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99章:宜州知府楊幼德

最新網址:yingsx第99章:宜州知府楊幼德第99章:宜州知府楊幼德←→:

“您這么小心謹慎的打聽,不會想投其所好吧。”八方牽著馬湊近孟長青,“少爺,您不是已經給東文叔寫信,讓他在京城收集薯種和苞米種子了么?

這些東西在京城都不缺,東文叔送來只是早晚的事,您何必這么費心,再來這里找什么薯種?

瞧您這意思,您大有厚禮奉上的架勢。”

“是得送禮。”孟長青注意到前方的茶攤,示意眾人往那處走,“當今朝廷就是這樣的風氣,見面就得送禮,我倒想特立獨行些,可事情擺在眼前,得以解決事情為先。

至于東文叔那邊。”孟長青不著痕跡看了一眼走在旁邊的楚沐風,“是我給信晚了,東文叔就算派人送來,大概也要錯過農時。

況且自己要辦的事情,怎么能全指望別人效力。”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茶攤,八方牽過幾人的馬,系到附近的柱子上。

“攤主,上些吃的和茶水。”

趁攤主上茶時,孟長青隨即與之攀談起來,“您這小店生意可還行?”

茶攤上沒有別的客人,攤主樂得說些閑話打發時間:“我這小鋪子沒什么成本,每日下午也有些人來坐坐,生意倒還可以。

客官,聽您口音不像本地人,是京城方向過來做生意的吧。

我們這些小本買賣,跟您這些走南闖北的大生意人比不了。”

孟長青接道:“我們這些人看似賺得多,實際虧損也多。”

“這也是實話。”攤主拿了一筐熱饃饃上來,“我這小攤上沒什么好東西,只有這黃面饃饃一文錢兩個,客官別嫌貴,我這里面加了糖,吃起來甜滋滋的。”

孟長青朝眾人道:“走了一夜大家都累了,都吃點吧。”

她發話眾人才動手,攤主這才看出來,“您看著年紀不大,還當您是跟著父兄出來的,原來您才是主事人。”

“原也是跟在父兄身后湊數的,可不幸他們前些年因意外離世了,只留下我一個人支撐家里的生意,好在父兄留給我的人都很忠心,這才能勉強撐住。”

“您可真的不容易啊。”攤主站在桌邊閑話起來,“客官,我打聽一句,您是做什么買賣的?”

“販茶葉。”

“茶葉?”攤主不解,“你們的貨不和你們在一起處?”

孟長青說的像那么回事,“我家做生意,一向是人先出來,談妥后才運貨,”

“哦,我這人沒做過大買賣,不懂亂問的,您別介意。”攤主說,“不過也確實該這樣,要是談的不好,省的貨物進城,一車貨物的入城費也要不少呢。”

他說完才意識到自己說了晦氣話,連連道歉,“看我這張嘴,您這生意一定能談成,不知是什么茶?要是價錢合適,我也想買上兩斤。”

“什么茶都有,已經定了買家,談妥后若有的多一定送您兩斤。”

攤主很不好意思,“怎么好占這個便宜。”

“跟您打聽個事,我那一車茶要多少入城費?”

“這可說不好。”攤主說,“得看多少,也得看您貨物的貴賤,都是守城的官兵說了算,要是您能跟守城的官兵攀上關系,可以便宜不少。”

“是嘛,多謝你了。”

孟長青等人在攤位上吃了饃饃,之后直接去了宜州府。

“不是說要送東西么?”八方下馬后湊過來問,“難道您帶了?”

“出門在外,總得帶些東西。”孟長青既有打算,勢必在包裹里備幾樣。

這宜州知府,只從下面聽來的這點消息,便能知道這位大概率貪的可以,這樣的人最好打發。

孟長青身上沒什么錢,但她寶貝多,多是宮中賞賜的小玩意。

這些東西模樣精巧,價值貴重,但因是宮中貴人所賜,即便再缺錢,也不能拿出去典當。

否則若被人告發,就是一個大不敬的罪名。

能看不能使,在孟長青看來就是沒用。

現在,正好拿這些東西來送這位未曾謀面的宜州知府。

看似貴重,實則是雷。孟長青也是不打算跟對方多打交道,才敢送這樣的禮。

八方報上身份,又把衛方耘書所寫的介紹信遞給對方,“還請守衛大哥通報一聲。”

“等著。”

等了該有一刻鐘,回去稟報的人再次出來,“孟大人,請隨我進來。”

孟長青跟著前面的衙役一路走,走到一間待客室前停下,那衙役提醒道:“還請大人解下腰間佩刀。”

孟長青裝作才回過神,將手上的刀解下后交給身后的八方,“你們就在門口等候,白大人您要跟我一同進去嗎?”

“這位是?”衙役沒想到人群中還有一位大人。

楚沐風自己介紹道:“御林軍守衛白沐風。”

宜州知府在里面聽到動靜,自己走了出來,只是一個掃視,便將門外站著的人全部看了過來,“孟知縣,既然到了,怎么站在門口不進去?”

宜州知府楊幼德,年紀頗長,頭發和胡子都已花白,身上雖只穿便服,卻能看得出他的講究。

“府臺大人。”孟長青拱手行禮,“貿然上門,叨擾大人了。”

楊幼德單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捋了捋胡子,面上疏離又客氣,“進去坐下說話,至于這位御林軍的大人,也一同進去吧。”

“孟知縣所做之事,上下官員都很佩服。”隨著楊幼德話落,府上的下人已經端著茶水點心呈上來。

“湊巧而已,若沒有朝廷全力支持,憑我一人也不能辦到。”

楊幼德打量坐在下手的人,“孟知縣雖說年少,個頭卻不低,想來隨了定北將軍。”

孟長青笑了笑,隨后從包裹中掏出一個暗紅色的錦袋。

“楊大人,一點心意還請收下。”

站在楊幼德身后的人上前,將袋子接了過來,轉遞到楊幼德面前。

借那人的遮擋,楊幼德打開袋子,朝袋子里看了一眼,是一塊很精巧的黃金餅,半個巴掌大小,金餅上的圖案也相當精致,絕非一般工藝。

“到底是京城才有的好東西啊,孟大人有心了。”他把袋子塞進自己懷中,又拿起手邊的兩樣東西,那是衛方耘所寫的公文,和孟長青遞進來的名帖。

“你要借兩種種子,我這里只有薯種。”楊幼德道,“且坐等會兒,我已經吩咐人去叫通判,若庫里還有,我盡數借給你。”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