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23章:兩個月

衛方耘拿起公文,卻沒有看。

“你跟巍山縣的曹大人吵架了?”他表情隨意,像是提起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確實頂撞了曹大人兩句。”孟長青說,“不過我想,曹大人應該不會跟我一個孩子計較吧。”

衛方耘無奈笑道:“你不知道,他來我這里告你的狀了。”

“不知曹大人說了些什么?也不知叔父現在如何想我?”

“曹洪幸這個人,一向脾氣不好,他少時在當地就有才名,十來歲就中舉,三年后緊跟著就考過省試,之后卻考了七次才考中進士,偏偏上榜名次不高,家中雖有小錢,卻沒有打點的門路,這才到涼州來做了縣官。

所以他看不慣……”衛方耘及時止住。

孟長青卻接道:“他看不慣我這樣的人。”

衛方耘說:“他對你有所誤解。”

“既是誤解,日后解開就好。”

孟長青表面微笑,心里卻在想:曹洪幸這人關系不硬,還不懂得忍耐。

頂頭上司都認為他脾氣不好,偏偏他朝中還沒有關系撐著,除非他能立下奇功,否則這輩子別想高升。

衛方耘點頭,打開手上的公文看起來,只看到第五行就眉頭緊皺。

他好幾次欲言又止,卻還是全部看完才說話,“你文中所寫,北山縣之所以窮困,多為人禍。

我何嘗不是這樣認為。

它之所以如此窮困,全是戰亂所至。

明明這兩年都是好年成,曲平縣和羅江縣收上來的糧食都能足數,但北山縣不時被燕軍侵擾,即便賒給百姓們種子,他們也沒有收成。”

衛方耘嘆了口氣,接著說:“有聰明的人往山上跑,自己借地勢建圍墻,抵抗燕軍搶奪,倒也能維持生活。

你所見到的流民,都是上不了山或被山上趕出來的人。”

“我遠遠的看過山上的遮擋。”孟長青說,“燕軍上不去,涼州軍只怕也上不去。”

“是啊,他們多是罪人之后,對朝廷本就心有怨恨,何況又在戰亂中苦苦掙扎多年。”

衛方耘點了點放在桌上的文章,“所以你要越過這些險山,重選城墻建址,這點我是同意的。”

此前一直有在野溝修建城墻的想法,一來在那處生活的人不必再受敵軍侵擾,二來可在楊門縣城墻之外,再擋一層。

城墻舊址就在幾座險山之間,原本只要建造一堵長六七里的城墻,將兩側險山相連,就能抵擋燕軍。

在多數人來看,那一處都是絕佳的城墻修建地。

但辦任何事,都得天時、地利、人和,少一樣事情就難以辦成。

在那里修建城墻,就是缺了人和。

很難料定,在山上的那些人,現在是什么成分。

但涼州府幾次組織修建城墻,都被他們破壞,最終沒能修成。

衛方耘將前些年的例子告訴了孟長青,他說,“修建北山縣的城墻,本就是一件必須得辦,卻極其難辦的事情。”

是啊,把如此棘手的事情交給一個虛歲十四的孩子,也不知道你跟皇帝怎么想的。

孟長青嘴上說得好聽,“既然必須得辦,又何必管它是否難辦。”

“好!”衛方耘站起來,“你果然是孟將軍的兒子!”

他從書桌后繞出來,拉著孟長青一同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跟我說說,你打算選址在哪里?怎么建?”

“我打算,在巍山關向南二里與巍山縣城墻相交處起頭,修至宏甲縣城墻起頭處。”

“什么!”衛方耘眼睛都瞪大了,“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知道,我估算過距離,兩地相距在四十里左右。”

衛方耘站起來轉了好幾個圈,他不時看向孟長青,見她表情鎮定,問道:“你有把握能建成嗎?”

“能!”

衛方耘一個急轉身,快步走到墻邊,那上面貼著涼州城的輿圖。

“長青,你過來。”

等孟長青走到面前,衛方耘的手指在輿圖上激動的比劃起來,“如果你把這堵墻建成,那涼州就有三十三萬畝的土地!”

“是的。”孟長青的手指也到輿圖上占了個位置,邊比劃邊說,“如果在原址建造城墻,拋開其他不利因素不說,只說面積這一項,它只有十四萬畝左右,且其中還包含不少山地。

何不把險山外的平原包括進來,以做耕地,這里原本就是我大梁的土地啊。”

“對!如果城墻能在你所說的地方,不光北山縣面積大大增加,宏甲縣西側也不會再受燕軍鬼兵騷擾。”

“大人說的很對。”

衛方耘深吸一口氣,“很好!你的想法很好!但能不能建成呢?

當年修建巍山縣的城墻,就用了兩年時間,那堵城墻長十四里。你要修的這堵墻可是四十里啊,你打算幾年建成呢?”

孟長青說:“兩個月。”

“你說什么?”衛方耘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我是說,要花兩個月的時間。”孟長青又重復了一遍。

衛方耘笑著搖頭,“你開什么玩笑。”

“叔父,我并沒有開玩笑。”孟長青說,“兩個月建成,不是沒有可能,只需要給我糧食二十萬石,役夫四萬人,各類工具三千至一萬套,煤炭十萬噸,凍瘡藥、外傷藥、傷寒藥共五萬斤,棉絮、布匹十萬斤即可。”

孟長青一邊報,一邊看衛方耘的嘴角慢慢落下來。

“叔父。”孟長青強調,“我雖年少,卻不是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的人。

我并非自己逞強要定下兩個月時間,而是燕軍,只留給我們兩個月。

他們絕不允許我們在這個位置豎起城墻,城墻之外地勢崎嶇,還有河流經過,不利于他們整軍列陣。

所以一旦過了寒冬,燕軍有大面積攻城的能力,我們的城墻就永遠別想建起來。”

“你說的有道理。”衛方耘摩挲著手指,“確實是這樣,只有趁冬天,他們困于捷丸騷擾,無暇顧及我們的時候……”

衛方耘沉思了好一會兒,抬頭說,“我知道你必然花了不少功夫去計算這些東西,也知道假如一切如你所料,那于梁國大有益處。

可你要的,我實在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