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仙傾

第63章 舊皇族

中州與青州邊境,寧城縣。

傍晚的天色逐漸昏沉,沿長街做生意的小販正在捅著棚屋下的爐,想讓它生的旺些。

隨后便見一女子沿街而來,在攤位之前停下。

這女子生的國色天香,穿一件滾雪長裙,凝眸如秋水般柔美深邃,肌膚盛雪,但面色冷冷,有些生人勿進的高傲。

她每日傍晚都會來此買一塊地瓜,看似喜愛,卻又總要叨念一聲不如他烤的好吃云云。

一開始小販敢怒不敢言,但隨著聽得次數多了,也難免會因此而抱怨幾句。

“姑娘總說我不如別人烤的好吃,為何還要來買?”

“因為他不在啊。”

女子將紅薯剝了皮,瞇著眼道:“你知道么,其實我和他只見過一次。”

小販聽完之后癟癟嘴,心說這我上哪兒知道去,不過我倒是知道,姑娘口中的“他”若是個男子,大抵是思春了。

買了紅薯之后,女子沿著長街離開,向一座荒院走去。

靈劍山弟子曾在青州遭遇襲擊,百般跟蹤調查后,線索被導向了岐嶺遺跡。

但有一件事,被很多人都忽略了。

那就是陳清河原本的身份。

陳氏仙族收弟子有一條規矩,與其他仙宗都不同,那便是拜入山門的弟子都需要改姓認族。

之所以有這條規矩,是因為他們不希望周遭有太過興旺的世家。

而根據她所查到的資料,陳清河改姓之前并不姓陳,而是姓鄭。

諸國混戰時期,鄭其實是一個十分古老的舊皇姓。

大夏得仙宗助力之后征戰中原,鄭國降,從皇族變為了龐然世家,但并未衰落,因為他們族中子弟的修行天賦都極好。

尤其是最后一代鄭家老祖,曾是陳氏仙族現任掌教陳如海的師兄,百年前有人稱他們為鄭氏雙驕。

但因為沒有道統加持,鄭家老祖無望臨仙,壽元用盡后便與世長辭。

而自其辭世之后,鄭家自混戰時代所延續的氣運似乎就敗光了,到如今家中子嗣凋零,便連祖宅都賣掉,舉家遷往了別處。

若只是陳清河原本姓鄭,這倒也并不值得靈劍山的小鑒主親自來一趟。

可還有一件事,在其中更顯古怪,那便是洪山礦。

洪山礦位于中州,原本是被鄭氏所控,據說后來礦工無意間打通了一條礦道,通往岐嶺深處。

當時鄭家得知此事,幾乎傾巢而出,他們的門楣似乎也是從那時候失了氣運,子嗣不斷凋零。

先是鄭家的洪山礦挖穿,通向了岐嶺。

再就是家中子弟鄭清河變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并一直往返于岐嶺山脈,護送車隊。

若說沒有關聯,顏書亦根本不信。

長街很快走到盡頭,小鑒主手中的地瓜已經吃了一半。

此時她正處于一處廢院的門前,抬頭看去,就連匾額都已不在。

唯有門前石墩上刻著的字,表示這曾是鄭氏曾經的祖宅。

此處宅院極大,曾無比興盛過,但此時卻大門緊閉,銅鎖生銹。

一縷劍氣溢出,鄭氏祖宅的大門轟然倒塌。

顏書亦邁步入內,便感覺到一個陰冷不斷地襲來,四周圍飄散著一種古怪的味道。

宅子的第一進,滿亭都是齊膝的荒草,除此之外,只有破爛的磚瓦以及幾乎倒塌了一半的正廳。

小鑒主在其中環視了許久,隨后離開前院,去往鄭宅深處。

人若是想藏東西,定然不會藏在面上,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情。

顏書亦一邊邁步越過荒草,一邊攤開了柔嫩的掌心。

隨著仙光的涌動,一面石鏡便浮于空中,鏡中仙光打落而下,纖毫畢現,射入了最后那間宅屋的內堂。

顏書亦拔劍走入屋,眼看著仙光不斷飄忽,細思片刻,一劍斬碎了后墻的石壁。

轟地一下,墻體直接被削去一半,但裸露出的并非是宅屋后面的黃昏,而是另一堵墻。

這墻是中空的,看似一面,但實際上藏了一條夾道,有一階石梯不斷向下。

顏書亦站在上面沉默許久,并未挪步。

她怕黑。

這和實力境界無關,單純是心理因素。

但沉思片刻之后,她還是走下了這條冗長的暗道,經過長長的石階,最后抵達了深處。

眼前是無比廣大的一座地宮,面積不比頂上的鄭氏宅院小多少。

但與頂上全是亭臺樓閣不同,地宮之中只有一間又一間被鐵柵欄封住的石牢。

“鄭景輝、鄭玉、鄭晨、鄭弘文……”

顏書亦的目光從石牢的銘牌上掃過,最后停下腳步,眉心深皺。

從銘牌來看,被關在此處的都是鄭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