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九章:北山縣的位置

認親之后,孟長青送上了自己準備的禮物,“叔父,這是我給您準備的禮物,請您不要嫌棄。”

“你這孩子,太客氣了。”衛方耘不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既然叫我一聲叔父,應當是我給你見面禮才對。”

“您不僅是我的叔父,也是我的上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還請收下。”

“好。”衛方耘雖在邊關,卻也深知為官之道,知道這禮不收,這孩子不會安心。

“這里面是什么?”他說著打開了盒子。

看到里面是一把劍,光是看著手柄他就覺得有些眼熟,只是年歲久遠,一時沒想起來,直到他抽出劍身,看上看面刻著的善字。

“這是你爹留給你的劍。”衛方耘以為孟長青不知道劍的來歷,“你看這上面,還刻著你原本的名字。

你原本該叫孟孝善,皇上給你改名叫孟長青,大概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長長久久。”

孟長青表面微笑,實則卻想,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她出生那會兒叫孟長命,皇帝聽了這個名字,覺得是在點他,這才改成孟長青。

衛方耘把劍放回盒內,又推到孟長青面前,“我不能收,這劍你要好好保管。”

“叔父,我若要送您禮物,沒有比這把劍更合適的了,這劍鋒利無比,在我身上卻沒有用武之地,您同任寧遠將軍,需要一把好劍。”孟長青躬身道:“侄兒是在外惹了麻煩,無處可去才來了涼州,難免要您關照,這是我與我父親一起的心意,還請您一定收下這把劍。”

衛方耘點頭,“好,那我就替你保管,等你哪日離開涼州,我再還給你。”

今天才剛到,就說離開的事了。

衛方耘見到故人之子,只顧著高興,正事他是一句不說,還得孟長青自己來走流程。

“這是我的官印和文書,還請大人驗證。”孟長青將兩樣東西雙手奉上。

“哪里還需驗證,就憑你這張臉,我就斷定你就是孟長青。”他嘴上這樣說著,但是手上已經折好文書,又將密詔拿出,核對用印。

“文書和官印都沒有錯。”衛方耘把文書整理好還給他,“你的官服和官帽已經做好,我等會兒就叫人送來,只是我不知道你的身量,恐怕做的有些不合身,你拿回去后,再叫人改改。”

“叔父這里可有涼州的輿圖?”孟長青問:“我還不知道北山縣在什么位置。”

“來,你們兩個跟我去前衙。”

衛方耘拎著燈籠在前面帶路。

也不知道什么時辰了,外面漆黑一片,只能看見燈籠周圍的一小片地。

衛方耘帶著他們來到前衙的一間房內,涼州輿圖就掛在墻上。

孟長青以涼州府為中心往周邊找,找了許久沒找到,最后還是衛方耘把位置點了出來。

“這里,就是北山縣。”

孟長青在原地愣了一會兒,那地方她要是沒看錯的話,半只腳都跨到燕國去了吧!

那是邊關的邊關啊!

好家伙,說的好聽讓她來躲災,實際上卻是讓她來擋災的。

到那里去做縣官,不就是送人頭嗎!

“這地方早些年經常有燕國士兵攻來,還是你父親去世那一年,硬生生打怕了燕人,這才換來十幾年太平。”

衛方耘說,“那個地方實在離燕人太近了,難保燕人什么時候攻回來,我本來不想讓你去。”

孟長青點頭,一個好字已經蹦到喉嚨里,就聽衛方耘說,“但是不行。

一來這是皇上的旨意,二來你畢竟是孟將軍的兒子,你必然同你爹一樣,是個有血性的男兒,我要是不讓你去,你肯定傷心。”

我不傷心,真的。

孟長青這話完全沒有說出口的機會。

“我跟你爹是至交好友,雖然要保護你,卻也不能折斷你的羽翼。”衛方耘說,“你放心的去,我跟巍山關的將士打了招呼,讓他們巡查邊防時經過北山縣。”

孟長青趁著衛方耘轉身過去的時候,瘋狂撓頭。

嘴上都是說著為她好,結果全是坑人的。

“叔父。”孟長青強自振作,拿出了皇帝給的令牌,“這令牌是陛下讓御林軍轉交給我的,說拿著這塊令牌,能到兵營挑一百名親兵。”

“對,皇上給我的密詔中,也說了這件事。你今日先在府上住下,等明日我帶你去兵營挑人。”

“多謝叔父厚愛,只是家母還在驛官,我若不回去,恐怕她要擔心。”

“孟夫人也來了?”衛方耘說,“哎呀,我這腦子實在是思慮不周,想也是,她如何放心你一個孩子千里迢迢的到邊關來,必然要跟著,我該去拜見孟夫人的,走,我送你們回驛官。”

衛方耘親自駕車,送他們回了驛官。

果然文氏和梁啾啾就等在門口,兩人都擔著心呢。

“長青。”梁啾啾不認識衛方耘,還以為他是車夫,剛想跟孟長青說話,就聽坐在旁邊的文氏說,“這位大人,看著有些眼熟。”

“孟夫人!”衛方耘雙手抱拳給文氏行禮,“下官有幸能讓夫人記著。”

孟長青在中間介紹,“母親,這位就是涼州知府衛大人。”

“當年我只是跟在孟將軍身后的小將,多虧孟將軍一路扶持教導,才能有今天。”

“原來是衛將軍。”文氏這時候已經站了起來,給衛方耘回禮。

“夫人不必多禮。”衛方耘側身一步,不敢受禮。

“這位衛將軍,是將軍多年好友。”文氏跟身邊的梁啾啾說,“長青來涼州,能得他關照,咱們也可放心了。”

這話雖然是對梁啾啾說的,可就是說給衛方耘聽的。

文氏特意介紹了梁啾啾的身份,“衛將軍,這位是長青的生母。”

衛方耘沖她點了下頭,梁啾啾立刻回禮。

“叔父,時間不早了,您巡營回來一定累了,還與我說到現在,又親自送我過來,侄兒實在過意不去,今日天色已晚,實在不便再多說什么,還請叔父先回去休息,待明日侄兒親自下廚,請叔父嘗嘗我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