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有晴天

第三百零九章 賞月

現在已經是8月份,馬上中秋節,葡萄也到了收獲的季節,要是能釀造出一些葡萄酒出來,那就更加好了。M.slk.tw

要做這門生意,自然是要做金貴一點的酒,數量可以少,價錢高。

想到這些,林梓晴的眼睛就一亮,這種技藝以后也是可以傳給自家人的。

反正這酒做出來又不會壞,酒是陳的香,時間越久越是香醇,價錢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不如回頭多收購點葡萄,多釀造一些。然后提純的高度酒也可以埋入地下,咱自家也做幾大壇子女兒紅嘛!

越想越舒坦,林梓晴覺得自己再也不會無聊了,反而兩眼冒光,決定大干一場。

回到家后,林梓晴把自己的計劃先跟三伯母家幾個人說了,主要還是需要幾個堂姐幫著自己去收點葡萄回來。

“葡萄酒?我都沒聽說過呢,葡萄也可以做酒嗎?”林建明疑惑的問道。

“當然可以,其實早在五百年前已經有葡萄酒了啊,西域傳過來的美酒。”林梓晴笑道。

現在流行的水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制成的釀造酒。

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有時也稱為梁,現在也稱為谷子,去除殼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

林梓晴知道現在燒酒還沒有開始生產,她要做的就是燒酒跟葡萄酒。

“你知道的真多,那我們只要幫著你去收購葡萄回來就行了嗎?”林淑梅問。

“對,你們只要幫著我去鎮子里收購葡萄,需要不是完全成熟的酸一點的葡萄,我自己去買一些大缸回來。”

第2天,林建明三兄妹就開始幫林梓晴到處去收購葡萄,忙活了一整天,一共采摘了并收購了兩大板車的。

總共有五百多斤。

等林文山回到家里,瞧著院子里那么多的葡萄,目瞪口呆的問道:“這么多葡萄是哪里來的,吃的完嗎?我記得三哥家今年沒種葡萄啊?”

“五叔,這是釀造葡萄酒用的,不是拿來吃的。”林淑英回答。

“葡萄酒?三嫂會釀造葡萄酒嗎?”林文山詫異的問。

“是晴晴會釀酒呢!”林建明開心的說。

“晴晴會釀葡萄酒,我怎么不知道?”葡萄酒可是個好東西啊,自己只在詩里面看見過,都沒喝過呢。

“五叔,你就別管了,晴晴說過個把月就可以嘗到了,到時候你等著喝就是啦!”林淑梅笑著打趣。

“那行,還得多謝你們幫著她。這孩子,現在長大了,主意也多了。”林文山開明的點點頭。

“好咧,五叔您就放心吧!”三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葡萄酒價格可貴著呢,你們小心的釀,可別糟蹋了!”林文山又囑咐道。

“曉得了!”三人又連連點頭。

“哥,你說這么多葡萄能釀多少葡萄酒啊?可以賣許多錢吧!”林淑梅兩眼都要冒光了。

“我也不清楚,這事還是得問晴晴。”林建明撓撓頭。

這要釀酒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就傳了出去,搞得附近好多大娘都來看稀奇。

林梓晴這幾天都忙著買大壇子,大缸。

不過等她要買很重要的糖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時代是沒有白砂糖的,只有蔗糖,這種糖的甜度沒有那么高。

好在,量還是可以,不過價格也是很金貴的。

林梓晴咋舌,怪不得古代這葡萄酒這么貴呢,其實在現代葡萄酒也算是比較貴一些的酒,如果是名品的葡萄酒那價格更高了。

一斤普通的糖就比肉還貴兩倍有余,不過想了下有500多斤的葡萄,可以釀造出千斤的酒,又釋然了,有投資才有回報嘛,何況是高回報,低風險的事。

她買了20多斤糖,又跑去買了酒曲,原來這個時代已經有人做出酒曲來了。

干干的像棗子那么大的酒曲跟后世的沒有多少區別,她買完這些,又專門跑去賣大缸的店子,選了幾個用來裝水用的大缸,一個大缸大概可以裝上百斤重的酒。

只是她一口氣就要買10個,等價格談妥后,還是讓伙計很吃驚的,問道:“姑娘,你要這么多大缸是做什么用場啊?”

“釀酒,買這么多缸子,你們負責送貨的吧。”林梓晴笑了笑道。

“原來如此,您如果買這么多缸子,當然可以送貨上門了。”

林梓晴又笑問:“既然如此,我就先給你們付一半定金,等缸子都運過去了,我檢查沒有問題以后,再付剩下的你看成嗎”

“可以可以,有問題包換就是了!”掌柜的也出來笑著回道,這么爽快的客戶,以后說不定還會有生意的。

“那就這么說定了,你們送到城東門的謝付巷里的施宅就好。”林梓晴掏出銀兩付了一半定金,掌柜的也很快安排伙計去裝車,準備把大缸送到她說的地方。

東西都準備齊全了,林梓晴也準備開始釀酒了,突然想到這么多酒存放也是個問題。雖然施宅是夠大,但是安全上來說也不大夠,這酒如果量少還可以不那么引人注目,這么多如果放在宅子里就有點太顯眼了。

林梓晴準備出去找一個鐵匠打造一把大鎖,她已經想好了,酒釀好以后,就用大條石頭擋住門,然后掛上一把大鎖,憑她的力氣才能移動的大條石,相信這個鎮子上還沒有人能搬得動,如果小偷多了,勢必也會引起人的注意。

她正辦這個事情的時候,沒想到突然兩個穿著草綠色裙子的丫鬟來找她,說是凌府的老夫人要召見她。

“凌府?”林梓晴瞪圓了眼睛,看來真是凌峰一家搬過來了,不然怎么老夫人都出來了。

“林小姐,我們家老夫人說,請您明日中秋節晚上過府一趟賞月。”倆個丫鬟客氣的說道。

“賞月?”林梓晴聳聳肩問道。

“是的,吃月餅賞月。”

“不感興趣,我沒空就不去了,我要在家里陪著我家人一起過節。”林梓晴拒絕,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她也懶得多說,還是照原計劃去找鐵匠了,回頭還要找石匠去買大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