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一百零五章 來使

第一百零五章來使

三月初三早上,張醒來沒見著高熾,知道他是去紀善所聽講去了,也就自己用了早膳。因為像這樣聽講官講課的時候,高熾一般都是去所里和幾位師傅們一起用膳,這是高熾尊師重道的心意。紀善所用的是典膳所大灶上的膳食,自然也錯,現如今天氣也暖和,東西送過去不會變涼,所以張也不操心,不過到底是美中不足,若是能在紀善所也弄一個小廚房最好,不過之前就有這么一說,只是被所里的人拒絕了,說君子遠庖廚,在紀善所里開灶,只恐會污了書目。

張自己坐在桌子上吃東西,除了該有的糕點酥餅、清粥小菜之外,她又發現今兒多了一道沒吃過的東西,打開蓋子居然是一小盅黃綠色的清湯,一問才知道因為今天是上巳節,軒轅黃帝的生日,北平的風俗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分食。

“哦,原是薺菜煮雞蛋啊,”張恍然道:“我們河南那邊也這么吃,只不過沒放這些紅棗生姜之類的。”

“灶上的人說,這么吃可以去風濕、清火,而且還可預防春瘟。”錢嬤嬤道:“防治頭痛頭昏病,這幾日春風大得很,吹到頭上臉上,當時還不覺,晚上就頭痛眩暈,還有好幾個第二天睡起來口歪眼斜的,是中風了。”

張就一頓:“這樣吧,讓王府醫官辛苦一下,給府里人都檢查檢查,要是有頭疼腦熱地提早發現治療,如果有感冒中風的就不必當差了,回去休息一兩日,算是體恤。”

雖然錢嬤嬤嘮叨著中風的事情,但是張還是頂著風去外頭逛了一圈,幸好今兒風不大,她帶人折了柳枝回來編柳圈,她自己不會編,讓院子里的小丫頭比賽編,這些年歲不過十一二的小丫頭卻一個比一個心靈手巧,手上翻轉能編出七八種花樣來,張一看覺得新奇,干脆給她們五顏六色的珠線和鼠線,只見她們滿把攥著,全憑十個手指頭,往來不停地編織,挑、鉤、攏、合,勾來勾去,霎時就編成各種圖案,看得張嘖嘖稱奇。

之后張就讓她們合力打一個大絡子出來,因為她屋子里面墻上都空蕩蕩地,只有孤零零一盞壁燈,看著掛礙眼睛,如果燈下面能添一個喜慶的結繩,那才看得順眼。于是一早上就聽這些小丫頭們嘰嘰喳喳討論結繩的樣式了,什么雙線、紐扣、琵琶、團錦、十字、吉祥、萬字、盤長、藻井、雙聯、蝴蝶等結式,聽得她都分辨不清了,但是還是樂呵呵地聽著。

中午的時候,風息云開,張在椅子上曬足了太陽,就吩咐小廚房中午她要吃薺菜餃子,早上的薺菜湯的新香味好像還縈繞在口舌之間,她不知道高熾早膳吃新出的薺菜了沒有,看時間高熾也快回來了——然而等到午時三刻了,高熾還沒有回來。

“去瞧瞧,”張派了個人去:“是不是聽課忘了時間了?”

結果人回來就道:“是朝鮮使臣前來拜謁,世子在圓殿招待使臣,讓奴婢回來跟娘娘說,不用等他了,自己吃就行。”

張聽了就道:“是什么來使?”

這宮女就搖頭道不知道,張就嘆了口氣,這些先一批分來的宮女,還都是跟錢嬤嬤學著認字,也是調教過的,還是不太頂用,這若是個伶俐的太監,應當前前后后全都弄明白了,不會像這樣一問三不知。

那邊的圓殿中,世子高熾和顏悅色地和使臣說話。

“你是藝文春館的學士,”高熾道:“聽聞此館有如京中大本堂,乃是飽學名儒薈萃之地,想來文教之盛,蔚為壯觀。”

這使臣漢話說得流利,恭恭敬敬回道:“小國蔽陋,傾心慕華,衣冠禮樂,一遵華制,向化之心,代代不絕。”

高熾就笑道:“衣冠禮義,文物典章,爾國不異中華而遠超他邦,敬慎至誠,深為可嘉。”

之后高熾又問了朝鮮成均館,這個館相當于中國的國子監,還有祭拜孔子的宣圣廟,廟制欞星門、儀門、正殿、兩廡,圣賢俱塑像,和大明一模一樣。而那些太學生,皆著儒巾襕衫,和國子監的學生穿著一樣。

說到這里,朝鮮使臣又下拜道:“蔽國春秋祀孔,章服完備,所缺者,唯有雅樂,小臣此來朝天,一是請皇明上國賜誥命、印章,二是請頒賜禮樂,以為祭祀之樂。”

他說著將懷中的表箋拿出來,請高熾一覽。

高熾看到他手上的表箋,就微微垂下了眼睛:“這是國書,要呈交通政司的,藩邦宗室,無權覽閱。”

朝鮮如今是權知國事李成桂署理國事,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廢高麗宗室自立,遣使上表,皇帝的態度比較玩味,剛開始答復:“果能順天道、合人心以安東夷之民……實彼國之福也”,默認了李成桂的政權,隨后不久,李成桂遣使節,向明朝請求賜予國號,又得了“朝鮮”做國號,于是朝鮮再接再厲,于洪武二十六年遣使謝恩,并歸還高麗王室的印章。

但問題就出在了這一次朝鮮呈送的謝恩表箋上。

據說皇帝看了朝鮮的謝恩表箋之后大為不滿,官方說是有“侵侮之詞”,而皇帝派去朝鮮宣旨的口頭語是這么說的:“你那里進來的表內,下的字樣好生兜搭,今后休教進表來,欽此!”

皇帝讓朝鮮以后不要再進表箋,說言辭“兜搭”,也就是非常怪異的意思,但朝鮮思來想去,認為侍奉明朝,必要誠心,這表箋就是不可減免的禮節,何況表中要說明小國的慶賀、辭免、謝恩、貢物的詳情,表箋不可以免去,所以還是奉送表箋。

結果去年十月,也就是距今五個月前,朝鮮派來的賀正使呈上的賀正表文,又引發了皇帝的怒火,這賀正就是恭賀正旦的意思,朝鮮在冬至、正旦、萬壽、千秋四個節日,都會遣使恭賀,沒想到這提前來的賀正使被皇帝扣下,而且派人去朝鮮問罪,要求將撰文的人捉拿回去,因為這表箋同上次一樣,里面有“輕薄戲辱”之辭。

如今這支使臣隊伍,就是押著當初撰寫賀正表的金若恒要赴送京師,同時這個使臣會送上請罪文書,如果得到皇帝的原諒,再把請求頒賜印章的表箋奉上。

“小邦僻居海外,”使臣很是誠懇道:“聲音語言,不類中華,僅習文意,所學粗淺,措辭簡陋,不知表箋體制,以致言辭有誤,哪里敢故意戲辱,以生釁端!此次表箋,慎之又慎,審之又審,不知道能否符合上國之意?還請世子雅正,小臣感激不盡。”

朝鮮上層人士都習漢字,此時還沒有朝鮮文,上到官員公文,下到百姓契約,都是漢字書寫,書同文就是這個樣子,朝鮮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文字卻用的中國的,所以兩國人士來往,說話是聽不懂的,但是寫字的話,意思就能明白,所以“手談”就是這樣來的。

高熾還是不接:“律法嚴明,我無權覽閱。”[]

書友:

小說章節“第一百零五章來使”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