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秋涼之夏冬春重生

57.私情(二)

57.私情(二)57.私情(二):

見眾人爭論不休,甄嬛再次起身行了大禮:“臣妾從未做過此事,自認行的端,坐的正,若是皇上仍有疑慮,臣妾愿與果郡王當堂對質。”

皇上的視線一一掃過下座眾人,只見夏冬春嘴角噙著一抹嘲諷,不由得好奇。

“昌嬪,你說。”

夏冬春不防叫到自己,倒是怔愣了一瞬。

“臣妾只是覺得好笑,這設局之人怕是蠢的厲害。皇上與莞嬪的情分眾姐妹皆是親眼所見,且莞嬪更是誕下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位皇子,而果郡王與皇上也是兄友弟恭,且身份貴重,二人皆是有著大好前程,又何須放著大好前程不要,做出這得不償失之事,臣妾怎么看都不合理。”夏冬春有條有理地回話道。

“哈哈,”皇上突然朗聲笑道:“偏你想法刁鉆,卻也最合朕心意。”

華貴妃一記眼刀遞來,夏冬春只當沒看到。

“臣妾愿用性命起誓,若有半句虛言,便叫我不得好死……”費貴人見事態不利,忙賭咒道。

“費氏,你當朕還會留你性命不成?”皇上冷聲開口,周圍的溫度頓時下降了幾分。

費貴人脫力般跪坐在地上,眼神渙散。

“也罷,便讓你死個明白。將那二人帶上來。”

只見侍衛押上來兩名眼生的宮女太監,想必便是費貴人所說的人證。

“奴婢御花園宮女彩兒,參見皇上,皇后娘娘,眾位小主。”

“奴才御花園灑掃太監小剛子,參見皇上,皇后娘娘,眾位小主。”

皇上并未發話,皇后看著沉默的皇上,猶豫著是否要開口。

“你二人將所看到的,聽到的,都一一仔細再說一遍。”費貴人對著二人,厲聲道。

“啟稟皇上皇后,是奴婢先看到的,端午那日夜里,奴婢做完活準備回去,就看見一人輕手輕腳地進了桐花臺,奴婢怕是手腳不干凈的宮女,便湊在墻根處,仔細聽里面的動靜。誰知竟聽到一男一女兩道人聲,那女子稱那男子為果郡王,二人相談甚歡,說起了桐花臺里一些花名叫‘夕顏",乃是薄命之花什么的,那男子便勸那女子,在宮中處處小心,女子又說了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而后又說起一句詩,是什么‘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皇上明鑒,奴婢并未讀過書,也不知桐花臺里的花兒叫什么名字,奴婢所言句句屬實。”宮女道。

“奴才我是端午那日夜里,聽到桐花臺里有人聲,還道是鬧鬼了,偷偷溜了進去,便聽到一男一女二人在說話,起先還以為哪宮的宮女和小侍衛,誰知二人說話出口成章,聽著不像是宮女和侍衛,聽了一會兒,便覺著二人聲音有些熟悉,只記得男子的聲音與果郡王極為相像,女子的聲音倒是不記得了。”太監接著道。

“如此的博學多才,倒像是莞嬪的作風,由此便可見莞嬪的才華。”華貴妃嘲諷道。

眾人看向莞嬪,只見她面上坦然自若,看著皇上,似乎在等皇上的反應。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皇上重復了一遍,若有所思。

“可是從頭到尾,二人都沒能確定里面的女子是莞嬪啊,難不成便因為兩句詩,就給莞嬪定罪嗎?”敬妃急切道。

“奴婢是見到那名女子從桐花臺里出來,打扮,身形都像極了碎玉軒的莞嬪,第二日便留心打聽,得知前日確有人見莞嬪深夜外出,才確定是莞嬪的。對了,二人還說起,果郡王隨身帶的香囊里,放的是杜若花瓣,是那女子喜愛的花。”

“杜若花瓣……”

襄嬪在一旁玩笑般開口:“杜若花是有情之花,莞嬪妹妹柔情似水,喜愛杜若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這果郡王隨身攜帶莞嬪所喜愛的花,個中含義,想必是……”

“住嘴!”皇帝怒喝道。

襄嬪被嚇得止住了話頭,沒敢繼續說下去。

“莞嬪,你可有話要說?”皇上看向甄嬛,沉聲問道。

在場眾人都能看出,皇上已然起疑。

“臣妾自認問心無愧,從未有過之事,臣妾不會承認,還請皇上明察,還臣妾清白。”甄嬛坦然道。

“好,你先坐下,朕一定還你清白。”

甄嬛依言坐下,繼續安靜地不發一言。

“你們三人可還有別的要交代?”雍正看向費貴人三人,聲音如同一潭死水,陰沉地可怕。

“皇上,皇上,如今彩兒和小剛子是人證,果郡王香囊里的杜若花瓣是物證,甄嬛與果郡王二人私會桐花臺,人證物證俱在,此等有悖倫常,穢亂后宮之事,皇上萬不可縱容啊,臣妾一片誠心告發莞嬪,為的是皇上和整個后宮啊!”費貴人哭訴道。

夏冬春只覺奇怪,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倒不像是費貴人能說的出的,莫不是有人在背后教她的?

“奴婢/奴才所言句句屬實,無半句虛言,皇上明鑒。”彩兒和小剛子磕頭。

敬妃此時起身行禮:“皇上,臣妾以為此事尚未完全定論,彩兒說見著桐花臺出來的女子像極了莞嬪,并不能確信那人就是莞嬪,且當時天色黑暗,許是看錯了也是有的。至于果郡王隨身攜帶的香囊里有杜若花瓣,更不能做為物證,此事并非果郡王刻意隱瞞之事,不定那日便被多嘴的奴才瞧了了,為何放杜若花瓣,許是果郡王自個兒喜歡,或是杜若香氣獨特,也都是有可能的。莞嬪行事坦蕩,臣妾與眾位姐妹也都有目共睹,臣妾相信莞嬪與果郡王二人無任何瓜葛,愿為莞嬪作保。”

“臣妾也愿為莞嬪作保。”惠嬪也起身行禮。

“嬪妾也愿意為莞嬪作保。”安陵容和淳貴人也一同起身。

夏冬春只靜靜看著,并未起身。

無關她信不信甄嬛,只是她心知前世的甄嬛和果郡王淵源甚深,若是二人早在這幾年便在宮中有了糾葛呢?

且她與甄嬛明面上的交情并無多親近,此時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為妙。本文網址:https://qhyrzs/10873/15639928.html,請瀏覽:https://m.qhyrzs/10873/15639928.html享受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