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第二百八十九章: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

當前位置:第二百八十九章: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默認冷灰24號文字方正啟體第二百八十九章: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作者:z詠橘:5320更新時間:2024060523:57:08最新網址:6lk

嘉佑七年,七月中旬。

衛淵遇刺的消息傳到京城。

此刻,宣政殿內,范純仁與諸多中樞大臣,正在商議此事。

眼下,太子趙曦仍舊有著監國的身份。

趙禎雖然渡過了危險期,但思維已然不如曾經敏捷,再難處理繁雜國事。

索性,就逐步放權,待他死去,趙曦便可名正言順的接管整個國朝。

“衛淵在朝中雖無職位,可畢竟還是我大周的侯爵,也是儲君的少傅,他遇刺一事,必須要讓遼國給個交代。”

“雖然所有證據都指向遼國所為,但下官總認為,這件事,沒有那么簡單。”

“世人皆知衛侯爺武功絕頂,派刺客去刺殺衛侯爺,不免有些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感覺吧?”

趙曦認真聽著他們之間的議論。

于情于理,他都認為,這件事情,不能就這么算了。

但衛淵遇刺一事,不僅簡單是遇刺,更像是一場政治陰謀,他必須要慎重行事。

“衛侯在我國朝享有極高威望,他被遇刺,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范純仁看向趙曦,繼續說道:

“臣倒是有個建議,讓遼國派人來,協助我國朝調查衛侯遇刺真相,然后,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衛淵遇刺,按理來說,自然要給他一個交代才是。

但他的事情,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事情。

“調查?如何調查?那些遼國賊寇,均已被衛侯一把火燒了,縱然是不燒,天干物燥,尸體也難完整保存。”

“而且從尸體開始調查,只怕也查不出什么.”

司馬君實算是包孝肅的學生,對判案一道,倒是有些獨特鉆研。

按照邏輯來講,遼國即使真的要行刺衛淵,也不可能派出相貌、衣著等都像極了遼人的刺客出手。

這場行刺背后的所有真兇,看似都指向了遼國,實則都在指向西夏。

可答案越是這般簡單明了,司馬君實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范純仁道:“調查總好過不調查,即使最后調查出來的結果如我等所料,那也是與遼人一同調查所得,總之,這件事,不能全由咱們來說。”

他擔心,直接將矛盾指向某個國家,其實很難堵住悠悠眾口。

趙曦下意識點頭道:“范相公說得有道理,倘若孝肅公在的話,憑借他斷案如神的本事,定能將此案調查的水落石出。”

“可孝肅公已經不在了如果要調查,該派誰?”

范純仁作揖道:“回殿下,包大人的確是不在了,但包大人卻有兩位得意門生。”

“一位是門下侍郎司馬君實,另外一位,就是少師王尚書了。”

“只需派遣一位前往江南與遼人共同調查此事,假以時日,定然能給天下人一個滿意的答復。”

聞言,司馬君實率先搖頭道:“臣最近正在編書,只怕.去不了江南。”

范純仁道:“那就只有王尚書王大人了,如今吏部改制也已結束,王尚書剛好有空閑可去江南。”

此時,站在趙曦身邊的王安石正瞇著雙眼看著范純仁。

眾所周知,王安石正兒八經的老師,并非是包孝肅,而是歐陽永叔。

范純仁那樣說,很明顯是要找借口將自己弄出京城。

對方為何這樣做呢?

原因也很簡單。

如今的宰輔乃是范純仁,監國是太子。

關于朝政的決策,太子都要先問王安石才能決定。

那范純仁的宰輔一職,豈不就成了空架子?

他好不容易做了宰相,正打算開辟出屬于自己的時代,自然不能允許‘隱相’的存在。

否則,他這個宰相,做得將會很憋屈,甚至說是大周開國以來最憋屈的宰相也不為過。

所以,王安石必須要離開京城。

范純仁認為,哪怕他只做一年的宰相,這一年里,他也必須要將宰相的權力牢牢握在手里,然后開辟出只屬于自己的相權時代。

至于能不能做好,做得有多好、有多差,那就讓后世人去評價了。

但王安石只要在京城,他這個宰相,做得就不會太自由。

皇帝病危,眼看著就要命不久矣,國朝政權正面臨著更迭換代。

只要他能在此期間,穩住政治局勢,那么,他就值得在史書中被大寫特寫。

這個功勞,他可不想讓王安石‘分走’。

趙曦自然是不愿讓王安石離開京城,他看向司馬君實,一字一句的問道:

“那個書非寫不可嗎?”

司馬君實與王安石二人看似與包孝肅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但實際上,二人互相看誰都不爽。

在衛淵前世歷史上,司馬君實常說,祖宗之法不可變。

王安石常說,祖宗不足法.

由此可見,二人分歧很嚴重。

司馬君實應聲道:“回殿下,臣所撰之書,已寫至戰國,臣想在最短的時日內寫至秦,讓官家看一看.”

他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子趙曦能說什么?

說不讓他寫了,就是不讓臣子盡忠,他也會落個不孝的名頭。

讓他寫吧,王安石就有可能離開自己身邊。

他還小,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正是需要人幫助。

衛淵已經走了,他只能依賴王安石,倘若王安石再走,身邊可真就沒人了。

這時,范純仁繼續煽風點火道:“殿下,王尚書若是能將此事調查清楚,也不枉一樁美談。”

“畢竟,王尚書貴為少師,衛侯爺貴為少傅,百姓們也樂得見到由王尚書調查出來的結果。”

說一千道一萬,王安石必須要離開京城。

一時間,趙曦沒了主意,只好看向王安石。

后者心懷大志,想要改變祖宗之法,想要讓大周煥然新生。

所以,在如此關鍵性的時刻,需以蟄伏為主,萬萬不可得罪政治資源極深厚的范純仁。

思來想去,他也就只能暫時離開京城了,

“殿下,臣愿前往江南調查衛侯遇刺一事。”

聞聲,趙曦一愣,顯然是沒有想到王安石會做出這個決定。

他張了張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范純仁趁機說道:“王尚書既然也想去,殿下何不成全?”

趙曦嘆了口氣,“既如此,那就有勞王師了。”

王安石作揖道:“殿下客氣。”

待此間事定下,眾人將要離開大殿時,趙曦特意將王安石留下,語重心長的詢問道:

“王師走后,本宮若遇事,該找誰商議?”

“范相公是好人,可我父皇說,要用宰執,但不可依賴宰執”

王安石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想了想,正色道:

“若殿下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可去韓府見韓相。”

韓章雖然已被革職,可還留在京城。

這也是趙禎的刻意為之。

他擔心,范純仁壓不住在他死后的風浪。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韓章會站出來穩定大局。

王安石向趙曦舉薦韓章,并無私心,全因韓章確實是個極有能力的人。

嘉佑七年,七月下旬,王安石離京前往江南。

此時。

衛淵已經抵達江南。

而給趙禎傳旨的天使,也已經趕上了衛淵。

后者當即就被打了廷杖,雖然沒有到吐血的程度,可也是皮開肉綻。

這就是官家的天威。

衛淵縱然已經身居高位,但只要有了旨意,說要打他廷杖,那就要打,誰也不敢馬虎行事,畢竟,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事后,天使差點兒就要向衛淵跪下了,

“衛侯爺,咱家也是奉旨辦差,還望您莫要怪罪,您若是心中憤恨,就打咱家幾下,咱家對外就說,是不小心磕到碰到了。”

當時剛被打完廷杖的衛淵,在林兆遠的攙扶下,語重心長道:

“天使言重了,只盼天使回朝之后,如實稟明官家,就說,臣知道錯了,也認錯,還望官家莫要動氣,一定要保重龍體。”

天使心中松了口氣,連忙道:“請侯爺放心,咱家回到京城之后,一定如實稟明陛下,就說您已經被打到吐血昏厥的程度,請侯爺放心。”

衛淵給了天使一筆錢財。

當晚。

衛淵趴在床上,謝玉英為他上藥。

看到他的屁股已經皮開肉綻,鮮血淋漓,除了感到心疼之外,并無其他情緒。

上藥期間,謝玉英不敢用力,生怕又弄疼了衛淵,只好輕輕地涂抹。

但只要感到衛淵的身體有任何不適的動作,她就會立即收手,柔聲詢問,“弄疼侯爺了?”

衛淵搖頭道:“無妨,繼續上藥吧。”

謝玉英點了點頭,再次為他上藥。

而這一次,她的眼睛里突然滴落兩滴眼淚,恰巧落在了衛淵的大腿上,嗓音都開始有些哽咽。

衛淵似是有所察覺,側過身子,看向她,“怎么哭了?”

謝玉英當即止住哭腔,“奴家有些心疼侯爺,這些時日,奴家常聽侯爺身邊的人說,當時侯爺與遼夏作戰,常九死一生,侯爺對我大周可謂居功至偉。”

“可官家仍是要這般責罰侯爺.還將侯爺打這么狠奴家奴家心疼”

衛淵笑問道:“是真心疼?”

謝玉英紅著眼點頭。

衛淵并未做出什么回應,只是讓她繼續上藥。

過了幾日之后,衛淵勉強能夠下床走路。

他畢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武夫,縱然被打到皮開肉綻的程度,但恢復力很是驚人。

要不然,常人只怕半個月內都難下床。

這時,衛淵一行人已經抵達福州。

他們在沿海一帶,巡查海上防事。

起初,福建路、福州等各地官員,都想來拜會衛淵,但是,如今畢竟乃敏感時期,衛淵也剛被趙禎責罰,不愿多事。

索性就回絕了他們。

這要是擱在他第一次來東南時,縱然衛淵回絕那些官吏,他們也會想著法來拜見他。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

福州沿海。

衛淵看到新起的瞭望臺、烽煙臺、沿海長城等建筑還有不停忙碌的工人,心中有說不出的驕傲。

如果,自他們這一代人開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重視起海上軍事,那么,千百年之后,盡管因專制弊端會造成國力衰微的情況。

憑借從古至今發展的海上軍事力量,也能盡可能的,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

衛淵站在海邊,耳旁傳來大海浪潮拍打岸面的聲音,自覺心曠神怡,向身邊諸將開口道:

“海州等各地州府沿海一帶我未曾去看過,但是看到福州的海上防御工事漸起,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后世子孫。”

郭顥站在他的身后,深深作揖道:“請大哥放心,這是您極力促成也想做成的一件事,弟定會死死盯著,絕不出現任何差錯。”

他說的這句話是實話。

當初衛淵編纂的籌海圖編,他是看過的,也詳細的思慮過,如果能將衛淵對于沿海一帶的完美藍圖成功實現,那么,絕對是一件值得名垂千古的事情。

像他這樣的將領,雖然貪財好色,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在用心做事。

怕就怕一些官吏,即貪財好色,又不做實事。

衛淵語重心長道:“建造沿海長城,此事,朝中有很多人都不認可,他們都在等著這件事出紕漏,我們.一定要將這沿海長城串聯起來,也是站在這個位置上,為后世負責。”

沿海長城的計劃一旦實現,能在極大程度上杜絕海外諸國搶灘登陸的事情發生。

當然,將沿海一帶的‘長城’串聯起來,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工事。

衛淵對此并不著急。

“說起來,我此前能成為殿前司都指揮使,也不過是僥幸得到官家的重視而已。”

“實話講,這么些年來,我做得事情極少,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戍衛雁門,抵御國敵而已。”

“讓我最引以為傲的事情,無非就三件,其一,延邊軍改,其二,成立水師,其三,就是構建沿海長城了。”

林兆遠有內而發,深深作揖道:“僅憑借侯爺做得這三件事,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這時,衛淵突然看向北方,喃喃道:“還不夠。”

人這一生,只要能做成一件事,就已算是了不得。

而衛淵想做成的,不只是一件事。

他最想做得,還是將遺失近百年的土地奪回來,也能讓后世人在談到自己的時候,會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

衛淵這個將軍,行軍作戰,還是很有一套的,如此,便就足以。

“張睿在泉州做得如何?”

回過神來的衛淵問向郭顥。

來東南那么久,他還是第一次問起張睿。

(本章完)

最新網址:6lk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耽美小說,樂庫轉載收集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