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七十八章 應對

正文第七十八章應對

第七十八章應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驚年渡書名:

張見王妃深色憂慮,不由得寬慰道:“母親不必憂慮,水災就是在人沒有防備的時候,才危害最大。如今父親雖然親至前線,但是此時已見災情分曉,更何況還有馬和、李興、海童這幾個穩重的在身邊,定不會讓父親親身犯險。”

“我怕的倒不是這個。”王妃搖搖頭道。

“災情雖然險峻,但是人定勝天,”張便道:“洪水之后雖然有傷痛,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復建,以前直沽只是個小鎮子,如今正好可以上奏朝廷,在這里營建一座大城市,城池高固才會讓百姓心安。”

“你說的不錯,”徐王妃深以為然:“我記得老家安徽,有一個叫壽春的地方,城池三面環水,常受洪澇災害威脅,一旦遭遇暴雨,城內積水匯流,而淮河水漲起來,甚至還有倒灌的傾險,內外兩股激流,經常是一片汪洋,百姓葬身魚腹者不知凡幾。但是從宋時修筑了城墻之后,幾次大水圍城,都安然無恙,那城墻修建,據說很有機關,也很牢固,不知道能不能把這樣的工藝擁在直沽城池的修建中。”

王妃這樣說著,又嘆了口氣:“其實我擔心的,也不是這個。”她說著站了起來,對阿葳道:“把輿圖掛起來。”

阿葳將墻上的一幅字帖取下,把桌子上的輿圖掛了上去。張走進一看,發現是北平府下轄地區的山川地貌圖。

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北平府下轄三河縣(隸通州)、香河縣(隸漷州)、東安縣、永清縣、固安縣、霸州(轄文安、大城、保定三縣),每一處地方標識很清楚明白,山川地勢也有據可循。張以前在糧長那里也見過這樣的輿圖,看是能看得懂,但是還是有些費勁,而且因為都是一樣的顏色,密密麻麻的看的人眼睛不舒服。

“信還是送的晚了,”王妃道:“災民肯定有往北平來的,不過幸好也不會走的太遠。你父親臨走前說,災民北上,一定要截住,但凡大災,必有大疫,疫病是會尾隨這些災民來的,一旦入北平來,那就無法挽回了。”

“齊化門和崇仁門。”張想到這兩個門附近的坊區是什么條件,她也跟著膽戰心驚起來。

“崇仁門東邊快出了城郭有一塊墳地,”王妃道:“就是洪武五年大疫疫死的人埋葬的地方,死了那么多人,尸首堆積成山都沒有人來認領,不是因為避疫如避惡鬼,而是因為一家但凡出了一個染疫的人,這戶人家幾乎都算是死絕了。”

“防疫是重中之重,”王妃道:“直沽不可有一人進北平,府兵和燕山衛抗洪,災情險峻,不可能再分出多少兵力阻攔災民往北平城來。”

張道:“使司衙門和各處的州縣衙門,應該也有救援和防治措施——”

“縣衙人少,”王妃道:“怕就怕什么都還來不及反應呢,就稀里糊涂地讓災民入了城。況且布政使司的政令一個時辰前才發了出去,傳到地方早就是明日黃花了。”

王妃說得是實情,當然還有另一個實情就是北平這地方不比其他地方,官場就是那種得過且過的風氣,誰不是最盼望趕緊調走,大到布政使小到縣官,都是這個心態,所以燕王這個統轄北平府的藩王,當真是十分不容易做。抗災若是指望這些官員,那就都完了。

“這個地方,東安縣,”王妃指著地圖上一處,道:“是直沽入北平的必經之路,地方不大,而人口也不多,最主要的是,那里還有一處全燕境最大的養濟院。”

國朝的社會保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洪武一朝,州縣有養濟院接納鰥寡孤獨的窮人和乞丐,每個月還有口糧,還有資善堂、粥廠等慈善機構周濟無依無靠的人,對于沒錢下葬的人,甚至還設有漏澤園安葬他們。天下府州縣立義冢,這就是安葬在戰場上死亡的人了。

據王妃所說,東安縣的養濟院是在洪武二年建造的,之后洪武五年因為北平大疫,這座養濟院塞滿了人,所以重新擴建了兩倍不止,地方大得很,而且因為也是善政,王妃每年都要關照各地養濟院,給這里居住的老人和小孩子,送錢送物,甚至惠澤了當地的百姓,所以在當地很是受到愛戴,每當看到王府的車架進城,東安縣都是扶老攜幼出城歡迎。

“養濟院有很大的地方可以空出來安置災民,”王妃道:“就在這個地方施粥施藥,一來是分擔直沽那邊的壓力,二來是阻止災民北上,防治疫情。所以我打算親自去一趟東安縣。”

“母親為何要親自去,”張大驚道:“只需要派人過去就行了,如今父親不在府中,世子也不在,北平就需要母親坐鎮,如何能輕易離開!”

“北平誰都不需要坐鎮,”王妃道:“這里不會亂的。”

張一時間思緒萬千,卻聽到有人來報:“葛長史過來了。”

葛長史領著一個人進來,據說是北平惠民藥局的大使。惠民藥局是國朝中央與地方官藥局的正式名稱,源自于北宋時代的熟藥所與和劑局。可以這么說,惠民藥局其實相當于后世官辦藥廠和國營藥店,主要面向普通民眾,朝廷對其實行補貼政策,使其出售的藥物遠遠低于市場價格。除了賣藥外,惠民藥局配有醫官兼給患者治病,所以還和醫院的性質很有些相似。

洪武三年在北平和南京開設惠民藥局,之后詔令天下州府俱都開設,藥局有大使、副使、提領和醫官,歸屬太醫院管轄。藥局不僅儲備藥材,而且調制成藥,而且還面向軍民工匠貧病之人,遇到疾疫流行的時候,還免費提供藥材。這是一項很好的政策,但是長遠來看其實制度還并不健全,因為惠民藥局作為官方的慈善施藥機構,有來自中央的補貼,但是卻沒有被好好經營而獲取利潤,藥材不僅低價出售,而且還在疾疫橫行的時候免費發放,長此以往根本掙不了錢,虧得是國家財政。

這一點現在還看不出弊端來,當然若要改也不在眼前這一時半會的功夫,如今惠民藥局的副使已經帶著良醫趕往直沽了,大使剛剛清點了藥材,發現其余藥材都夠,只有一味安息香差許多。

“缺少安息香,”這位來自京師太醫院,現任北平府惠民藥局提領兼大使的醫士道:“沒有這味藥,就無法調制至寶丹,現下能配制的就是紫雪丹和牛黃丸,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完全對癥,還是得三寶俱全,才有較大的把握。”

王妃立馬讓人通知良醫所,去清點府中剩余的安息香,不過多久劉醫正來了,說安息香也是庫存不多了,完全是杯水車薪。

張看到劉觀居然在府中而不是跟隨燕王去直沽,心里還有點奇怪,劉醫正的醫術還是很有保障的——隨即她又自己想通了,看來王妃是早有決斷,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去東安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