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蘭玉庶

第三十回 9(調侃)

第三十回9(調侃)

第三十回9(調侃)

可不是呢,這人得有多討厭,周圍竟然沒一個與她好的。

聽付悅說時,韋玉只覺得同仇敵愾。

家里大兄勸她的時候,她覺得她大兄沒有同情心。

李演勸她的時候,她覺得那是因為李演也是庶出的,所以才會站在了付新的那一邊。

現在被張秀兒一點破,韋玉突然覺得,她得多傻啊,才能信了付悅的話?

一個人,爹娘不疼,周圍的人全算計她。

這人要是不反省自己的話,還是自掛東南枝好了。

做人如此失敗,簡直是無顏活在世上啊。

韋玉一想通,羞愧得就差要打個地縫鉆進去了。

可張秀兒卻沒有停,非常生氣,說到激動處,手舞足蹈地:

“就這樣,你竟然還奇怪,我們憨娘為什么跟她處不來?我覺得,能處得來才怪呢。”

韋玉不死心,對于外面的傳言,非常的好奇。

這一回,韋玉倒不是想為付悅辯解什么,只是單純地奇怪。

想了想,韋玉問道:

“外面都傳說,付悅偷溜進將軍府,想要勾引羅小郎,這事不是真的吧?”

問完,韋玉就又面帶為難地解釋道:

“那個,我不是為她辯解,只是她才多大點兒,比咱們小一歲,也才十歲,哪能就勾引誰呢。不能吧?”

付新自將近過年,國子監也放假了,便就沒再出去。

而張秀兒與京里的閨秀也不怎么走動,羅輝就是聽著什么了,也不會跟張秀兒、付新學。

所以,這兩個人,也不過就是聽聞說付悅進羅家的事,被傳了出去。

至于傳成什么樣,是真的不知道。

聽了韋玉問,付新道:“外面傳成這樣了?”

韋玉點頭:“可不,我剛聽說,還嚇了一跳呢。她才多大?哪能有那種心思?”

張秀兒不覺得想起了以前。

她那時候,將所有的精力全放到了羅輝身上時,可是將羅輝身邊的小娘子,全都認真研究過的。

付悅,張秀兒可是一眼,便就看出,她接近羅輝,絕對的不懷好意。

目的不純!

不過,張秀兒瞅了眼身邊的付新。

卻深深覺得,古人誠不欺她。

日防夜防,身邊的賊最難防。

不過一想到付新并未發覺,羅輝的路,可預見的,并不平坦。

張秀兒的心,也就平衡了。

羅輝倒霉,張秀兒深覺欣慰。

付新倒沒有注意張秀兒的心思,只是認直的低頭想韋玉的話。

雖然她以前沒往這上想,但現在細思量,好像有那么幾分蛛絲馬跡。

張秀兒已經說道:

“看來韋小娘子是個實在的,人都說以己度人,不過,對于付悅,韋小娘子可不要以為自己什么樣,別人就都什么樣。她可厲害著呢。哼,我早就瞧出她來了。”

韋玉沒說話,卻是將張秀兒的話,聽進去了。

她第一回認真的想:付悅與我說的,就真的是真的嗎?

怎樣的一個人,才能讓爹、娘、兄弟姊妹都不喜歡?

馬車不知不覺中,到了李武的馬場。

李武本來就在馬場里,聽了李演派來的小廝送來的信,便就讓人在馬場外面候著羅輝幾個。

在門口,羅輝、韋賢都沒有下馬,由下人引著,直接進到了馬場里面。

付新和張秀兒、韋玉三個也是第一次來,趴到了車廂窗處,往外看。

就見馬場的外圍是碗口大的木頭,綁的一人多高的柵欄。

門口處把門的家丁,比那看城門的還要精神。

從外面連綿遙遠的柵欄,可以看得出來,馬場極為闊大。

從門到李武呆的曖房,羅輝和韋賢并沒有放慢了速度,也走了有一會兒才到。

李武倒是挺會享受。

馬場一般來說,都是入秋之后將馬養好,每日放馬,冬日才開始騎馬比賽,或是出去狩獵。

因此上,李武每年,都是冬天里,在馬場呆得時候最長。

所以,便就在馬場里弄了個暖房。

房子極為寬敞,四面的琉璃扣壁,無論從哪個方面都能看見外面。

暖房是整體的地榻,底下鏤空,下火龍。

冬日里,若是不想出去,便就坐在地榻上,靠著案子,會客喝酒,玩游戲。

然后還能從琉璃窗,看到外面,駿馬來回的散走。

現在由于知道有客人要來,李武已經吩咐手下的人,將馬給圈了起來。

見羅輝他們來,李武親自迎了出來,懷里卻摟著個十二、三歲的小娘子。

就見那小娘子長得如花似玉,見了羅輝、韋賢也不認生,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她嬌嗔似的,掙開了李武的胳膊,沖著羅輝、韋賢行禮道:

“兩位公子萬福。”

由于他們是偷跑出來的,付新幾個自沒有什么丫頭婆子跟著,所以從馬車上下來,羅輝和韋賢兩個便就湊到了車前。

性急的張秀兒最先下車,羅輝欲要伸手去扶。

韋賢拿眼一橫羅輝,羅輝一摸鼻子,便就閃到了一邊。

張秀兒瞅了瞅韋賢伸過來的手,笑了笑:

“我又不是什么大家閨秀,哪那么嬌氣?”

說著話,張秀兒就直接跳到了地上。

嚇了韋賢一跳,在邊上伸著手,虛應著,就怕張秀兒站不穩,好能及時的扶她一把。

結果,羅輝和韋賢誰都沒扶著。

因為之后,張秀兒便就將付新、韋玉給扶下車。

韋賢和羅輝面上訕訕的。

羅輝瞪韋賢,韋賢瞪張秀兒。

所以,這位伎人與他倆個打招呼時,兩人的面上都不怎么高興。

那小娘子也不生氣,就又同付新幾個招呼道:

“三位小娘子可真漂亮,奴給三位小娘子請安了。”

韋玉倒是聽韋賢說過,京上貴富、窮文人,都喜歡偕伎游玩。

所以,也算是見過的。

但付新和張秀兒,就顯得有點兒鄉下土包子。

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應付這位看起來,不像是良家子的小娘子。

韋玉笑問道:“你叫什么名兒?今天幾歲的?住哪個館里?”

那小娘子一揚手中的帕子,笑道:

“奴名好好,媽媽姓杜,奴入了籍,祖宗的臉都給丟光了,這姓也就不要了。跟了媽媽的姓,人都稱奴杜好好。今年十三歲了。”

李武這時候在邊上,與羅輝和韋賢道:

“你倆個怎么突然想到上我這兒玩來了?可真的讓我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