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101章:誰想種地啊

“不管你們之前有沒有種過,只要領去,府衙的人會教你們怎么種。”楊正舉著紅薯苗,說著孟長青教他的話,“這東西只要伺候的好,一畝所產就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

“楊大人,我家還有兩畝空地,給我家來點。”

有人問說話的人,“你家怎么還有空地?”

“前段時間剛給家里孩子定了門親事,錢不夠用,豆種買少了。”

人群之中有人問到了關鍵之處:“楊大人,這東西是官府免費送的?”

“想什么美事呢!”楊正說,“這是官府賒給你們的,秋收時根據你們地里的收成,要還三成給縣衙。”

“種這東西只要還三成?”

楊正:“要不說你們遇上了好官,普天之下哪里有這樣的好事。”

人群后面,束二花聽了個大概趕緊回家報信。

王臘梅聽到免費賒種,立刻放下碗筷,親自擠進人群中要去搶紅薯苗。

孟長青就站在后衙的側門口,看著空地上聚成堆的人。

文氏留意到她的站姿,走上前來詢問,“連腰背都沒挺直,可是累了?”

“母親。”孟長青聞言趕緊站好。

“辦成了自己想辦的事,怎么感覺你不高興呢?”文氏問。

孟長青略勉強的笑了一下,不遠處楊正高聲重復:“拿到手的立刻要種,立刻種下去!”

“我擔心自己,終將變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孟長青扶著文氏往屋里走。“這些紅薯苗,可以說是從宜州百姓地里搶來的。”

文氏雖沒親眼見證,但可以想到宜州發生了什么,“上官一句話,百姓擔苦果。你既然這樣說,那必然是做的不夠好。”

文氏盯著孟長青臉上的表情,“這回我不勸你別多想,凡事只有想透徹,下回才有辦法避免。”

“是。”孟長青把人扶到椅子上坐下。

“八方跟我說,不知道你送了個什么東西給宜州知府。”

“是前些年中秋時,皇上給的一塊金餅。”孟長青說,“不論工藝,只看金餅的重量也十分值錢了。”

“怎么初次打交道,你就送這樣的東西?”文氏問,“你實在看不慣那位知府?”

“貪官,我自然看不慣。”孟長青說,“您也說了我跟那位楊大人是頭回打交道,這樣貴重的東西他竟然敢收下。

或許這就是他的緣分吧。”

文氏指向旁邊的椅子,“坐下說話。

還記得你來涼州的路上說過什么?”

文氏好笑的看向孟長青,“你也是打算來做個貪官的,不過這北山縣實無可貪之處。

你讓他給你幫忙,并不需要管他是什么人,他把你所托之事辦成,那他就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

“是我想偏了。”孟長青認錯的很干脆。

“去忙你的事吧,不論是對是錯已然辦過的事,追悔也無用。”文氏明白她,她自小就聰明。

可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鉆牛角尖,因為她始終相信自己是對的,對旁人的評判總是太過武斷。

她勢必要吃虧的。

萬幸,這孩子不是固執的人,吃虧后總會改過來。

五月初,北山縣的百姓種完了黃豆又種紅薯。

耕田起壟,施肥栽種。

百姓們沒有得閑之時。

孟長青的縣衙養著一百多號人,這些人除去巡邏、值守的,其他人白天基本也要下地。

其中有些人多少是有些埋怨的。

原是投身軍營的將士,如今卻拉著犁走在地頭,在這里種地跟在家種地有什么區別?

不光是現狀沒有在營地時好,之前跟著知縣抵御燕軍,所得賞賜也不比在軍營時多。

所以費這番辛苦是為什么呢?

“校尉,您就體諒體諒我,看我手上這水泡,讓我跟您去巡邏吧。”

孟長青剛進前衙,還沒走幾步就聽到有人躲在墻角后說話。

“你拿慣了刀的,還拿不動一把鋤頭?”這是張園的聲音。

孟長青好聽墻角,干脆放輕腳步,湊過去聽聽他們說的什么。

“拿刀和拿鋤頭不一樣啊,我沒從軍前,在家都沒干過多少農活。”那人說完后,孟長青聽到銅板相撞的聲音,“校尉,我是實在熬不住了。”

也不知張園有沒有伸手接銅錢,只聽他說:“你不去干,總是要有人去的。”

“是是,我知道。”接著又聽到掏銅板的聲音。

“行,我去跟孟大人說說,看能不能把你直接調過來。”

孟長青撐著墻,猜那人給了多少錢?

“您可一定要幫我說說好話……”

聽著墻角后響起腳步聲,孟長青幾個大跨步溜了。

她在前面書房坐下沒多久,果然張園就進來了。

“張校尉。”孟長青權當剛才的對話沒聽到,“有事嗎?”

“是想跟您說件事。”張園說,“縣里開墾的田地越來越多,百姓們走出去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我想著,能不能給我再加兩個人手。”

孟長青說:“巡邏時田地不是重點,只管把縣衙東西兩側的街道巡好,再把公共設施看一下就行。”

她說完后,見張園不走,又問:“張校尉還有別的事嗎?”

“孟大人,跟您說句實話,我是不放心最開始的那二百人,衛大人也說過,他們大多是罪人之后,難保他們有什么不好的心思,所以我想盯緊些。”

“哦,原來如此,張校尉是一番好心,可他們總不至于在田地里暴起殺人。”孟長青就是不松口。

張園又磨蹭了一會兒,見實在說不通,只好放棄。

孟長青就想看看他怎么跟給他的那人交代,結果隔天早上她就看到原先巡邏的人里,有一個被換了。

她故意湊上去問那個被換下來的人,“我沒記錯的話,你是姓馮?”

“是。”小馮停下動作沖著孟長青行禮,“大人有何吩咐?”

“怎么你今天來種地了?”

小馮一臉想說不敢說的表情,到最后也只憋出這樣一句:“張校尉這樣安排的。”

“我還以為你是自己想種地。”孟長青舀了幾瓢水,澆在種下不久的紅薯苗上。

小馮只能苦笑,“家里就是種地的,投奔軍營就是想謀個出路,誰會想種地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