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122章:

“是!”于泰起身往外走,“我去看看那人捆好了沒。”

衛方耘:“一起去吧。”

孟長青等幾位打頭,她自己跟在最后。

剛出來就見營帳外面的守衛調整站姿,站的比之前更加挺拔。

衛方耘朝那人胸口拍了一下,“站好了!”

一行人走到關押野人的營帳外,“里面好了嗎?”

“那野人以為我們要殺他,在里頭拼死掙扎。”

“這么點事都辦不好。”于泰進去親自動手,將野人一把按在地上,用旁邊的破布直接將其整個腦袋包裹起來。

衛方耘:“再查驗一下手腳。”

確認他身上捆綁的繩子確實沒有問題,有幾名兵士上前,把人扛到了外面的馬車上。

“走吧。”

營中一半以上的將士,都跟著去了城門口。

再次確認墻外沒有異常情況,城門這才緩緩打開。

孟長青等人上了城墻,只有于泰和看守馬車的幾位兵,跟那野人一起出了城。

等城門關閉,馬車停到弓箭手的攻擊范圍內,于泰才說:“行,就這里吧,把他松開。”

“車上的包裹都是給你的東西,里面有糧食也有過冬的棉衣,不止你一個人的份。”于泰說,“你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三十天后你如果沒有按時服用解藥,毒就會深入肺腑。”

孟長青站在墻邊都覺得聽不下去。

這都是什么?紙包不住火,假的就是假的,他早晚會知道。

大梁和捷丸自古對立,即便這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集體,但他又能為大梁帶來什么好處?難道為了個人利益會把捷丸全體滅了?

這么蠢的人,世上少有,光看這人的眼神,也知道他不是愚蠢的人。

看著他扛著比人還高的包裹走遠,放虎遺患四個字就不斷盤在孟長青腦中。

城門再次打開又關閉,于泰爬上城墻,“遠處可有異常?”

“你在此處再等等,最近這兩天都得加強戒備。”衛方耘的目光追著那個逐漸走遠的野人,“不止最近,他如果按時來了,也得加強戒備。”

“是。”

別看于泰現在表情嚴肅,回答的鄭重,但心里已經相當后悔了。

抓這么個人,一層層的匯報上去,獎勵沒撈到什么,反而麻煩事一堆,萬一這人不受控,上面的人不會認為自己的想法天真,只會覺得他沒有能力。

于泰看向站在最側邊的孟長青,這孟大人雖然偏激,可看她辦成的事情就知道,這人的取舍是有道理的。

“你北山縣的這面城墻,確實等不得了。”衛方耘轉到被損壞最嚴重的地方。

以城墻的厚度,外側的這點坑是不可能對城墻的整體造成什么影響,可就因為這些坑,使得捷丸野人更容易爬上城墻。

“加上磚面要好得多。”茅春芳說,“孟大人要用磚,還是到我縣里去取,我讓那兩家磚窯不接其他買賣,先把你這里要的磚備齊。”

“多謝茅大人。”孟長青對衛方耘道:“府臺大人,我準備最近這幾天就開始招工。”

衛方耘:“今天原本是要把宏甲縣的花知縣叫過來,我順便跟你們三人說修繕城墻的事。”

“不巧花大人的糧食還沒收齊。”茅春芳接道:“我就替他來了。”

“于泰,守好這面墻。”衛方耘帶頭下城墻,“長青,我們三個到你縣衙去看看。”

“幾位大人請。”孟長青轉身吩咐八方,“你回去讓人燒些茶水,備好飯菜。”

“不必太麻煩。”衛方耘說:“簡單吃些就好。”

“幾位大人難得來北山縣,我理當盛情款待,可惜我整個縣城都極為簡陋,不得已只能讓幾位大人吃的簡單些。”

孟長青給幾位分發碗筷。

衛方耘掃過桌上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擺在最中間的燉雞肉,目光最后落在自己面前的碗里。

這碗里是他未曾見過的條狀物,幾次試圖用筷子夾起,它還滑不溜丟。

“這是什么?”茅春芳問。

曹洪幸道:“嚼起來有些像我以前吃過的米粉,但這東西沒有米味,外觀上也不同。”

“是用紅薯做成的粉條。”孟長青請眾人嘗試,“不知各位大人能否吃的習慣。”

衛方耘前幾口大概沒能適應,他慣愛喝煮至軟爛的面條,對付起紅薯粉條來,那口牙還沒什么經驗。

好在他放慢速度,撈起那么兩根在嘴里仔細品嘗,“你這辛辣的料不錯。”

“知道您喜歡辣椒,特意多放了兩勺。”孟長青取過八方手上的辣椒醬罐頭,“曹大人、茅大人,不知您二位的喜好,所以你們的碗里沒放辣椒醬,二位要是想嘗試,現加也行。”

茅春芳好奇心強,孟長青話才說完,他那手就捏住了罐頭上的勺子,“我來點試試。”

他給自己放了一大勺,還不忘招呼曹洪幸,“曹大人也來點?”

“不用,多謝好意。”曹洪幸說,“當年到京城趕考,曾經在一處飯館里試過這種東西,我實在是吃不來。”

茅春芳不信邪,拌開后猛喝一口湯,臉頓時就紅了。

想咳嗽,卻又顧忌著在場有上級官員,只能漲紅著臉忍著。

孟長青倒了杯冷水遞到他面前,“八方,給茅大人再拿個碗來。”

“不用不用。”茅春芳稍緩后,堅持道:“我能吃,不過是一時沒防備嗆著了。”

“慢慢來。”衛方耘沖他說,“適應適應就能吃了。”

四人坐在飯桌旁,說的都是碗里的這點事,“你這紅薯粉條做起來復雜嗎?”

“算不得復雜,把紅薯磨成碎渣,提取出里面的淀粉,再由紅薯淀粉加水調成漿,過模具和熱水做成粉條。”

“這還不復雜?”衛方耘原還想回去弄些換換口味。

“八方,去廚房拿點紅薯粉條過來。”

很快八方拿著一把曬干的紅薯粉回來。

孟長青接到自己手上,給眾人介紹,“這樣做好曬干的紅薯粉能保存很久,想吃只要下到水里煮開就行。這粉條本身沒什么味道,想要它是什么味,在水里加什么調料就行,加蔬菜或是加肉那就是飯菜一鍋出了。”

“這倒方便。”衛方耘要跟孟長青買,但孟長青說什么也不可能收這個錢,給來的三位一人送了一布包粉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