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24章:可送至御前

孟長青知道,這些東西別說是問知府要,即便是問皇帝要,皇帝也不可能輕易拿出來。

不說別的,只說役夫四萬人,就能把衛方耘難死。

“璧山縣全縣才五萬人,老弱婦孺要占去絕大多數人口,再除去今年服過勞役的,能抽調出來的不足三千人。

整個涼州也湊不出四萬役夫。”

“叔父,幫侄兒想想辦法吧!”

衛方耘撓頭,“長青啊,就算把四萬人給你了,你如何管制得了?”

分級管理,各負其責。

她權利下放,時刻監察,足夠的精力加靠譜的幫手,就有可能管好。

“四萬役夫又要配多少看守和監工?”衛方耘此刻沒有半點之前的激動,只覺得頭痛。“況且,你要的東西,都是涼州所缺,我自己尚且不夠,哪里又能給你勻出這么多?”

孟長青還是那句話,“叔父,幫侄兒想想辦法吧!”

衛方耘走到書桌后坐下,“你是想讓我上奏朝廷。”

孟長青說:“如果城墻建成,能減弱燕軍對涼州三縣的威脅,于國家大有好處,朝廷想必不會吝嗇。”

“好,我這就寫奏本上呈。”衛方耘提筆拿紙,孟長青立刻上前幫他磨墨。

可沾了墨的筆懸在紙上,卻久久不落下,“長青,此事一旦上呈朝廷,便是將你我二人的仕途前程賭在其中,萬一沒辦好……”

孟長青接道:“萬一沒辦好,丟官失職是小,怕是腦袋都保不住。”

“我相信你這一回。”衛方耘提筆落字,將此事一氣寫成,只是在索要東西的那幾行,又多添了些數量,“朝中商議此事,戶部勢必要減少所請數目,所以多加些。”

孟長青給的數字,是已經增添過的,她卻說:“原來如此,長青受教。”

看著衛方耘謄抄落印,孟長青這才放下手里的墨條,“叔父辛苦了。”

衛方耘看向她,“寫幾個字不算辛苦,但此事一旦在朝上通過,我們的腦袋能不能保住,全看你了。”

“多謝叔父信任!”

衛方耘說,“我這就讓驛使將奏本加急送至京城,只是長青,你不寫嗎?”

孟長青一時沒聽懂,但很快反應過來,“我身為縣官,任何事情只向大人請示,如何能越過您,直接向圣上奏疏?豈非僭越。”

“孩子,別誤會,我不是試探你,早前陛下給我秘旨中已經寫明,若有緊急情況,你的信件可附在御林軍的家書中,直接送至御前。”

“啊?”孟長青難得失態。

但很快整理表情,“已有叔父的奏本在前,我就不多此一舉了。”

“倒不是多此一舉。”衛方耘說,“我的奏本就算加急上呈,也得過中書省,你的就不一樣了。

你我兩封奏請一同送至京城,皇上能先看到你的信件,如此就能先做準備,待早朝我的奏本上呈,此事當朝就能議,不必再等。

如今只有兩月時間,實在拖延不得。”

孟長青說:“我這就寫,借大人紙筆一用。”

她從書桌上取了紙筆正要寫,衛方耘卻說,“你不必從頭寫,只需簡要說明情況,再將這本公文附在其后就行。

對了,記得寫下所缺的東西。來……”他攤開自己的奏本,“數量就照我的抄。”

“多謝叔父!”

孟長青迅速落字,衛方耘背手在旁邊看著,桌角的燈罩里,蠟燭燒到雜質發出輕微的噼啪聲。

“好了。”

“拿信封套上,去找跟著你的御林軍。”衛方耘看孟長青拿著東西就跑,提醒道:“把筆墨帶上,讓他寫信封。”

孟長青一手夾著書信,一手端著筆墨快步跑回之前等待的房間。

跟著她進房間的兩人都還在,八方甚至已經睡了一覺,“少爺,好了吧?”

“白大人。”孟長青走到楚沐風旁邊,把手上的東西一一擺下,“我有家書要托你送。”

八方打著哈欠過來,“什么家書?我替您送吧,反正我閑著沒事。”

楚沐風知道她說的什么意思,撥正小桌上空白的信封,當即提筆寫起來:

寄至京城東市石升街白家茶鋪,家母魏氏收啟,涼州白沐風壹拾。

寫完還落印。

孟長青邊遞蠟燭邊想,家母魏氏是誰?

已知他親娘姓白,瑞王妃也不姓魏,那這人就是皇帝身邊的。

當前也來不及細想,楚沐風封好口后,她拿著信件就往外走。

打開房門,衛方耘帶著個衙役就站在門口,“好了嗎?寫好連同我的一同送去驛館。”

“寫好了。”她把信件交給衙役。

衙役才接到手中,衛方耘就催他,“快去!五百里加急!”

“是!”

看著衙役跑遠的背影,衛方耘說,“一切靜等皇上圣意。”

“叔父,別靜等,您先勻點東西給我,這墻不論修不修,我的人總得活下去。”孟長青說,“您之前給的三十石糧食,實在不夠吃啊。”

衛方耘問:“那三十石糧食你給流民吃了?”

孟長青看著對方的表情,隱有所感,“不會……是我的俸米吧?”

“你說呢?傻孩子。整個涼州只有羅江縣種水稻,這里不像京城,一般百姓根本吃不上稻米,是陛下說你吃不慣糜子,我特意給你換來的。”

孟長青這時候就想飛回去捏住流民們的嘴。

“這樣吧,我再給你一百石糧食,但這次可就不是稻谷了。”

“多謝叔父!”

衛方耘高聲喊衙役,“去把孫通判叫過來,就說北山縣要糧。”

孟長青:“叔父,府庫里有棉花嗎?”

衛方耘拍上孟長青的肩膀,“賢侄,糧食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看皇上的批復吧,就算皇上不主張修建城墻,也不會讓你就這樣過冬的。”

這飯要的,差點把要到手的再丟了。

孟長青果斷見好就收。

孫通判來的很快,棉襖帶子都沒系好,“大人,我來了。”

衛方耘發話:“帶上衙役們去給孟大人取一百石糜子。”

“現在嗎?”

孟長青上前拱手行禮,“勞煩孫通判。”

“不敢當。”孫祥用手捂著棉襖進風的地方,“我這就去叫人,借車。”

孫祥走后,衛方耘說:“長青,時辰不早了,你在府內休息一晚,明早再回去也不遲。”

“我出來時間久了,怕母親擔心,還是連夜回去的好。”

“也是,不過你運著這么多糧食走我不放心。”他解下腰間的牌子,“你拿著牌子去找李亭,就說我撥兩班衙役護送你回去。”

衛方耘看孟長青那架勢,擺手道:“好了好了,不必謝了,我還有公務要處理,先回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