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秋涼之夏冬春重生

83.返程

皇帝深夜召見,協商回宮事宜。

聽聞皇兄與晏寧姑娘一同外出打獵,剛剛歸來,又一人飲了些悶酒,果郡王便帶著些狐疑來了。

二人邊飲酒邊商討回宮一事,敲定時辰,定于明日午時啟程回宮,于三日后抵達紫禁城。隨后便起了興致,舉杯對飲。

從頭至尾,對于晏寧的去留,皇上都未置一言。依果郡王所見,這數日以來,皇兄與晏寧相處尤為熱鬧投緣,二人之間親近曖昧之意,有時溢于言表,怎的到了回宮的日子,皇兄便將人拋之腦后了。

“皇兄,”果郡王遲疑開口“那晏寧姑娘既是孤身一人,孤苦無依,又頗得皇兄喜愛,不若迎回宮中,常伴圣駕?”

“十七弟果真是憐香惜玉之人,晏寧出身鄉野,性子張揚可愛,然卻過于驕縱了些,宮中規矩森嚴,若接入宮中,如今的年答應,便是她的前車之鑒。”皇上飲了些酒,話中蘊了幾分醉意。

“皇兄還說臣弟憐香惜玉,臣弟可聽聞皇兄已允了晏寧姑娘以八旗家眷之禮長居行宮之中,不也是心疼她孤苦飄零嗎?”果郡王打趣道。

“哈哈,什么都逃不過十七弟的眼睛。”

皇帝內心涌起些許澀意,飲了幾杯悶酒。

果郡王見皇帝興致缺缺,便識趣地尋了借口告退。

皇帝躺在床榻上,酒意微醺,陷入了沉思。

黃昏時,他與晏寧一同縱馬山野之間,行至一片水草豐美處,二人便在此處飲馬。

“明日便要啟程回京,你可愿隨我們一同回紫禁城?”他如是問道。

晏寧怔愣了一瞬,隨即轉過頭,定定地望著皇帝。

“四爺,當日您只說,讓晏寧留在行宮,當一名馴馬女,這對晏寧來說,已是頂好的事了。”

皇帝亦是怔愣。

“何況,在這木蘭圍場,四爺只是晏寧一人的四爺,若回了紫禁城,四爺便是許多人的皇上,晏寧或許也不再是晏寧了。”

說著,便自顧自地向前走去。

行至一背風處,拾了些干柴,燃起一堆篝火,熱意撲面而來。

皇帝隨她一道坐在篝火旁,回味著她方才的一番話。

晏寧覺察出他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她的臉上,卻并未抬頭看他。

她自知方才那番話已算大膽,可她剛到行宮那日,他便說過,日后喚他四爺即可,且不必將他當做皇帝,她才大著膽子說了出來。

天色開始變暗,篝火旁卻是溫暖異常。

晏寧方才便解了披風,隨意扔在一旁,身上是修身緊致的騎裝,勾勒出女子俏麗的曲線。

又添了一把柴,篝火燒得越來越旺。

隨著氣溫升高,皇帝只覺身心有些燥熱,便也解了身上的大氅,拿出酒囊來,灌了兩口烈酒。

“你不愿隨我一道回宮?”烈酒有些上頭,皇帝的問話亦是生硬。

晏寧越過火光,盛著水波的雙眸,柔柔地望向皇帝。

“四爺于晏寧有救命之恩,又接晏寧到這行宮來,晏寧有幸陪伴您數日,已是天大的福分。除了父親,您是晏寧這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這幾日也是晏寧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四爺,此去一別,多多保重。”此番話說得誠懇,晏寧落下兩行清淚。

“好端端的哭什么,我只是心疼你孤苦無依罷了。”皇帝心疼地安慰道,伸手為她拭去眼淚,將她拉的近了些。

一陣涼風吹來,火光閃動,皇帝卻覺著心中越發燥熱。

“在遇到四爺之前,晏寧便是一直孤苦無依的,左不過再如從前一般便是了,自父親走后,晏寧已習慣了這種生活。”

美人的淚眼盈盈,最是打動人心,尤其是這四下無人之時,暖意融融之處。

皇帝再也按捺不住內心情動,一把將她擁入懷中。

大氅與披風已被篝火烤得溫暖而柔軟,人亦是燥熱而沖動。

夜色四合,幾顆星子悄然掛在空中。

冬天的山野,夜里尤為寒冷,唯這一處,火光蒸騰,暖意彌漫。

數日的曖昧早已攢夠了火候,更比這此時的篝火熱烈萬分。

幾許溫存,幾許風雨,二人心中似有百只貍奴抓撓,直叫人呼吸困難,神智恍惚。

忽然,電光火石間,似乎沖破了某種禁制,一種令人痛苦與快樂并存的禁制。

禁制打破前,往往舉步維艱,苦不堪言,沖破禁制后,則總是風起云涌,云濃雨至。

瘋狂,熱烈,無拘。

這寒冷而靜謐的山野,終在這一日,不再寒冷,不再靜謐。

良久,驟雨初歇,云開霧散。

篝火仍舊旺盛,熱意仍舊蒸騰。

少女眉心幾分嫵媚,便勝過世間所有春色。

片刻之間,羞了云,掩了月,夜色如墨,火光也搖曳,又一番酣暢淋漓。

“隨朕回京吧。”皇帝柔聲道。

“晏寧愿在這木蘭圍場,一生等待四爺。”

“朕是皇帝。”語氣微冷。

“四爺莫要忘了晏寧。”

皇帝平生第一次,被一女子忤逆,還是剛剛承受他雨露恩澤的女子。

回到行宮他便喝起了悶酒,召了十七弟前來,名為商討回宮事宜,實則是為了開解。

十七弟果真瞧出他所煩憂之事,但他卻不愿多談。

昏昏沉沉間,皇帝沉沉睡去。

次日日上三竿,皇帝方才起身,眾人已在忙忙碌碌打點行裝。

洗漱完,用過早膳,皇帝只覺少了些什么。

思忖片刻,才發覺,往日這時,都是晏寧嘰嘰喳喳地與自己同進早膳,今日太過安靜了些。

又想起昨日分別時,晏寧的話。

“明日四爺啟程,山高路遠,唯望珍重,恕晏寧不便相送。”

思及此,皇帝只覺心口一滯,起身來到殿外,揚聲吩咐道。

“若收拾好了,便早些啟程吧。”

果郡王與慎貝勒也覺著奇怪,今日啟程回京,未見晏寧姑娘相送不說,連皇上亦對其只字未提,甚至吩咐提前出發。

巳時三刻,儀仗整頓完畢,皇帝翻身上馬,卻是遲遲不見下令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