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第六十二章:江湖諢號賽驃騎

張輔讓衛淵去護送野利旺榮的尸體,與野利遇乞達成交易。

其實還有個私心。

倘若離間計成了,衛淵又將會立個功勞。

對于衛淵來說,此行不僅是有可能立功,還可借機收攬漕幫。

漕幫雖是江湖勢力,對于朝廷的那些大人物來說,彈指可滅。

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用處,運用好了,可抵千軍。

三日后。

衛淵與三千鐵騎出關,護送著一副棺材,前往雙方約定好的地方。

在此期間,斥候并未發現遼國或是西夏的軍營有任何異動。

待來到約定地點。

衛淵赫然瞧見臂膀上綁著白布的野利遇乞。

后者身后,亦有數千騎兵。

“沒想到,竟是你護送我兄長尸體出雁門,你還真敢啊!就不怕本將軍剁了你?!”

野利遇乞看向衛淵的眼神里,都充滿了仇恨。

衛淵手執關刀,大笑道:“閣下莫非以為,我手中的這柄刀不利?”

一時間,雙方氣氛箭弩拔張。

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一場戰事。

野利遇乞深呼吸一口氣,大手一揮,“帶人上來!”

隨后,就將百余名商賈,被一條條鐵鏈困縛,各個身形凄慘,傷痕累累。

衛淵眉頭一皺,“戰場上打不過我軍,就欺負平民,你們西夏軍還真是好種!”

野利遇乞道:“將棺材抬過來,也將你項上頭顱好好留著,且待吾來取!”

衛淵不愿與他再呈口舌之利,向身邊一名將士使了個眼神。

隨后,雙方開始交易。

上百人,步履闌珊的來到大周將士中。

至于那口棺材,自然也是交到了西夏軍手里。

野利遇乞撫摸著棺材,咬牙切齒的看了一眼衛淵,

“早晚宰了你,為我兄長報仇雪恨!”

“全軍回撤!”

話音剛落,衛淵連忙開口,

“且慢!”

野利遇乞雙眼一寒,當即亮出兵刃。

身后西夏鐵騎,也是各自嚴陣以待。

似乎一場混戰即將到來。

衛淵笑道:“怎么?野利將軍就那么怕本將軍沖殺過去不成?”

野利遇乞深深皺眉道:“你究竟想說什么?”

衛淵道:“此間不是說話的地方,你若是想知道你兄長的死因,就隨我來!”

隨后,他單騎馳騁去到不遠處的空曠地帶。

野利遇乞看了看左右,吩咐道:

“全軍待命,若見本將軍有恙,當即回撤營中,不得有誤!”

緊接著,他就追著衛淵而去。

二人陸續翻身下馬。

衛淵率先開口道:“野利將軍,不知你從李元昊的嘴里,得知你兄長死因是何故?”

在這里談話,無人可以聽到。

也就是說,他們即使吵翻了天,也不會有第三個人知曉。

這事要是傳到多疑的李元昊耳朵里,這離間的計策,便也成功一半了。

“竟敢直呼我主名諱,好膽兒!”

野利遇乞牢牢握住手中兵刃,

“我兄長,不就是被你所殺?伱引我來此,是想羞辱我與我兄長,還是有別的打算?”

衛淵笑了笑,道:“野利將軍,你我都是聰明人,若你真的認定是我殺了你的兄長,你怕是早與我動武了,豈會聽我說這么多?”

“可你并未動手,因為從我說出你想知兄長真正死因的那一刻,你心里就已起了疑惑。”

野利遇乞顯然沒有太多耐心,“別廢話了。”

衛淵索性直言道:“你兄長是中毒而死,那種毒,只有你們西夏有。”

“聽聞西夏皇宮驚變,楊守素被李元昊殺死,你嫂嫂得到了你兄長從雁門發出的一封書信,一口咬定你兄長是被我所殺。”

“但是你覺得我傻嗎?會在雁門關里,殺一個名動天下的使節?亦或者,你當我雁門關隘不堪一擊,隨便一個人,就能出關送信?”

言至于此,衛淵翻身上馬,將欲離去。

野利遇乞瞬間聯想到很多,他暗自皺眉,看了看衛淵,

“你和我說這些,是為了離間我與我主的情義?”

后者大笑道:“說得對,的確是離間,但我所言,也是實情,信與不信,皆由你定奪。”

隨后,衛淵與三千鐵騎,護送上百名商賈返回關內。

野利遇乞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喃喃道:

“如果楊守素真的有意叛變投敵,怎么可能,還讓我兄長將家書送出?”

-------------

返回雁門關途中。

一名氣質不俗的虬髯大漢,突然向坐在馬背上的衛淵作揖道:

“敢問可是賽驃騎衛淵衛將軍?”

方才,他聽到西夏主帥說,是衛淵殺了野利旺榮。

故而,就猜到了衛淵的身份。

聞聲。

衛淵微微一皺眉頭。

他是叫衛淵不假,可賽驃騎是什么?

“我是衛淵不假,但這賽驃騎...什么意思?”

衛淵問道。

那大漢突然眼前一亮,連忙再次恭敬作揖道:

“果真是衛將軍,今日得見衛將軍,實屬三生有幸。”

“賽驃騎,是咱大周的江湖人士,給您取的江湖名號。”

衛青和霍去病,都擔任過這個職位。

衛淵年齡與霍去病相仿,但是又姓衛。

不管是叫賽冠軍還是賽衛青等等江湖稱號,似乎都不太好。

于是,就有了個賽驃騎的稱號。

意思是,衛淵堪比霍去病和衛青。

衛淵笑道:“本將軍從未入過江湖,沒想到卻有一個江湖稱號。”

那大漢笑道:“只因江湖人聽聞您死守雁門的事跡后,對您都十分敬佩。”

衛淵問道:“你是何人?”

大漢拱手道:“漕幫石堅,見過衛將軍,今日多謝衛將軍救命之恩,日后若有用到我漕幫的地方,盡請衛將軍差遣。”

漕幫石堅?

姓石?

知否里,漕幫當家的那批人,就姓石。

這可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衛淵笑道:“好說,你們漕幫屢次支援我大周邊軍抵抗夏遼二國,也稱得上是仁義之士。”

石堅道:“衛將軍言重。”

待返回雁門關后。

衛淵先是向張輔交了差事,又聽說有封來自汴京的書信。

他看了看信封,發現乃是明蘭所寫。

便是不經意間笑出聲來,喃喃道:

“這丫頭,還知道給我這個舅舅寫信。”

他看完信封里的所有內容,對當前劇情的推動或是改變,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明蘭與桂芬關系好些,倒是省下我不少心事。”

“這場仗,不知還要打多久...”

“真想,快點去往汴京啊。”

思慮至此,衛淵開始回信。

同時,也給他師娘寫了封信。

信中除了感謝給衛恕意娘仨送禮之事外。

還特意請求張夫人,差人打理一番皇帝賞賜給自己的那座宅子。

他打算從府里單獨弄出一個院子,專門讓自己的兩個姐姐居住。

“前些時日,二姐來信,也已有了身孕。”

“眼下年關將至,我也得有所表示才成。”

安排好家事。

就有侍衛來報,

“將軍,營外有自稱是漕幫幫主的人求見。”

漕幫幫主?

石堅?

他是漕幫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