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拍攝資金下來了(求好評,求必讀票)
第107章拍攝資金下來了(求好評,求必讀票)(1/2)姐弟倆剛吃完午飯,把餐桌收拾干凈,敲門聲響起。
高遠疑惑,走過去開門一看,門外站著王好為導演。
“你小子有沒有正事兒啊?說好的今天要把男主演的人選交給我,我等了你一天都沒把你等過來,你忘到腦瓜子后面去了是吧?非得讓我主動找你一趟,顯你不可或缺是吧?”王導沒進屋,憤怒,先噴上了。
“哎喲導演,我這不是太忙了么,廠長交代我,必須得把《太極》的選角工作做好,我就沒顧上。您別生氣,請進,請進。本子我改好,重新做了人物設定,您稍等,我拿給您看看。”
高遠說著,奔里屋,去拿修改好的劇情本子。
王好為進了房間,一眼瞧見高雅,雙眼一亮,道:“呀,好漂亮的姑娘啊,你是……高遠的姐姐吧?”
高雅羞赧一笑,道:“導演您好,我叫高雅,您快請坐,我給您倒茶。”
王好為拉著高雅的手,笑呵呵說道:“別忙活了,拿完本子我就走,組里還一大堆事兒呢。”
“那也得坐一會兒啊,再忙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的。”高雅熱情地說道。
王好為這才在沙發上坐下了。
高遠走出來,將修改好的劇本遞給她,也坐下后說道:“既然找不到年齡合適的演員,沒辦法,我改了個設定,把男主角的年齡往下降了降,其他方面改動不大。
這樣一來,演員的選擇面就廣了。
我屬意的有兩個人選,一個叫濮存昕,一個叫楊立新,兩人都是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可以去聯系一下。”
王好為看了看他修改后的新劇本,點頭表示滿意,看到濮存昕的名字,她問道:“這個濮存昕,是人藝的老院長蘇民老師的孩子吧?”
高遠點頭道:“對,我記得蘇院長原名叫濮思洵,祖籍是江蘇溧水人。”
王好為也點著頭,道:“濮存昕,我還真認識他,嗯,這名演員你選得好,那家伙,戴上副眼鏡就是個斯文敗類。”
高遠和高雅都笑了起來。
王好為又說道:“至于這個楊立新,我一起看看,比較比較吧,我現在就去人藝,走了啊。”
“在坐會兒唄。”
“不了,盡快把人選定下來,年前封機不拍了,等年后再開機,還有一堆事情呢。”
高遠姐弟倆陪同王好為下了樓,他倆要去委托商店逛一逛。
海淀這一塊兒還沒有,要去委托商店,得進城。
于是姐弟倆又擠公交車,奔無比熟悉的北新橋。
北新橋商場,過了十字路口,馬路東邊就有一家委托商店。
那么,啥叫委托商店啊。
簡單說,委托商店有點像當鋪。
商店里所有的物件都是別人寄賣的,雙方商定一個價格,店家售賣出去后,會向寄賣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又或者是,店家把物件買過來,那么,賣多少錢就與寄賣人無關了。
姐弟倆走進商店。
高遠一瞧,面積不小,百十平左右的樣子,屋子里擺放在一溜玻璃柜臺,柜臺后面是貨架。
貨架上琳瑯滿目。
什么二手電視機、收音機、電風扇之類的家用電器。
柜臺里放著各種手表,國產的、瑞士的、德國的,男款的、女款的。
靠西墻那個區域里,全是古玩字畫,各種瓶子罐子造型獨特,異常精美。
甚至還有成套的蛐蛐罐。
讓高遠大開眼界。
商店中間擺放著古家具,黃花梨的、紫檀的。
高遠也不懂,更沒打算搞收藏。
不過話說回來,這年月搞收藏撿漏還真是個好時候。
馬未都不就憑借精準的眼光和過人的膽識發家致富了么。
還有女長老,整車整車地往香港倒騰紫檀家具,賺得盆滿缽滿,連體型都很豐滿。
也不知道第三代唐長老壓上去是個啥感覺?
雖說這是個撿漏的好年代,買到一件好玩意兒可以傳家,但對于超出自己認知范圍內的事物,高遠向來敬而遠之。
別眼熱馬未都、女長老,人家那都是實打實有真本事的。
但是你同時也得知道,在這個年代里打眼、被坑的人照樣不在少數。
高遠姐弟倆挨個柜臺轉了一圈,倒是看到一臺相機,還是1923年出廠的徠卡1A型照相機,就是外面帶個棕色皮套的那種,但它太古老了。
鏡頭膠圈和快門,包括過片扳手像密碼鎖一樣,根本就不能用了。
高遠只想買一臺國產的海鷗或者友誼,問了售貨員。
售貨員眼皮子都不帶抬一下的,張嘴扔出來兩個字兒:“沒有!”
姐弟倆苦笑一聲便死心了,一起往出走。
買不到怎么辦?
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租。
廣場上就有租售相機的攤位。
高遠租了一臺,買了個膠卷,先給姐姐咔嚓了幾張,又在附近轉悠起來。
城門樓子、廣場、紀念碑、大會堂、紀念堂、街道、蹬著自行車的行人,拍了個一溜夠。
他神奇的發現,廣場上居然有人在擺茶攤兒賣大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