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60章:男兒關女子墻

“手怎么樣了?”席蓓問她。

“沒事。”

“你到我身后,暫時歇一歇。”

孟長青不逞強,暫時躲到席蓓身后。

就在這時,孟長青聽到身后不遠處傳來號角聲。

援軍到了,高舉的軍旗上寫著巨大的梁字。

衛方耘親自帶著兩萬援軍殺進戰場。

有了他們的加入,兩營戰士壓力驟減,首先退下的是百姓,然后是前方傷員。

孟長青下了戰場才知道,城墻上有人在建墻。

梁啾啾給她包扎手臂上的傷口,“是女人們,她們自己沖上去要建城墻。”

“好!這般真心,怎敢辜負。”孟長青站起來,沖著城墻跑過去。

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百姓一看,女人們在建墻,縣老爺也去了,那他們也去吧。

除了受了重傷的,所有百姓,全部上了城墻。

任何事情,被動去做和主動去做,完全是不一樣的效果。

受人驅使,難免心有不服,總想著偷懶一點是一點,但若自己真心想做,便竭盡全力。

原本再如何也要三天才能建成的城墻,所有百姓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成功將北山縣的城墻建成。

燕軍幾次猛攻,也想增加兵力,但他們援軍到時,城墻已經建成。

所有大梁將士退至城墻之內,占據高地,又跟對方拼了一天。

燕軍始終沒有任何機會攻破北山縣城墻,不得已只能暫時撤軍。

永興十五年,三月初四。

北山縣城墻建成。

皇宮內,皇帝正看著楚沐風送去的第十六封密報。

密報所寫的內容,是北山縣城墻還差五里,但冬雪已開化,孟大人擔心燕人近期就會進攻北山縣。

皇帝放下密報,正好外面通傳太傅到。

太傅一見皇帝這個表情,就知道他必有心事,如今朝上雖然事多,但也沒有過于緊急的,那就只有北山縣的事了。

自涼州知府上奏之后,皇帝就日日盼著北山縣城墻能建成。

如今兩月之期快要過去,不知北山縣的城墻建得如何?

“陛下。”太傅裝作看不出他的心思,匯報了兩位皇子的功課。

“兩位皇子都有長進,尤其是三皇子進步明顯,我前幾日留下一問,今日三皇子竟給了我三個答案。”

皇帝沒有心情聽這些。

“太傅看看這個吧。”

太傅趕緊垂下腦袋,“陛下,臣不敢,若是有事,陛下說給老臣聽便是。”

“好吧。”皇帝把密報丟在桌案上,“北山縣積雪已化,燕人不會給孟長青所謂的兩月之期吧。”

太傅說:“這是自然。”

“如今北山縣城墻還差五里。”皇帝問:“太傅以為,最后五里能夠建成?”

“陛下。”太傅反問他:“您手上的這份公文,是什么時候所寫?”

“二月廿九。”

“今日已經是三月初四了。”太傅提醒他,“城墻是否能夠建成,多半在北山縣已然有了定論。”

這話才說完,書房外就有加急戰報呈送。

“傳。”皇帝雙手撐住御書案,連呼吸都放輕了些。

送戰報的臣子跪著進來,“回稟陛下,涼州知府呈送八百里加急戰報。”

錢公公立刻小跑著去接過戰報,送到皇帝面前。

跪地的臣子接著說:“二月三十,北山縣受少數捷丸野人侵擾,三月初,兩萬燕軍進攻北山縣,已派宏甲縣和巍山縣兩處營地守兵對戰。”

太傅站起來問那位大人,“北山縣知縣如何了?”

“知縣孟長青同將士們一同守在北山縣內。”

太傅緊跟著又問:“現下戰況如何?”

“回太傅,這份戰報上未寫明勝負。”

皇帝看過戰報后也坐不住了,站起來走了好幾圈,好不容易站定,又對那大人說:“立刻派人去涼州。”

“陛下。”太傅說,“今年涼州的雪化的太快,長青小小年紀首遇戰事,能有如此態度,已遠超不少人了。”

皇帝點頭,“他到底是孟思行的兒子。”

“不論他是誰的兒子,到底如今只有十四歲。”太傅沖著皇帝跪下,“臣想為那孩子求一個恩典,不論北山縣如何,那孩子要是能偶然活下來,請陛下千萬不要怪罪于他。”

“朕知道,太傅請起。”

北山縣,如今是真正的北山縣了。

孟長青來看在灶房養傷的傷員們。

燕軍撤退,兩營將士和之后來的援軍,也都回到了營地。

如今留在這兒的傷員,是當初跟著孟長青沖上陣的百姓。

同生共死過,孟長青和這些百姓之間,也不必有護衛們攔著,百姓們對這位帶他們一起沖殺的年輕大人很是熱情。

“今日好點了嗎?”孟長青問躺在門板上的曾老三,“我看你臉上還沒有血色,那藥還要再服幾日。”

曾老三受寵若驚的點頭。

“外敷的傷藥也要勤換,你哥到哪里去了?”

“他去打飯了。”

孟長青說:“這邊條件簡陋,沒有什么補身體的好食材給你們。”

“大人說的哪里話,躺著就有糜子飯吃,放在以往真是想也不敢想。”

“是了。”又有人說,“放在以往,我也不敢想有大人這樣的好官!燕人走了,大人還愿意給我們飯吃。”

“你們跟我上戰場,我給你們治傷,管你們吃喝,這不是理所應當么。”孟長青說:“你們就在此處安心養傷,當然了,若是覺得傷好的差不多,想回家接著養,可以到張主簿那里領了米再回家。”

“謝謝大人啊。”傷員們紛紛道謝。

孟長青說,“我才要多謝你們,若沒有你們的膽氣,當日的關口也堵不住,今日這面墻也建不成,我孟長青記你們的恩情,必上報府臺大人,為你們求下恩典。”

有了這話,便是要把口頭的好處落到實際去,百姓們當然高興。

孟長青出門時,差點跟一人撞上,這人正是當初被她救醒的梅子。

梅子見到孟長青非常激動,又再次感謝孟長青救命之恩。

孟長青笑著說:“早先是我救你一命,但你也救我一命,我知道那日建墻是你領頭。”

幾日后,北山縣內,靠近宏甲縣的那處城墻旁邊放了一塊石碑。

石碑上寫著六個大字:男兒關女子墻,旁邊是兩行小字:以此碑記涼州各縣百姓舍命相守之恩,北山縣首任知縣孟長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