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阿拉伯特區的總督人選和總督的權力等等議題中,波斯人和羅馬人有很多的意見,總體來說就是他們覺得總督的權利太大了,而且還可以擁有一支武裝力量,這豈不就是在阿拉伯的故土上再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嗎?那些可怕的異教徒會死灰復燃的,那個時候,我們可就給別人做了嫁衣啊!
大唐方面的談判代表張琦認為,剛剛終結了阿拉伯國的時候,他們的國民非常敏感,任何一點點對他們有壓迫性的統治政策都會導致他們劇烈的反應,說不定立刻就會產生動亂,而在這個時候,我們任命一個他們很熟悉很尊敬的人來做他們的總督,給這個總督很一定的權力,就會讓這些人們感到我們是正確的,是仁慈的,他們會很有安全感。
他們就不會動亂。
我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當地生產,得到足夠的稅收,而且只要我們把稅收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把稅收留給總督府使用,總督府沒有錢,怎么組織軍力?我們可以把稅率調高一些,讓阿拉伯人維持在溫飽的狀態下,他們就會為了食物而奮斗,就沒有心思去反抗我們了。
而且我們要盡可能的少出現在阿拉伯人的視野中,讓他們原先的官員繼續管理他們,這樣萬一出了什么事情,阿拉伯人根本看不到我們,也不會把這些事情聯想到我們身上,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也不是我們在操作,我們只需要保持三個辦事處,不到十個官員,和一些衛士,那就足夠了。
盡量地淡化我們在這些人心中的印象,讓他們甚至感覺不到他們已經亡國了,讓他們繼續生活,繼續生產,以此讓我們獲取更多的利益,他們越安心,我們獲得的利益就越多,持續安定的時間就越長。
羅馬人和波斯人都表示自己受教了……
于是,在貞觀十四年的十二月初一,大唐、波斯、羅馬三大帝國共同管理之下的阿拉伯特別行政區正式設立,第一任阿拉伯總督為前阿拉伯將軍塞納西,他可以開總督府,接管權力,開始治理當地數百萬的阿拉伯人,并且廣傳消息,讓更多的阿拉伯人回到故土上生活,當然了,關于宗教的問題,大唐不打算介入,而羅馬人和波斯人則打算全面禁止傳教。
原先的那個宗教很可怕,薛萬徹一開始也打算下達指令,不允許傳教,但是張琦阻止了他,薛萬徹不知道理由,那個宗教太可怕了,要是不禁止,很有可能會死灰復燃,張琦拿出了一份信件,薛萬徹一看就驚訝了,這居然是蘇寧的親筆信件,包括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問題,居然都是蘇寧提出來的,而不是張琦所說的皇帝陛下的旨意。
張琦神秘的說道:“這是滅國戰之前蘇侯秘密送達到我軍中的信件,告訴我這些問題的處理方案,告訴我,這里面的問題,有一些我們可以主導,但是有一些我們不可以參與,這都是蘇侯說的,蘇侯對付這些外族人最有一套了,所以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加上陛下也認同了,所以我也就決定照做,蘇侯說,宗教的問題,我們不去管,交給羅馬人和波斯人去折騰,吃苦受罪的肯定是他們,而不是我們。”
薛萬徹露出了疑惑的申請:“蘇侯為何這般說?那宗教有多可怕,蘇侯應該也明白,羅馬人和波斯人能折騰出什么名堂來?”
張琦說道:“讓他們去折騰好了,這些問題反正我們也不懂,既然陛下授意我等按照蘇侯的方法去做,我等照搬就是了,這種事情我們沒有經驗,要是稍微一個不好,引發了這些人的動亂,那我們可就是罪人了,這種問題上,寧可不做,也不能犯錯。”
薛萬徹的眼神里面露出了一絲狡詰,嘴角露出了一絲陰險的笑意:“你已經是個合格的參謀長了。”
張琦一樣的表情一樣的笑容:“多虧了大帥的教導。”
這場密談之后,薛萬徹和張琦就一起對宗教事務不插手了,波斯人和羅馬人則達成了一致協議,毀掉關于原先信仰的一切痕跡,禁止傳教,然后他們分別引入了本國的國教進入這些地方,大肆宣揚起來,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的爭斗被大唐禁止了,那么就要從宗教上入手,爭奪更多的信徒,然后爭取更多的利益才好。
這些事情,大唐不參與。
所以,塞納西對大唐是最為感激的,他獲得了這樣大的權力,甚至看哪個官員不爽還可以驅逐,當然了,他已經限定了驅逐范圍,是羅馬和波斯的官員,大唐的官員和大唐人是阿拉伯特區里面最高等的人群,享有一切最高特權,這是塞納西投桃報李的舉動,他認為這樣做是很正確的,是對于大唐保證了阿拉伯故土的完整的報恩。
在這之后,整個阿拉伯特區就在塞納西的統治下成立了,那些惶惶不安的阿拉伯人也隨著他們最熟悉最尊敬的將軍成為他們的總督而感到了一種心安,正式上任前一天,塞納西還根據張琦的建議在自己的總督府所在城池走了一圈,和那些惶惶不安的民眾們聊聊天,說說話兒,表現一下親民作風,然后,大家都心安了。
之后,總督府建立,總督府轄下的整個阿拉伯特區的六個分區的政府也建立了,所有的主導官員都是阿拉伯的舊官員,民聲比較好,為人比較溫和,適合安撫這些惶惶不安的民眾的官員就在這個時候被提拔成為了新的官員,總的來說,阿拉伯特區的第一任官員們大多都是溫和派的官員。
這也是有講究的,溫和派的官員可以很好的讓這個阿拉伯特區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下來,進行正常的生活和生產。
當然了,蘇寧這樣要求也是有原因的,以付出一部分代價作為交換來獲取簽訂條約的時候大唐的優先權,在阿拉伯特區建立之后,幾乎是立刻的,大唐、波斯、羅馬對阿拉伯特區的《和平條約》就正式由塞納西作為代表簽字生效了,所謂《和平條約》里面,大唐作為不要求領土和人口但是同樣付出了八萬多人傷亡的一國,獲得了三分賠款里面最大的一份,大唐占據百分之六十的阿拉伯賠款,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由羅馬和波斯平分。
戰爭賠款不是蘇寧發明的,不過簽訂條約然后雙方皇帝確認生效這樣一套程序卻是蘇寧主導建立的,大唐今后簽訂任何一個跳躍都需要這樣的程序,這樣的程序走完之后,才算是一個條約的正式確認,然后生效,并且實行,毀約是要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的,當然是針對戰敗國,而不是戰勝國。
針對這一條款,大唐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賠償,這些賠償的數量之巨則需要整個阿拉伯特區所有人不吃不喝不休息的生產十年才可以還清,為了確保人們的生活可以繼續,大唐方面大發慈悲的把賠款歸還期限延后了三十年,當然了,這三十年可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作為時間的代價,他們需要付出接近原賠款百分之四十的時間賠款。
塞納西握著筆的手不停的顫抖著,但是面對著薛萬徹和其他兩國統帥的強勢要求,他最終還是長嘆一聲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改善了總督大印,他也知道,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代理者,要是自己想把自己的地位等同于阿拉伯的皇帝,那可就真的是癡心妄想了,他敏銳的察覺到,自己是一顆棋子,是一局很大的棋的棋子之一。
不過,他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已經背叛了哈里發一次,不能繼續背叛國民了,為了讓他們可以安全的生活下去,自己這樣做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稅率被提高了將近一倍,但是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為了生活的安定,為了和平,為了民族的延續,這樣做沒有什么不好的。
大唐又得到了一筆巨款,而且將在三十年內不斷的得到這筆巨款,這會給財政帶來更大的充裕,第一年就當作是緩沖期不要了,第二年開始,大唐將會派人在阿拉伯特區征收屬于大唐的欠款,同時,給予羅馬和波斯的戰爭賠款也不能少,至于稅收,在塞納西的懇求下,從第三年開始征收稅收,這兩年就讓大家伙兒好好的緩一緩,恢復一下生產,否則,肯定撐不住。
經過一些細節上面的磋商之后,大唐、羅馬、波斯、阿拉伯特區四位代表正式簽署了《和平條約》,約定了在阿拉伯特區內,除了阿拉伯特區的保安隊以外,大唐、羅馬、波斯三國都不可以派遣超過一百名武裝人員進入,出使官員必須是文官,遇到保安隊無法處置的事情的時候,才會由總督簽署命令,允許某一隊進入阿拉伯特區處置緊急事務,然后就要離開,不得常駐。
這是塞納西最大的欣慰,至少,自己的國家故土不用被別人占領,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將是一生都抹不掉的恥辱。
不會有人喜歡這種恥辱的。
大唐貞觀十四年十二月初二,《和平條約》簽署完畢,這是世界歷史上的第一份多國共同簽署的《和平條約》,不過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和平條約》簽訂的第六天,條約中的兩個國家——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就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的一個城鎮爆發了武裝沖突,然后發生了為期一個月的幼發拉底河畔之戰,羅馬軍團第六軍團三萬人全殲波斯軍團第三軍團一部兩萬人。
之后,在大唐的刻意縱容之下,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進入了一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階段,雙方都很有默契,不去干擾大唐,不會在大唐的軍事范圍區之內發生武裝沖突,雙方也始終沒有徹底撕破臉皮,打打停停,然后談一談,接著再打,再談,很有默契,而且在《和平條約》規定的阿拉伯特區范圍內和此外的一段距離里面,雙方始終都保持著克制,沒有發生武裝摩擦。
大唐軍隊在此之后只留下一萬人確保大唐商人和大唐大使館的安全,剩下的軍隊全數返回西域之地駐扎,因為抽調的軍隊基本上都是西域的軍隊,所以這一時期西域的防務比較空虛,西域的動亂比較頻繁,時不時的就有草頭王出現,結果這些軍隊回防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將這些草頭王全數殲滅,徹底平定了西域,安西都護府因此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歷程中。r1152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