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撩夫小嬌媳

第30章 鄧衛國的悲慘人生

“鄧衛國,是!我承認你當初去當兵,那是生產隊長幫了你,把他兒子的名額讓給了你,可是我和你娘再怎么樣也把你養的那么大。

沒有,我們能有你今天嗎?”

鄧父說起這件事,他當然知道理虧,當初自己對待大兒子是什么樣子,只有村里人清楚。

差一點兒沒把老大逼死。

“您別說那些有的沒的,我對您也不差,每個月給您寄20塊錢工資,您還想怎么樣?”

鄧衛國一臉的不耐煩,他對待父母沒有那種感恩之情。

雖然說父母生養他一場,可是從他懂事開始,就是盡心盡力為家里干活兒。

父母教導他的概念就是他是家里的老大,應該照顧底下的弟弟,妹妹,應該照顧全家人。

可是吃的方面他沒有弟妹吃的好,穿的方面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

別人都是老大穿完了,老二,老三接著穿,他們家可倒好跳過了,老大所有的東西都是先緊著底下的弟弟妹妹。

鄧衛國稍微大一點兒,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爹娘撿來的,村兒里打聽了好幾個長輩,人家都說了他是爹娘親生的。

他娘生他的時候還是村子里的接生婆接生的,大家都有目共睹他是他娘肚子里生出來的。

鄧衛國就不明白了,為什么他就是這個待遇,同樣是父母的親生孩子。

別人家對待老大和對待底下的不一樣,他們家可倒好,完全反著來。

后來大一點,他才聽村里的老人隱隱戳戳的說,原來他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產差一點兒死了。

結果還有路過的道士算了一命,說是他是天生的克星,克父克母,克家里所有的親人。

他就不招父母待見。

沒滿月的時候就被扔到了道邊兒上,要不是生產隊長發現估計他就喂了狼。

后來是生產隊長出面,狠狠地教訓了父母,這才留了他一條命。

知道了因果之后,鄧衛國也就死了心。

父母沒把他當成人,也沒把他當成親生兒子,反而當成了一個可以使喚的工具。

從小到大,他在家里干的活兒最多,吃的最少,被打罵的最多,父母很少有笑臉給他。

等到他再大一點兒可以在地里干活,父親更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壯勞力使喚。

明明才十幾歲的小孩兒,已經變成了一個小伙子,要扛起全家人生計的重擔。

就算是他干著一家最重的活兒,可是每天吃的食物依然不如弟弟妹妹。

到了他17歲的時候,一場高燒已經把人燒迷糊了,父母根本沒有想過給他看病,甚至對他不聞不問,直接扔在那個屋里。

弟弟,妹妹和父母所有人對他都是一個態度,仿佛他就不應該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鄧衛國至今都記得,如果不是生產隊長大叔正好到他們家來找父親談事情,發現他一直沒有出現。

到屋里才發現他燒的暈過去。

才把他弄到村里劉大爺的屋子里去灌下去幾碗草藥,救了他的小命,恐怕就真的一命嗚呼。

也就是那一次,他對父母,兄弟所有人徹底死心。

本來他是準備自己一個人出去要飯的,他覺得哪怕是要飯,他也不想留在這個家里。

死在外面也是死死,在這里也是死。

生產隊長大叔看他可憐最后把自家兒子的當兵名額給了他。

鄧衛國的所有新生都是在部隊產生的,在部隊里他進了掃盲班,學習文化懂了很多道理。

而且學習了很多技能,在那里他刻苦鍛煉,能吃飽飯,個子也算高了,人也長得結實了。

在那里他多了很多朋友,所有的戰友都是他最親愛的兄弟。

他們不光是他的朋友,也是他的親人。

在那里他感受到了真正親人的光環,在那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如果不是后來要退役,他是真的舍不得離開那里。

離開了那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回到了縣城里工作。

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樣了,雖然他依然是個粗人,雖然他還是心中會有糞埋,可是他已經釋懷。

也許有些人沒有親人緣,可是曾經有無數的好人給過他溫暖。

回到村里他去看望了生產隊長大叔,在他心里生產隊長大叔比父母還要重要,是生產隊長給了他新生。

知道他到縣城里有了工作,立刻親生父母,弟弟妹妹全都撲了上來。

一開始親生父母所有的心思都是想把這個工作能夠搶過去,讓兩個弟弟能替補上去代替他去工作。

鄧衛國沒有反抗,在這個年代,社會輿論不允許他反抗。

哪怕你就是說再多,在所有人的眼中,世上沒有無不是的父母。

再怎么樣,那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就算他跟所有人去解釋也沒有用,他的任何反抗,在別人眼中只會冠上一個不孝順的名聲。

鄧衛國沒有去辯駁,任由他們去折騰,兩個弟弟和父母到廠里跟廠領導說破了嘴皮子,可惜廠領導人家就一句話,他們是安置退伍軍人,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頂替的。

這也是有國家政策的,又不是廠里的職工可以說哥哥讓給弟弟。

任由鄧家的人折騰了一番,最后鎩羽而歸。

鄧衛國安心的去辦理的工作手續,反而廠里領導所有廠里的職工都知道鄧衛國有一對偏心的父母。

在所有人眼中,鄧衛國太可憐了,明明這么多年在外面受了這么多的苦,結果回來反而父母居然連他的工作也要搶。

這也是鄧衛國這么多年在外人心目中營造的形象。

后來父母眼看著工作拿不到了,于是又來折騰工資。

鄧衛國在全場人同情的目光之中,答應每個月給父母一半的工資。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子女就算是工人掙的工資交給家里也是天經地義的,沒有子女能夠自己拿著自己的工資。

當然也不可能完全全都交給家里,交一半兒的話也算是正常。

當然在鄧家父母鬧騰了一番以后,廠里領導對這一家人更是看不慣。

鄧衛國太老實了,老實人就容易被欺負,你看看父母什么都想著弟弟妹妹完全就沒給他考慮過。

他一個退伍軍人到了這里要家沒家,要什么都沒有,年齡又這么大,難道不攢點錢準備結婚嗎?

所有人對鄧衛國都充滿了同情,整個廠子輿論焦點都是鄧衛國有一對貪心不足的父母,還有一對扒著自己親哥哥吸血的弟弟。

鄧家一家子沒什么好人。

全都靠著鄧衛國一個人養活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