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三十六章 填芯

逢三的日子就是糧長講《大誥》的日子,張不去糧長家里,就跑去隔壁張秦氏家里找芳芳玩耍。

張秦氏家里也是走慣了的,見她來了就抓了一把棗兒塞在她懷里,揮手讓她去尋芳芳了。張手里捧著十幾個棗子,吃也不是放也不是,頗費腦筋,蓋因這棗兒不是紅棗,是野酸棗,也不是后世那種扁圓形狀的,而是約摸和指甲蓋那么大的圓球模樣,乍一看有點像楊梅,吃起來就像喝了一口醋一樣,酸的人牙根脹痛。

張走到芳芳的高房門前,張嘴正要喚她,就見她提著一大桶水出來,腋窩下還夾了個臉盆。

“芳芳,”張奔過去:“你干啥呢?”

芳芳看到是她,歡喜道:“俺準備洗個頭,你來正趕上時候,幫俺搓搓頭發。”

“這么冷的天,還是大早上,”張道:“你還跑到外頭來洗,不怕凍病啊!”

“俺頭發少,洗的還快,”芳芳滿不在乎道:“一會功夫不到就進屋了。”

說到這兒張也要感嘆一聲鄉下孩子身子骨結實了,張昶張升洗澡也是不怕凍,也不等水燒開就洗了,一點毛病都沒有,還直呼越涼越痛快。

見芳芳把桶子里的水倒進盆里,張走過去試了一下水溫,熱乎乎的手感讓她放了心,幫著把一塊茶麩餅掰開,捏碎了放進水里,芳芳兩只手在水里攪拌,看水色變成了茶褐色就道可以了,解開發帶就把頭埋進了水里。

張看到滿盆的渣滓被攪地粘連在頭發上到處都是,不由得嫌棄道:“跟你說多少遍,找個紗布袋把茶麩塊包起來,放到水里洗就不會弄得滿頭渣滓,洗完撈起布袋多方便啊,你這樣后頭要費水還沖不干凈。”

“這樣洗習慣了,哪里像你是個精細人!”芳芳含混道:“快幫俺搓一搓。”

張嘴上掀起,手上卻捋起了袖子,把手伸了進去。

她們鄉下洗頭用的茶麩餅和洗澡用的皂莢團都是貨郎擔來的,因為鹿邑那里有個好大的油作坊是用油茶籽榨油的,所以茶麩餅這種用野山茶油果實榨油后剩下的渣滓做出來的純天然清潔劑就成了整個村里最好使用的東西,反正賣的便宜,一個兩個巴掌大的茶餅不過兩文錢一個,能用八到十次左右,買的多了也能講到一文錢一個的價格上。

張發現前世用的洗頭膏什么的都不如這種茶枯好使,用茶麩洗頭洗發,根本沒有干燥枯黃、分叉斷裂以及頭油頭屑多的問題,她的發質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皂莢團的價格也低廉,但是清洗力很強,冬天洗的時候會覺得干燥,但是夏天洗起來就特別干凈清爽。這兩個是張覺得很好用的東西,她也見過貨郎挑的其他東西,比如說澡豆、豬苓和香皂。

澡豆是皂莢團的升級版,里面加了許多香料比如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這樣的香料,同時還配有白殭蠶、白術這些可以讓皮膚白皙細膩的中草藥。據貨郎說這東西在城里賣得好,當然價格也貴。

還有豬苓,這個賣的也有點貴,是富裕人家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會有比較濃郁的芳香。當然這也是貨郎說的,一塊就三十文確實是價格挺高的,張曾經也想買一塊,最后也就罷了。

張給她揉吧揉吧了幾遍就洗得很干凈了,然后用清水給她沖洗了,芳芳的頭發確實不多,沖洗的時候堪堪兩遍水就差不多了,因為頭發稀疏的緣故,茶麩的渣滓全都被沖了下來,也就是她能這樣,張的頭發是不能直接泡在茶麩水中的——最后張給她擰干了頭發,用巾布一包就催她趕緊回房。

回了芳芳的高房里,張咦了一聲,道:“你這房里,怎么不生炭火?”

“只有俺娘和俺弟房里生炭火,”芳芳快速擦著頭發,道:“等一會灶上生了火,這屋里就暖和了。”

和芳芳家相反,張家里是張昶張升的房里沒有炭盆而張的房里加了一個大大的炭盆,屋子后面一大袋子黑炭都是給張備著用的。

像張家里這樣的是極少數你現在所看的《》第三十六章填芯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