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15章:北山縣

兩名官兵抬起城門上的閂木。

門縫中涌進的冷風,摻雜著酸氣,撲進馬車內。

孟長青已經換上了官服,她把過長的袖子折到里邊,跳下馬車朝后喊:“來財,牽我的馬來。”

門外堵著的人,想趁開門的間隙一擁而入,但官兵們早有防備,手持長矛列陣而出。

誰也沒膽子往利器上撞,走到這里來伸手討要,不就是為了一口飯,不就是為了活下去。

“官老爺,這回放我爹進去吧,他……”

這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更多的請求聲淹沒。

“求官老爺讓我進去……”

“可憐可憐我,我腳趾都凍掉……”

“后退!”

守城官兵沒有像以往一樣挑人放人,而是拿著長矛利刀逼迫所有人往后退。

“全部后退!否則格殺勿論!”

孟長青跨上馬,馭馬走到隊伍最前。

這時候,守門的官兵已經將流民從中間分開,清出了一條道。

她的馬穿過門洞,走出城墻,在守城官兵們隔出的空地中間停了下來。

“我叫孟長青,受朝廷任命,來做你們的縣令老爺。從今以后,你們給我做事,我管你們吃喝,但凡被我查出偷奸耍滑,意圖犯罪的,輕則剁手,重則砍頭,聽懂了嗎?”

她身后的騎兵和御林軍提刀而出,流民當即跪地磕頭。

孟長青繼續發號施令,“所有人靠墻排隊。”

流民們茫然無措的看著她。

“一個個靠墻站好。”孟長青揚聲道:“不要讓我一句話說幾遍,不聽話的人沒東西吃。”

流民們聽到有吃的,果斷一個個貼著城墻站好,站不起來的,爬過去坐好。

隨著車隊最后一輛車走出城門,守門官兵退至門后。

城門緩緩關上。

蓋著油布的幾輛車就停在流民們不遠處,有人猜測里面是糧食,聽到這般猜測的流民,都有些蠢蠢欲動。

但是面前就是騎在馬上,手握兇刀盯著他們的士兵。

誰的脖子敢跟兵刃碰?

跟孟長青出來的人,除了御林軍,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務。

以楊正為代表的三十人,分成三組,騎兵組看管流民,維持秩序,剩下的分成兩組,一組搭建帳篷,另外一組準備流民們的晚飯。

至于御林軍,孟長青不敢勞動。

孟長青的家人在中間幫忙,哪里需要搭把手的,他們就去哪里。

只有席蓓和八方,一步不離的跟著孟長青。

“少爺,這時候你就覺得人少了吧?那天師父跟夫人告狀,說你假客氣,只要三十個人。”

“你小子欠揍吧!”席蓓對準八方的屁股一腳踹了過去。

八方往前一跳,卸了席蓓腳上的力道,“哎,沒踢著。”

“人多是方便。”孟長青說,“但咱們現在養不起。

那些不自愿跟著我的人,我給不了他們更好的待遇,他們難免心生埋怨。

到時候我吩咐下去的事情,他們陽奉陰違,才是誤我大計。”

席蓓點頭,“還是你考慮的周全。”

孟長青看流民們不再張望,吩咐八方,“你去馬車上把我準備好的包袱拿下來。”

很快八方捧著包裹跑了過來,“少爺,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不用回答他,下一刻孟長青把包裹打開,他自然知道。

筆墨紙硯還有官府印章,此外還有刻刀和一大堆身份牌。

“這些是哪兒來的?咱們出京時有帶這個嗎?”八方問。

“是我們去軍營那日,母親準備的。”孟長青粗略點了一下身份牌,就墻邊這些人,應該足夠了。

“晚飯做好了嗎?”孟長青又揚聲問。

幫著做晚飯的來財回道:“剛舂完米,還得等一會兒。”

“稻殼別去的太干凈。”孟長青不放心,還得親自過去看,囑咐他們多加水,賑災的粥別煮的太干。

她只有三十石糧食,得省著點吃。

等粥開始煮,孟長青搬了張桌子,往流民面前一坐,又把包裹里的東西拿出來擺上。

“從門邊的開始,一個個到我面前來。”

門邊是個高瘦的男人,聽到孟長青的話,彎腰躬背的走到孟長青近前。

離著孟長青還有兩米距離,這人就被楊正攔住,“跪下回縣老爺的話。”

這人立馬跪下。

孟長青問:“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紀?有家人同在這片地方嗎?”

“回稟縣老爺,小人叫馬來富,今年二十三歲,原本有個老娘。”他低垂腦袋,摸著自己身上的衣服,“月前…凍死了。”

他說話的同時,孟長青的記錄已經做好了。

孟長青見他說話有條理,又叫來富,推測他多半是某大戶人家的下人,“你是因為什么來的北山縣?”

“回縣大爺的話,小人原本是中原馬家的下人,五年前馬家被判通敵,小人等被發配至此。”

五年前,中原馬家,被判通敵,孟長青對這個案子有印象。

這是一起少有的,商人被判通敵的案件。

當時太傅曾在東宮提起此案,還問太子有何感想。

“拿好你的身份牌。”孟長青驗看過后,把牌子交給席蓓。

由席蓓再交給馬來富。

席蓓:“拿好牌子,以后吃飯都憑它,到大鍋那邊吃你的晚飯吧。”

馬來富捧著牌子,磕頭跪謝。

等他走到大鍋邊,把手上的牌子遞過去,那兇神惡煞的官兵,竟然真的給了他一碗熱粥。

“不許走遠,就在這邊吃,吃完自己把碗洗了。”

馬來富哎哎的直點頭。

靠墻站著的流民們伸長脖子看著,看只要到那邊跪一跪就有東西吃,當即就有人試圖插隊。

“不許動!”維持秩序的騎兵拎刀上前,“誰動就砍掉誰的腦袋。”

想插隊的人果然被嚇住。

那騎兵繼續說,“一個個按順序來都有的吃,要是擁擠吵鬧,沖撞了縣令大人,你們誰都別想活。”

大餅和威脅得輪著來,孟長青朝那說話的騎兵看去,心里覺得這人不錯。

“楊校尉,那位大哥叫什么名字?”

“他是我手下的伍長,叫左大頭。”

“很好。”孟長青提筆,“叫下一個人過來。”

流民們在騎兵的看守下畏畏縮縮,一個個的到孟長青這邊來登記。

有不知道自己多大年紀的,也有說自己沒有名字的。

孟長青發身份牌,主要目的是為了統計人數,便于管理,名字和年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牌子后面的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