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非也非也第540章非也非也→、、、、、、、、、、、、、、、、、、、、、、、、、
陳東家在左家莊子住了兩天,被兒子抬回去。
左家的大兒子,也就是左神醫的女婿帶著好些禮物來岳父家。
岳父的花甲大壽被父親給攪和了,所以他得來賠禮。
左神醫對女婿說道:“我不是給你說過嗎?讓你父親少吃點,少喝酒。他太肥胖了,如今當了太爺,又不來回活動,早晚要有事,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那天正好我們在場,不然等你們去叫大夫,是救不回來的。”
陳女婿搖頭嘆氣說道:“小婿如何不知?給我父親說過很多遍,可我父親說好不容易閑下來了,還不讓他痛快活著?”
左神醫嗤笑一聲道:“痛快活著?也得有那命活著。你看你爹現在癱在床上,滋味好受嗎?”
他也不說了,再說也是老話常談,沒用。
生老病死誰也擋不住。他給女婿暗示準備著后事吧。
陳女婿試探地說想讓岳父去給父親做治療。
左神醫說道:“你別擔心我那徒弟,你爹這種情況,就是我去了難道能起死回生?你就放手讓他治吧,沒準能多活幾個月呢。”
陳女婿垂頭喪氣走了。
岳父的性子比較乖張,他要說多了沒準連小徒弟都不讓去了,讓他們愛找誰找誰。
錢浩鐸現在除了給左師妹行針之外,每天還要去陳家。左師妹的病癥是要長期調理,用不著天天的下針。
陳家太爺目前狀況,每天要喝藥、下針、按摩,一番折騰下來,一上午過去了。
師傅給他說:“你就放心大膽地醫治,陳家太爺這種情況要是找別人頂多活三個月。陳家要說什么,你就背著藥箱走人,讓他們另請高明,就說這話是我說的。”
陳家人是心里犯嘀咕,也不敢當著錢浩鐸面說啥。
他們背著左家請了好幾個大夫上門,沒有一個敢過來的。
誰不知道陳家的親家是左神醫,他們哪敢班門弄斧。
陳女婿死活硬拽了一位平時關系不錯的大夫上門,大夫看了之后,也是告訴他準備后事吧。
陳女婿顫抖地問:“大概何時?”
那個大夫說大概也就在百日之內。
這個生老病死家人倒也能接受,就是陳家有一個老閨女,今年十八,訂了親八月成親。
你說這要是守孝那得三年,不是耽誤到二十一了?男方可等不起。
熱孝成親,婆家也不會愿意,因為不能大辦。
陳家現在就希望父親能拖到九月,最起碼讓這個老閨女嫁了人之后再去閻王爺那報道。
這個希望寄托在左神醫身上,偏偏左神醫派了他的小徒弟過來。陳家沒辦法,哪敢質疑說什么質疑的話,萬一這個小徒弟也走了,可真沒人給他爹治病了。
錢浩鐸盡心盡力,非常認真。每次回去給師傅說一下陳家太爺的情況,師徒兩人在討論一番。
錢浩鐸雖然有祖父留下的秘方,但是經驗少。行醫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經驗。
更何況這種病不是腸胃不舒服,頭痛腦熱,并不常見。
所以遇到了,就像師傅說的,放心大膽的治吧,死馬當活馬醫。
錢浩鐸上午去陳家,下午去藥鋪,晚上回到城西左家。他和二師兄和四師兄的兒子住在一個小院里。這兩個師侄性子活躍,不過對他倒也尊敬。
他每天早晨起來。打一套拳,練一下那個傻姑三招。三順妹妹說出門在外強身健體還有防備很主要,還說你長得這么好,萬一被拐子看上了拐跑了呢?
想到這錢浩鐸微笑。
現在他可不怕遇到拐子,就是拐子把他拐了他也能跑掉。
如今他害怕他不在的時候,有那臉皮厚的臭小子給三順妹妹獻殷勤。
他相信三順妹妹不會變心,但是他討厭那些臭小子圍著三順妹妹轉。
所以他不能浪費時間,要好好的跟師傅學醫術,爭取早早的回去。
錢浩鐸滿心眼里都是三順妹妹,他的三順妹妹只是偶然才會想起她的寶哥哥。
因為她太忙了。
忙著要過八月十五,忙著把挖好的地窖烘干通風。
莊子里按照寧平長公主的心愿蓋了一個小院,里面有兩層樓。
福滿滿做試驗的蘑菇已經出來了,福張兩家人吃驚壞了。
福土坑算了一下,如果按照這個產量以后單做蘑菇這一塊利潤也不少。
福滿滿說了她的宏偉計劃,她可不是只限于在安慶府城里賣,還要做批發。
就安慶府屬下的幾個縣城就夠賣的了。冬季沒有什么菜,菘菜蘿卜為主要的菜,外加豆腐是一年四季可以吃。
如果有蘑菇,全是大菜了。
福滿滿這會沒在鋪子里賣蘑菇,這要等到冬天沒菜的時候,做蘑菇包子,姥爺那邊可以涼拌蘑菇,素炒蘑菇,肉炒蘑菇。
把菜做出來然后再開始賣蘑菇,沒菜吃的時候才稀罕哪。
價格方面貴了老百姓吃不起,只是像買砍花蘑菇那樣偶爾添點菜,她想的是能讓自家出產的蘑菇家家戶戶上飯桌,這樣銷路才大。
算完利潤之后,福滿滿說出一個價格,福土坑說道:“這個價格是不是太低了?才是街上賣的砍花蘑菇的四成,這樣人家不是沒生意做了嗎?”
福滿滿說道:“非也非也,砍花蘑菇還可以賣那個價呀。畢竟接近野生蘑菇。我們做的蘑菇味道上肯定不如砍花蘑菇,再說要賣那個價,用不著那么多地窖來發蘑菇。我們也不會搶了砍花蘑菇的生意,到時候找他們說我們批發給他,他兩樣蘑菇都能賣。有錢的吃砍花蘑菇,沒錢的吃我們的蘑菇。”
張姥爺說道:“對對,你看街上有賣砍花蘑菇的,為何有些人還上山去采蘑菇?采不好了,吃了毒蘑菇命都沒了。那些人吃的就是山上野蘑菇的味道鮮美,嫌砍花蘑菇少了那種鮮美。我們做的蘑菇比不上,只能說是個菜。”
福滿滿點頭道:“對對對,姥爺說得太對了,我做的蘑菇就像菘菜蘿卜一樣,是菜。冬天缺的就是菜,只要產量多,價格不能高,薄利多銷,利潤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