么看譚令蕙成親之后都不會受委屈。

這一次關中之行譚令蕙非要跟著來,這是她成親之前最后一次跟著娘家人出遠門了,誰知竟會出了這等意外。

在譚五先生看來,譚令蕙失蹤可比譚容華要嚴重得多,譚容華只要不死,想辦法將人救出來就是了,譚令蕙卻是個未婚的女子,他簡直不敢想落到那鐘天政手里會發生什么事。

與鐘天政打過無數交道的顧文笙,大約是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了。

所以譚五先生沒怎么猶豫,便來找文笙請求援手。

文笙微微苦笑。

她對鐘天政目前的情況一無所知,怕是很難估計他一步一步如何動作,唯一能確定的是鐘天政看來真的沒有死。

既深又冷的江水。四顧無援的處境,加上身受重傷,他到底是怎么活下來的?

文笙站起身:“譚五叔稍微一等,待我把此處安置了,咱們先去你那里瞧瞧。”

所謂的安置,就是找到董濤交待清楚。

董濤帶著手下暫時留在浦川探聽消息,有重要的事隨時聯絡。文笙和王十三隨譚五先生一行。前往他此時落腳的地方。

譚五先生在浦川和樂城之間,選了一個如黃莊村一般廢棄的小村子,帶著眾人簡單收拾過后住了進去。安排人警戒放哨。

按說像這樣的村子,周圍沒什么人煙,除非敵人硬攻,不應該出現紕漏才對。

譚五先生帶人去浦川。村子里也留足了人手,他們回來。不時有人探頭打招呼。

譚五先生也不多介紹,頭前帶路,領著文笙和王十三進了其中一間破房子,隨從給搬過幾個板凳來。

眾人不嫌簡陋坐下來。譚五先生問道:“你準備從哪里入手?”

文笙稍事沉吟,不管旁邊眾人怎么想,直截了當道:“我還是先看看《希聲譜》吧。”

大敵當前。什么也不及提升自己的實力重要。

譚五先生沒有猶豫,自懷里拿出一本薄薄的冊子。遞給了文笙。

他那邊的人到罷了,《希聲譜》名聲雖響,到底不是第一次見,還能保持鎮定,顯得很矜持,王十三卻忍不住湊上來。

原來這本薄薄的書就是文笙需要的《希聲譜》啊。

其實看著也只有那么幾頁紙而已。

就見文笙拿在手里的這本《希聲譜》杏黃色封皮,上書三個黑色大字,雖然有點不認識,不過一筆一畫都透著古樸,這個蒙都蒙得上,必定是希、聲、譜嘛。

文笙將書打開,第一頁即是密密麻麻的字跡。

王十三外行猶如看天書,文笙卻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氣。

古老的文字譜,她只看開頭第一句,就知道譚五先生為什么篤定到手的是真本了。

與董濤之前花五十兩銀子買來的假書不同,這第一頁明明就是《伐木》嘛。

當年自己還是由這支曲子入的門。

譜上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深深刻在文笙的腦海里,永不會遺忘。

翻過來第二頁,便是《采荇》。

文笙看得很,前面幾張她已經學會的都一翻而過,到這時候她也不由有些激動。

《希聲譜》她一共學到了六首,此時竟然有機會將剩下三首一齊學了,若是九首全都學會,那會是怎么個光景,有沒有可能融會貫通,從而解決《明日真經》的難題,將十三拉離苦海?

《行船》、《搗衣》……來了!

文笙翻到了一篇她從未見過的曲譜。

文笙看著紙上文字,手上虛彈,口中哼唱,如此過了兩遍,微微皺眉,問譚五先生道:“這一曲您可曾打過譜?”

這是明知故問,《希聲譜》落在譚五先生手里已經好些天了,他本身是位極有水準的樂師,雖然不像文笙對《希聲譜》那么渴求,也根本不可能抗拒幾首新曲的吸引。

譚五先生拿過古琴來,將這首曲子彈了一遍。

文笙閉著眼睛聽完,神色有些古怪,沒有說話,繼續向下翻看。

譚家眾人明知道老七容華和譚令蕙十有*落在大對頭手里,多停一刻便多一分危險,卻只能眼巴巴望著五先生和文笙研究曲譜。

譚五先生好似興致盎然,也不催促,和文笙你來我往,足足切磋了好幾個時辰。

“如何?”

“譚五叔您要我說實話么?”

譚五先生這半天看文笙的反應已經心里有數,咬了咬牙道:“你說。”

“您用了誘餌,這個看來是對方的回敬。”

圍觀眾人一時有些騷動,他們不能相信下了這么大力氣弄回來的竟是本假書。

是真是假,本來就只是顧文笙的一句話。

當著譚五先生,他們到底克制,真正問出來的只有王十三:“假的?”

而后他瞪眼望向譚家諸人。連譚五先生也沒放過,臉色頗為不善。

搞什么,拿本假書就想誆我們出力,這比那賣五十兩銀子的更可恨。

譚五先生臉色不好看,道:“你確定是假的?”

文笙將其中三頁折出來:“對您而言,除了這三頁,其余都是真的。這本書也算頗有價值。對我來說,卻是半點用處也沒有。”

不但沒有用處,若她信以為真非鉆了牛角尖研究。很有可能心境受到影響,給以后參悟真正的《希聲譜》設下了障礙。

承認這本書是假的,那便意味著他在與鐘天政的交鋒中輸得一敗涂地。

譚五先生猶抱著一線希望:“你再試試,別那么下判斷。”

文笙苦笑:“三首曲子。到現在一點感覺也沒有,把假書做這么像。也只有他干得出來。”她可不準備再試了,將書還給了譚五先生,“要不咱們去看看那俘虜吧。”

“也好。”譚五先生將那本《希聲譜》收好,站起身來。

俘虜被單獨關押在一處廢豬圈里。譚家人顯是將對鐘天政的仇恨都發泄到此人身上,鐵索纏身不說,胳膊小腿的骨頭全都打折了。披頭散發,鼻青臉腫。看上去說不出得凄慘。

文笙在沒看到此人之前,猜測鐘天政既然有將他做為棄子的打算,想必不是什么要緊的人物。

待等到了豬圈跟前,就聽看守他的譚家侍衛喝罵道:“狗才,死了沒有,沒死抬起頭來,我們五爺問你話!”

爛泥里蜷著的人掙扎坐起,一綹頭發垂下來,粘在了嘴巴上,那人沒有手去撥弄,“呸”地一聲將其吹開,聲音嘶啞罵道:“什么五爺,譚五早死了,還是大爺好心收的尸,而今早重新投胎,墳上草都長得老高了。”

他這一撩撥,譚家人更是憤怒,一個侍衛抄起豬圈旁的竹竿子便要捅他。

那人哈哈大笑:“來,以一換二,你們怎么對大爺,我家公子必定百倍還到你們大小姐身上。”

他頓了頓,語氣森然:“這才剛開始呢。”

譚五先生見狀出聲喝止了自己人,文笙低聲道:“怎么他知道譚小姐出事了?”

譚五先生頗有幾分篤定:“此人武功不錯,必是姓鐘的親信。”

仿佛為了印證這句話,那人猛地扭頭,循聲望過來。

文笙輕“啊”了一聲。

難怪聽著聲音有些耳熟,這個俘虜她竟然認得。

曾在沉華嶺引了她前去無名村莊軟禁的錢平。

后來鐘天政當著她的面箭射鳳嵩川,親口承認誤殺了譚瑤華,自己賭斗失敗,被帶回那村子,依舊是他帶著人看守。

沒想到竟在這里再度見著。

錢平好像不認識似地瞪視著文笙,良久“嘿嘿”怪笑一聲:“顧姑娘,又見面了,請恕小的不能起身給您請安!”

文笙皺了皺眉。

同上次相比,錢平儼然是受了刺激,情緒很不穩定。

不過譚五先生說得不錯,錢平確實要算是鐘天政的親信了,都這般模樣了還不松口,估計著與林經幾個差不多,都是跟著鐘天政一條道跑到黑的手下。

遇到執迷不悟的,她到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王十三“呸”了一聲,插嘴道:“誰啊這是,自我感覺真好,想給顧姑娘跪著請安的人多得是,還差你一個了是怎的?”

錢平不禁一滯。

鐘天政御下極嚴,對人對己都夠狠,錢平平時接觸的人大都一板一眼,連句笑話也很少講,更不用說像王十三這樣的。

叫王十三這么一打岔,文笙心中到有些活絡,想要試著激一激對方。

“錢先生,我想你心里明鏡一樣的,之所以會被捉來這里,是鐘天政放棄了你,拿你當了棄子。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執迷不悔?”

譚家眾人沒想到文笙還真認識這俘虜,俱都安靜下來,等著看他會不會服軟。

錢平“嗤”地一聲冷笑,不客氣地道:“顧姑娘,你少來誘惑我,說起來錢某這還都是拜你所賜,第一次你從我手上跑了,公子寬宏大度,沒有追究,誰知道我又讓你跑了第二回。我這是戴罪立功,只盼著公子能看到錢某的忠心,原諒我的無能。你就少說兩句,別凈撿著我一個*害。”

文笙不禁無語,知道再接下去也問不出什么來,微微嘆了口氣:“好吧。”

王十三嘲道:“傻子,姓鐘的給你灌了什么迷湯,真是神奇。”

錢平顯然不欲搭理王十三,垂頭不語。

王十三還待再逗一逗他,文笙道:“走吧,回去說。”

聽了錢平的一番話,她突然有些興致索然。

王十三看出來文笙情緒不高,道:“走走走。”

一行人回到先前的屋子,文笙將錢平的情況簡單說了說,譚五先生關注的東西和王十三不同,一聽錢平曾在沉華嶺出入,立時便道:“他是不是參與了當日對瑤華的圍攻,若是的話,我管他知道什么,有沒有用,先宰了再說。”

文笙說了句公道話:“應該沒有。據我所知,當日圍攻譚兄的是鐘天政招攬的一批樂師,后來帶頭的幾個都被收拾得很慘。”

她想起鐵煞鈴卜云,微微搖了搖頭。

屋里一時沒有人說話,《希聲譜》是假的,錢平這里撬不開嘴,眼下線索全無,譚家到有兩人落在鐘天政手里。

姓鐘的根本連面都沒有露,這邊已經全然落在下風。

實在是叫人一籌莫展。

就在這時,守在村外的侍衛來報,有一個陌生人到了村口,說是奉命來給五爺和顧姑娘送信的。

眾人面面相覷:誰啊這是,好靈通的消息。

莫不是鐘天政派人來下戰書了?

譚五先生擺了下手:“帶他進來!”

他們一行自屋子里出來,站在空曠處,看來人搞什么鬼。

送信的人跟著譚家的侍衛施施然進村來,左顧右盼,絲毫不見畏懼。

文笙和王十三離遠見他過來,不由交換了個眼色。

這人前幾天他們才在路上見過。

他自稱復姓東方。

這位頗有些神秘的東方先生臉上帶著笑,拱手道:“太好了,果然都在這里,省得我到處跑。在下奉命前來,邀請譚五爺和顧姑娘前去一敘。”

王十三警惕道:“你說去就去么,顧姑娘忙得很,沒空!”

東方賠笑:“我等可是很有誠意的。顧姑娘可以先看看這個,再做決定。”

他取出一張紙片遞給文笙,那上面,寫著一小段曲譜。

ps:今天寫了8000.破記錄了。

感言寫了好幾次,老是被吞。

我想說,謝謝你們,

謝謝好運連又連打賞了和氏璧。

謝謝大家的打賞和月票。

每當我寫不下去了,你們就會推著我向前。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