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免費書架。
薛仁貴真的很想哭……也有點想笑……
作為一名大唐的將軍他很想笑……但是作為一名將軍他很想哭……
為什么這樣說呢?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率軍加入波斯軍團之前,薛萬徹暗中囑咐他的話,作為大唐的將軍,就要毫不吝嗇的使用波斯人沖鋒陷陣,他們死得越多,對我們越有利,別去聽信什么紙上的條文,那都是虛的,一旦涉及到根本的事情,誰去管你是死是活?我就知道一條,搶地盤,搶人,搶財物,管他娘的!
薛仁貴覺得自己應該貫徹薛萬徹的指示,要是三年前的薛仁貴,估計不會答應薛萬徹如此卑鄙的計策,但是三年之后的薛仁貴,也在軍隊里面歷練了很久了,對于這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張,有了自己的考量,他已經黑化成了一個合格的將軍,當初的純情小男生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比杜荷更加黑化的腹黑將軍。
所以他對于波斯重騎軍團被阿拉伯人偷襲得手丟掉了一半的糧草這件事情哭笑不得,波斯重騎軍團的一半為此全軍覆沒,而波斯人的實力也被重創,糧草也沒了一半,受到的掣肘也少了一半,任務也完成了一些,薛仁貴覺得接下來的戰斗應該比較好指揮了,沒了重騎軍團攪事兒,他覺得進軍的任務會順利一半。-,..
不過連帶著損失了百分之五十的糧草,對于薛仁貴來說,他就要面臨一個進軍還是就地等待糧草的抉擇了,這也多虧了他不相信重騎軍團,所以把一半的糧草放在中軍,交給大唐軍隊保護。而剩下的一半用來安撫那些鬧騰的重騎兵,結果不出意外的,阿拉伯人也不知從哪兒探知了這支重騎軍團的方位和他們押送的糧草的方位,趁夜突襲!
等薛仁貴率援軍趕到的時候,阿拉伯人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而波斯重騎軍團整整三萬人被打的七零八落慘兮兮的。糧草全部被毀,薛仁貴估計這也是三路大軍里面絕無僅有的事件,之后薛仁貴虎著臉看著波斯軍隊的主帥,老家伙紅著臉很不好意思,然后答應了薛仁貴,下令所有的重騎軍全部北返,去別的地方駐守,退出戰爭,然后把戰爭指揮權拱手相讓。
薛仁貴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驅逐了三萬人的重騎軍之后,波斯軍團的總兵力下降到了十五萬人,不過沒有那群蠢貨的干預,沒有了豬隊友的牽連,薛仁貴可以完全放開手腳,也可以不用擔心在下一批糧草到達之前會沒有飯吃,他下令軍隊一路猛進,沒有再給阿拉伯人攻擊他的機會。
期間還發生了一次阿拉伯軍隊夜襲的事件。被早就發現的薛仁貴暗中設伏,打了他們一個全軍覆沒。輕而易舉的拿下了一座本來還挺堅固的城池,然后一路高歌猛進,波斯軍隊也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戰斗力,終于趕在約定時間的最后一天抵達了約定集合點,那個時候,大唐軍隊和羅馬軍隊都已經會師三天了。
薛仁貴的順利抵達讓薛萬徹大喜。看到波斯軍隊減員十萬的時候也有些驚訝,仔細詢問才知道這又是那支重騎軍團的問題,而且只是損兵七萬,最后三萬重騎兵被薛仁貴趕走了,離開了戰斗序列。這樣一來,五十萬大軍就還剩下不到四十萬,差不多三十七萬的樣子,而一個多月的進攻中,阿拉伯軍隊的損失應該在二十萬上下。
這場耗時三年多的大型會戰,不僅僅讓阿拉伯人把血流干了,也讓波斯人和羅馬人把血流干了,從阿拉伯人偷襲波斯任何羅馬人開始算起,四五年間,羅馬人損兵起碼在四十萬以上,波斯人損兵起碼在六十萬以上,而阿拉伯人的損兵數量估計在七十萬左右,大唐軍隊的損失也在七八萬之數,加在一起,四個國家的損兵數量居然達到了近二百萬。
這還只是單純的軍隊損失,要是算上那些非戰斗人員,估計這個數目要翻上一番,當然了,只有大唐軍隊的損失數目是單純的軍事減員,因為這是遠征軍,就是運送軍需物資也是用的戰俘奴隸,沒有動用一個大唐公民,其他的事情全部都是波斯人承擔的,波斯的那民夫也算是損失慘重了,為了支持國家打仗,一千多萬人口減少了將近三百萬。
羅馬人也少不了多少,敘利亞爭奪戰,東方行省爭奪戰,敘利亞奪還戰三場大戰就讓羅馬軍團損失了起碼二十萬的兵馬,三年戰爭又讓羅馬軍團損兵二十萬以上,這其中的平民損失估計要在七八十萬之數,還算是少的,保守的估計。
至于更加慘烈的阿拉伯人,既然是被三個國家壓著打那么無論是兵馬損失還是人口損失都是驚人的,在他最強盛的時候,也就是大唐軍隊抵達波斯國都之前的那段時間,阿拉伯人的治下人口達到了一千二百萬,兵馬在一百萬以上,大唐軍隊加入戰爭之后,三年之內,阿拉伯軍隊的人數降低到了如今的不足三十萬,人口銳減七八成,不是死了就是被三國搶掠而走,阿拉伯帝國其實已經接近崩潰邊緣。
三年里面數場五十萬人以上的大型戰爭就讓阿拉伯軍隊損傷殆盡,一百萬軍隊早就不夠用了,他們實際上又緊急擴軍了五十萬左右,但是這五十萬人根本不經打,所以損失的速度也是驚人的,大唐軍隊就俘獲了起碼十五萬以上的阿拉伯青壯年男子回國做奴隸,更別說其他兩國獲得了多少人口和國土。
阿拉伯人這一千兩百萬左右的人口到了現在估計有沒有兩百萬都是個未知數,更別說他們還有多少軍隊了,而大唐羅馬波斯三國聯軍三十七萬兵精糧足,裝備精良,一路過來高歌猛進,戰斗意志旺盛,滅國的戰功不是一般的大,消息傳回去。三國軍隊都可以獲得各自國家政府的嘉獎,同時這也是一件壯舉,三支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軍隊因為共同的敵人聚集在了一起,共同消滅了共同的敵人,這要是寫在史書上,也是一件可以流傳后世的美談。
他們都不會在意被他們聯合起來消滅掉的阿拉伯帝國會如何想這件事情。
之后會發生什么也不在他們目前的考慮之中。
戰前會議很快就召開了。三軍最高統帥和副帥齊聚一堂,圍著一幅地圖激烈的說著什么,然后各自有各自的翻譯翻譯各自的話語,說起來可以在波斯國里面找到同時會使用三國語言說話的人也是個奇跡了,這年頭居然有人精通三國語言,也算是一種緣分……
他們所面臨的就是阿拉伯帝國首都最后的屏障,一座要塞城池,大概早在阿拉伯人發跡之前他們就開始在這里建設關卡,大概的意思是因為首都是一馬平川。不方便守衛,當時的統帥就意識到如果有一天國都遇到了危險那就糟糕了,于是率軍選址,就在這里建立了一座要塞城池,留有專門的駐軍,還有不少人口,有充沛的軍糧和軍械物資,即使是阿拉伯人最危險的時候。也沒有動用這里的五萬駐軍和軍械物資。
就在這個時候,這座要塞成為了阿拉伯人最后的希望所在。
三軍主帥都去考察了那座要塞的地形和守衛情況。結果不算樂觀,其實原本如果可以用大唐的火炮轟擊的話,這座要塞也堅持不了多久,還不用浪費太多的兵力,當時就在這個最要命的關頭,大唐主帥也是三軍聯合主帥薛萬徹宣布。大唐軍隊的火炮炮彈打完了,三個月之內,估計是無法使用火炮了。
其他兩軍統帥都很郁悶,暗罵薛萬徹混蛋,最關鍵的時候掉鏈子。在這個時候居然把火炮的炮彈給用完了,對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他們不會懷疑,因為給大唐軍隊也要沖鋒陷陣,隱瞞事實讓大唐軍隊一起送死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個事情一定是真的。
那么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制定戰術戰策了,還有兵力的使用,目前的三國軍隊數量比例是大唐九萬多,羅馬人十二萬多,波斯人十五萬多,所以薛萬徹建議就按照軍隊數量的比例安排攻擊事件,比如以十二天為一個輪回,按照比例,大唐軍隊攻擊三天,羅馬軍隊攻擊四天,波斯軍隊攻擊五天,一共十二天,輪番進攻,等到城池即將告破的時候,三軍一起出動,如果在火炮來臨之前城池沒有攻破,那就使用火炮好了。
但是,薛萬徹提醒,還有一個月就要到冬天了,冬天非常寒冷,對于我們而言是不利的,而且糧草的運輸也成問題,如果可以盡早結束戰斗就盡早結束戰斗,阿拉伯人在這里筑城死守,很明顯是想將我們拖延到冬天,然后用這里的寒冷氣候還有糧草水源的匱乏拖垮我們,爭取時間,對于我們而言,可以趕在冬天之前把這座城池攻下來,然后在阿拉伯人的首都過冬,是最好不過的了。
羅馬人猶豫了一會兒,表示同意,波斯主帥那個老家伙瞅了瞅薛仁貴,然后尋思了一下,摸摸鼻子摸摸光明頂的腦袋,點頭了。
于是計劃就這樣定了下來,為了表示勇武和誠意,薛萬徹決定讓大唐軍隊首先進攻,沉寂了許久的投石機隊和八牛弩隊終于找到了發泄的機會和表現的機會,一個表現得比一個勇猛不要命,石塊燃燒罐和箭支不要錢的使勁兒砸,使勁兒射,把城里面的阿拉伯人打的抬不起頭,然后大唐軍隊結成嚴密的軍陣前進,云梯井闌一起用上了……
這是很久都沒有出現過的沒有火炮參與的戰斗了,很久都沒有得到表現機會的大唐軍隊都快被憋瘋了,也快被炮兵給逼瘋了,薛萬徹覺得這樣做雖然會造成軍隊不必要的傷亡,但是張琦分析的軍隊的心理問題的確需要重視,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或許很有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可以極大的讓羅馬軍團和波斯軍團損失兵力和實力。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些許的損失是可以被接受的。
看著血肉橫飛的戰場,薛萬徹握著韁繩的手越握越緊,薛仁貴拿著武器的手也越握越緊,他漸漸地發現自己越來越像一位合格的統帥,有足夠的狠心,足夠的黑心,為了達成目的不惜損失自己的兵力……
但是,薛仁貴突然覺得做一個漁翁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