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有晴天

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恨

(貓撲中文)

吃了半月的素齋,林梓田早就忍不住想吃蛋跟肉了。

今天拿到幾只雞蛋讓他著實激動了,他用期盼的目光看著林梓晴說道:“姐姐,叔婆家好多雞蛋啊,要不我們家也去抓幾只小雞小鴨養吧,以后長大了就有好多雞蛋跟雞肉吃了。”

“自己養雞啊,有點麻煩,而且我們家也沒地方養。你要是喜歡吃雞蛋,可以去叔婆那里買。”

“可是我去叔婆那里買,她不要我的錢怎么辦?”林梓田側著腦袋問道。

“那就拿一點我們家有的東西去換,說到雞蛋,倒是讓我想到了皮蛋。”現在的人喜歡把雞蛋存起來,遇到五天的趕圩日就把吃不完的拿去賣,換點銅錢買點油鹽。可是天氣熱的時候是存不住的,就容易壞,壞掉一個雞蛋可是要心疼半天的。“姐姐,皮蛋是什么啊?”林梓田聽見林梓晴嘴里冒出的這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東西,很好奇。

“皮蛋就是跟咸鴨蛋差不多的,都是腌制過后的蛋,鴨蛋弄的叫松花蛋,雞蛋弄的叫變蛋,也可以都叫皮蛋。”林梓晴隨口解釋,她也不知道解釋的對不對。

“好吃嗎?那你今天中午就做給我吃吧!”林梓田愣了一下,馬上就想吃到。

“這個不能馬上吃到的,要等一個月以后。”林梓晴回過神想了一下皮蛋的制作過程,耐心的說道。

只是現在自己如果把皮蛋做出來的話,可就提早了幾百年了啊。

皮蛋好像是幾百年后的明朝才出來的東西吧!

相傳明代泰昌年間,江蘇吳江縣一家小茶館,店主很會做生意,所以買賣興隆。

由于店里人手少,店主在應酬客人時,隨手將泡過的茶葉倒在爐灰中,說來也巧,店主還養了幾只鴨子,愛在爐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時,難免有遺漏。

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爐灰茶葉渣時,發現了不少鴨蛋,他以為不能吃了。誰知剝開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聞一聞,一種特殊香味撲鼻而來;嘗一嘗,鮮滑爽口。這就是最初的皮蛋。

做法倒是不難,材料也好找。

只是現在沒有后世的工藝,皮蛋里含有鉛,小孩子也不能多吃,在這個時代還真的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去掉皮蛋里鉛元素,后世倒是有替代品。

林梓晴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不把這個技術在這里傳播開來了,只自己家做幾十個就好了,倒是咸鴨蛋的制作法子可以教一教。

想到就做,她也不去叔婆那買雞蛋了,省的她問太多。

等到集市的日子到了,一個上午林梓晴就買回來五十個雞蛋,五十個鴨蛋。

她力氣大,背的筐里還買了一些豬肉跟排骨,大腸什么的。

回到家中她找出來兩個大壇子,又把買回來一些制作皮蛋的材料放好。

準備開始做皮蛋了,這個東西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其實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就說有記載:“皮蛋,味辛、澀、甘、咸,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

中醫認為皮蛋性涼,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壓、耳鳴眩暈等疾病。

大眾都可食用:火旺者最宜;少兒、脾陽不足、寒濕下痢者、心血管病、肝腎疾病患者應少食。

偶爾吃一些倒是也不錯,而且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吃。

林梓晴取了茶、鹽、面堿,白石灰,草木灰、黃土、稻殼等等材料準備先做包漿。

先將熱水倒入大缸里,把茶葉、食鹽、面堿、放入水缸中拌勻,再將篩過的白石灰、黃土、草木灰放入缸里,攪拌均勻成為料泥。

挑出新鮮無破痕的雞鴨蛋,用配好的料泥逐個包泥,包均勻后放壇子里,用油紙跟牛皮紙封嚴,然后放在廚房最里面的陰涼處。

她做皮蛋的時候沒有讓別人過來看,連林梓田想看都沒有讓他進來,為的是不把這個方法教出去,她不想靠這個法子賺錢,也不想傳播開來。

有些事順其自然就好,在古代她也不會運用自己現代的知識就去做什么改變歷史的事,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如果可以回到現代就想辦法回去,如果回不去,就好好在這里生活。

李厚德的那件事還是她心里一個梗,只是不知道他人現在哪里?

“姐姐,你今天做的那個蛋,能不能早點就吃到呢?”看見林梓晴做好皮蛋從廚房里走了出來,林梓田連忙跑過來大聲的喊著。

“不能,這東西急不來的,等時間到了就可以吃了。”林梓晴搖了搖頭。

“好想能快點吃到哦,姐姐那我們中午吃什么菜,我想吃肉了!”林梓田很快想到自己好久沒有吃肉了,現在饞的不行。

“嗯,有!一會做紅燒肉。你今天上午的算術課做好了嗎?如果沒做好,在去做一會,過半個時辰午飯就做好了,我會喊你過來吃飯的。”

“我都做好了,姐要不我幫你做飯吧,我來燒火怎么樣?”林梓田乖巧的說。

“不用,你去爹那里看看,要是他中午不回來吃午飯,我就少做點菜。”

“好咧。”林梓田馬上就轉身往院子里跑去。

村北,楊家。

說起來黃二丫這個兒媳婦楊家其實不想娶的,可既然都娶了楊家還是希望黃二丫能消停點的。

雖然家里日子不好過,楊老頭和媳婦也沒苛待黃二丫,如今,他腿腳不便種不了多少田地,妻子操勞過度,病倒了之后,就那么走了。

幸虧兒子做捕頭還有一些銀錢,他在家用竹子編成簸箕、籃子,竹席等物,等到趕圩日拿到集市上去賣,也能過得不錯。

要是這樣一家人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倒也能過的下去。

可是這個黃二丫居然越來越傻,而且越來越會搗亂。

在村里整天偷雞摸狗的,偷瓜偷菜的,讓楊家丟臉。

楊老頭又不能把她關在家里鎖起來,不然不說她把屋里頭搞亂,讓黃家人知道還要鬧事。

他后悔啊,悔恨交加!

要不是當初自己做錯事,差點要命喪牢獄,兒子也不會被逼娶了個傻媳婦。

雖然后來補償兒子去縣衙當差,但娶這樣媳婦毀了一輩子啊!貓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