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一百四十七章 蓮臺省

第一百四十七章蓮臺省

“天完政權中,徐壽輝甚至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六部,”張問道:“制度完備,儼然朝廷。”

至正十一年,徐壽輝與鄒普勝、彭瑩玉等在蘄州起事,部眾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以“彌勒佛下生”等口號發動群眾。十月,攻克蘄水據此建國,號天完,年號治平。這個政權存活時間很短,但制度是完備的,因為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六部。

“而另一支白蓮教,”張道:“至正十一年,韓山童與劉福通在潁上發動起義,韓山童被捕犧牲,十五年春,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稱帝,稱小明王。以亳州為都城,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和六部,地方設行省。”

南北兩支白蓮教反抗元朝,最后變成了陳友諒和太祖皇帝的對決,鄱陽湖水戰之后,太祖完勝,做了皇帝。那么白蓮教呢,就算是被陳友諒反噬,被太祖皇帝打擊,白蓮教也不該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現在的白蓮教,與當初相比,簡直是降低了不知多少個檔次。

“當初是****的時候,”楊士奇解釋道:“世俗政權和宗教緊密不分,現在哪里還能組織地起政權,都是依靠宗教統合百姓罷了。”

“不對,”張道:“當初是反元,是起義,現在不也是起義?當初不過占了黃州與浠水一帶就可以設置行政機關,現在呢?”

“也許董彥杲本有此打算,但是沒來得及。”楊士奇道。

“他可以設置軍職,為什么不設立行政機關?”張搖頭道:“這二者并不矛盾。他已經扯旗造反了,自稱元帥,早就不是害怕激怒皇上而不敢設置職官了。”

“因為教中早已經存在中央機構,”一個人姍姍推門而入,道:“效仿唐朝三省六部,決策萬機,稱為蓮臺省。”

聽佛母如此說,張就道:“蓮臺省在哪里,難道并不在青州?”

“不錯,”佛母笑道:“蓮臺省是教中最大的機密,只有長老才知道,而長老也不過是受蓮臺省驅使的走卒罷了。”

“等等,”楊士奇恍然道:“我一直在想,董彥杲究竟是為了什么,選擇和賓鴻聯合,難道是因為賓鴻知道更多的——”

“沒錯,”佛母道:“賓鴻是蓮臺省派下來領導山東教區的人,所以他草創制度,任命了無數香主。董彥杲只知道教中有蓮臺省,卻有如霧里看花,賓鴻應該是提到了蓮臺省,才叫董彥杲轉而和他合作的。”

有關蓮臺省的來歷,佛母倒也不吝告訴他們。

元末農民起義的發起者就是白蓮教,紅巾軍起義就是它的杰作,白蓮教在元朝末期逐漸融合了彌勒教和摩尼教的信仰,將“彌勒轉世,明王降生”的說法傳播至下層社會。而所有白蓮教信仰的彌勒佛形象,竟是以一個人的外形描摹出來的,他就是白蓮教巨頭“布袋和尚”彭瑩玉。

他出身于農家,一出生便被舍給了慈化寺一彭姓和尚為徒,入慈化寺為僧。后來彭瑩玉秘密反元活動。他精通醫術,經常為寺院附近及慕名而來的群眾治病,遂以行醫為掩護布道,宣揚彌勒佛下世,改換乾坤的白蓮教教義,群眾紛紛響應,信徒漸至數千人,彭瑩玉被尊稱為祖師。

這位白蓮教的彭祖師是南派紅巾軍的創始人,白蓮教大小首領,幾乎都受過他的教化,不僅天完政權的創建人徐壽輝拜他為師,甚至韓林兒、劉福通也是他的徒弟。他創立了“蓮臺省”,作為白蓮教的中樞機關,這個機關在他手上,可以號令南北紅巾軍,只是后來他死后,蓮臺省被陳友諒所奪,后來陳友諒在和太祖爭天下時敗了,蓮臺省便不知所蹤了。

“但其實蓮臺省一直都在,只不過潛藏起來了,”張道:“你們還要聽他們的遙控是嗎,但他們有何本事,能遙控你們?”

“也有不聽話的長老,”佛母道:“但是無論如何防衛,最后的下場都是慘不忍睹。”

佛母也是見過蓮臺省的人的,她對自己的身手還是有自信的,但是她卻發現自己的身手在那些人面前,不堪一擊。

“我做這個佛母,也是他們一力扶持的結果。”佛母慘笑一聲:“他們為我創造出許多神跡來,助我贏取廣大教眾之心,但其實只有我知道,我不過是他們操縱的傀儡罷了。不過這一次我殺了賓鴻,他們倒也沒有怪罪,一來是賓鴻違背了他們的意思干掉了王宣,二來賓鴻對我有非分之想,他們要我永遠不嫁,維持圣女的形象,方便掌控教眾。”

“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佛母道:“實際上,在山東起義之后,他們便是一種奇怪的態度。”

山東、河南、湖南三省起義,聲勢浩大,前期的許多準備,宣講、號召、籌劃,蓮臺省都干預了,似乎對這次起義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是后來,蓮臺省態度越是敷衍,虎頭蛇尾一樣,不再遙控各地起義軍。

據她說,她所持有的彈炮,之前也都是蓮臺省調撥過來的,一部分來自湖南,是谷王私鑄的火器,一部分是前元時候繳獲的,他們一直留存著,誰也不知道蓮臺省究竟保存了多少前元時候的火器,這對大明,簡直就是天大的威脅。

但現在,佛母的彈藥都快要打光了,蓮臺省卻再也沒有彈藥送來,送出去的信件,也杳無音信,就像是他們已經被蓮臺省拋棄了一樣。

“沒有蓮臺省的支持,湖南、河南兩地的起義也快要被剿滅了,你們孤立無援,而且——”張道:“終于嘗到了漢王的厲害,所以你也清楚,山東的起義,快要玩完了。”

佛母艱難地點了一下頭。

“我們來做一個交易吧。”張笑道:“我可以保你手下的五萬人不死,你也要聽我指揮,做一件事。”

皇帝是不會放過這些白蓮教的大小首領,以及被俘的參與起義的普通百姓,佛母已經預見到了將來血腥的屠戮,她非常清楚,抓住了太子妃其實無濟于事,皇帝不會承認,沒有人會承認,那么這個太子妃就沒有任何價值。她要是拿太子妃威脅漢王,甚至還要讓漢王樂得手舞足蹈。

之前張就對佛母說了,早晚還要找到她頭上,她是有一個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