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風流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

第五百五十二章天子的鋒芒和猜忌

所謂兀良哈,不過是明朝對于朵顏三衛的概稱,就猶如用韃靼和瓦剌來區分撤回大漠后的蒙古本部和衛拉特部一樣。如今福余衛的科爾沁阿岱臺吉生怕明朝皇帝把火撒在自己頭上,跟著阿魯臺一塊跑了,因此剩下的兀良哈人原本壓根沒想到明軍會在北上之后忽然殺一個回馬槍。當明軍前鋒五路大軍共計兩萬人殺來的時候,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牧民全都懵了。

比起先前跟著朱棣南下靖難時的朵顏三衛,如今的兀良哈人還保持著相當的戰力,但阿魯臺裹挾走了一些人,其他人又完全沒料到會有這樣的滅頂之災,因此倉促應戰之下便是節節敗退。幾個部族勉強湊齊了幾千軍馬纏住明軍,其余老小則是趕著牛馬惶惶西逃。然而,已經張開的口袋那邊卻是守著比明軍前鋒更加可怕的軍隊。

屈裂兒河邊上等著的乃是皇帝親自率領的中軍大營!

急匆匆趕了三天路的朱棣此時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是坐擁天下的天子。騎著那匹萬里挑一精心揀選出來的踏雪寶馬,挎著那把陪著自己不知道殺過多少人的寶劍,穿著那身沉重的盔甲,他再一次感到了四肢百骸中滾騰不息的活力。幾乎是毫不猶豫地,他便向旗牌官沉聲發令,隨即擁軍沖殺了過去。

盡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一幕,但楊榮金幼孜還是感到頭皮一陣陣發麻。御駕親征本就不常有,而且哪怕是御駕親征,天子也素來是立在大纛之下督戰,借以提升士氣,哪里有像皇帝這樣親自上陣的?而被撂下陪著兩位閣臣的張越此時遙望著明軍一下子突入了敵方戰陣中,一時間也是血脈賁張,拳頭不知不覺就攥在了一起。

“大局已定,用打韃靼的兵力來對付小小的兀良哈三衛,那完全是殺雞用牛刀!”楊榮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即轉頭對張越說,“皇上對你之前的提議很是心動,但大寧故城廢棄已經差不多有二十年,修葺殘垣斷壁要錢,駐軍同樣要錢,與其如此,不若收編三衛降軍,以其供驅策,則邊疆可保不失。”

這個論斷聽上去并沒有錯,但張越仍是忍不住開口反問道:“楊學士,昔日唐朝也是重用各降將,先是皇朝強盛的時候,蕃將蕃軍大多是忠心耿耿不敢反叛,但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數代以后若是萬一疲弱,則彼等必然會鉆空子找機會。宋朝也多在邊地用蕃軍蕃將,但有時候連主將都會在嘩變中身隕,更何況其他?他們如今服膺,乃是因為懾于軍威,怎么可能是真心實意的?”

“真心實意也罷,假心假意也罷,以一地疲中原,這原本就不可取。”

金幼孜適時插了一句話,算是結束了這一爭論。而無論楊榮還是金幼孜,都是恪守傳統的士大夫,對于無故興兵總是心存異議的,盡管說服不了皇帝,但面對張越,他們自然可以擺出自己的老資格。在他們看來,靠大軍掃蕩蒙元終究是下策,用封鎖讓其臣服,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好法子。不論大寧故地還是交阯,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激戰持續了兩天,更確切地說,一面倒的戰斗持續了兩天。第一天,朱棣親自帶兵追殺了兀良哈人三十里,一股腦兒連酋長帶戰士也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第二天則是沿著河西再次搜索掃蕩,亦是大有斬獲,而且在第二天,張越亦得以隨軍同行。

積攢了幾個月的火氣都傾瀉在了朵顏三衛的頭上,當領軍回營的時候,朱棣的面上盡是說不出的滿足。盡管左右前后的護衛盡職盡責,但他畢竟親自用寶劍殺了好幾個人。唯一遺憾的是,這把陪伴了他多年的寶劍這一次崩出了一個缺口,徹底沒法用了。由于身上又是汗又是灰又是血,他頗有些灰頭土臉,但整個人卻顯得精神奕奕,只除了聲音有些沙啞。

“皇上萬歲萬萬歲!”

面對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志得意滿的朱棣只擺了擺手,并沒有多做羅嗦。沒有如愿攆上阿魯臺殺他一個屁滾尿流,他實在是很窩火,但這惱火勁如今已經過去了。此次討伐兀良哈人,斬首近兩千級,擄獲輜重牛羊無數,更重要的是,那些對他陽奉陰違,一面和大明互市,一面和韃靼眉來眼去的家伙,如今已經成了喪家之犬。

亢奮的朱棣一口氣接見了好幾個大勝而回的將軍,卻仍是沒有休息,而是召來了楊榮和金幼孜詢問從京師轉交來的各式奏章節略。足足聽兩人說了一個時辰的事情,他這才露出了些許倦意,可卻仍然不愿意休息,等兩人退下之后,他又召見了張越。

“繼守城之后又見識了野戰,感覺如何?”

昨天在楊榮金幼孜面前吃了軟硬釘子,張越雖不覺得氣餒,但郁悶卻總是有的。此時皇帝一上來就問了這么一句,他略一沉吟就低頭答道:“臣只是覺著,強橫一時的朵顏三衛,如今已經不如從前了。不但是朵顏三衛,就是昔日在興和面對阿魯臺的時候,臣也覺得不如曾經聽說過的蒙元鐵騎的威勢。”

“都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在朕看來,數敗之將,更不可言勇!”一連接見了好些人,朱棣原本發熱的腦袋眼下漸漸恢復了清醒,聽張越這么說,他哂然一笑之后,又若有所思地說,“要較量騎兵,恐怕仍是這些韃子略勝一籌,但他們既然已經失去了天下,那么也就剩下了騎兵這點資本而已。火炮他們沒有,火銃他們也沒有,他們要用數十年才能訓練出一個騎射雙全的騎兵,但朕的神機營要培養一員精銳卻只要兩三年!”

盡管很想開口說蒙元鐵騎固然已經退化,但大明步騎的戰力也已經不如開國,以后承平日久還不知道會變成怎樣糜爛的樣子,張越終究是沒把這話給說出來。別人常常說他老實,那固然是有些好處,但沒有原則一味老實,那就是愣頭青了。就在他想設法再提一提大寧故城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皇上,京師密報。”

聽到京師密報這四個字,張越本能地想起了錦衣衛和東廠,連忙打算告退。可他什么都來不及說,就被朱棣一個眼神止住了。眼看一個小太監捧著一個銅筒進來,畢恭畢敬地呈了上去,朱棣竟是當著他的面打開了銅筒的密封,取出了一卷紙仔仔細細看了起來,他只能在心里琢磨這上頭究竟是否提到了劉永誠的事。

“好一個仁德的太子,好一個知道體恤人的太子!”

聽到這個聲音,張越不禁抬起了頭,看見朱棣那滿面怒容的樣子,知道這上頭必定是又告了太子的刁狀。想想袁方應該不至于這么“盡職盡責”,陸豐更是輾轉向東宮示好,若是沒有極其要緊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干這種有害將來的事,他不禁犯了疑惑。

“他就是會一味當好人,就是會一味寬仁送人情,朕要這么一個會收買百官之心的太子有什么用!前一次朕流放了那個陳千戶,他卻擅自把人赦了回來,朕殺了周冕貶了梁潛,他就該警醒了,這一回居然要放過朝參失儀的張鶴,就因為張鶴是呂震的女婿?他太讓朕失望了,這哪里是什么耳根子軟,這是……這分明是居心叵測!”

怒火中燒的朱棣劈手丟下了案桌上的筆筒,隨即又瞥了一眼那張紙上的工整筆跡,見其上還奏報了其它事情,他便又繼續往下讀。等全部看完,他只覺得腦際滿滿當當充斥著怒火,當下忍不住重重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胸口高低起伏了一陣,他終于有些支撐不住,一下子跌坐了下來,捂著胸大口大口喘著粗氣。這時候,一旁服侍的太監不禁惶恐難安:“皇上,要不要傳太醫來瞧瞧?”

“滾,朕白天還率軍激戰,這會兒還精神著!張越,你過來!”

一直在旁邊希望能扮作一根完美樁子的張越在心里嘆了一口氣,但終究不敢違逆了天子,于是便走上了前。在低下頭的一剎那,他瞥見天子的眼睛里滿是血絲,其中還閃動著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東西,頓時心中一驚。

“皇太子和皇太孫父子倆,誰更堪繼大位?”

即使張越已經有了面對難題的準備,但他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砸下來這樣一個高難度的問題,這一下完全是被震傻了,甚至直接抬起了頭。看見朱棣那兩道犀利的目光直接鎖死了自己,他只覺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好半晌才記起御前奏對的禮儀,連忙低頭彎腰。

這歷朝歷代冊封儲君有的是立皇太子,有的是立皇太弟,至于皇太孫皇太叔等等林林總總不常見的史書中也都有記載。但自漢魏以來,就有皇太子在,不立太孫的規矩,除了唐高宗和朱棣之外,此后他并不記得還有這樣的例子。而且李重照畢竟是幼年得封,沒風光幾年便隨父同廢。朱棣卻不然,每有巡狩常常帶著朱瞻基,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太子,你這個儲君的位子是因為有個好兒子才得來的么?可是,皇太孫的正統性來自于他是皇太子的嫡長子,若太子不是太子,太孫怎么可能還是太孫?

“回稟皇上,無論皇太子還是皇太孫,都是皇上親自擇選。皇太子仁孝,皇太孫英果,可保我大明后兩代江山。”

“朕不想聽這種泛泛之談!”

這就是不講理了!張越心中苦笑一聲,暗想起初就應該早點尋個理由告退,也不會陷進這么一場麻煩里頭。當下他就把心一橫,聲若鏗鏘地說:“既然皇上不要泛泛而談,臣只能說,父子人倫尊卑綱常皆不可亂,這是自古以降的真理。”

自古以來,冊立了一個皇帝,其父親不是太上皇而且又活著的這種情形,他只記得清末帝溥儀這么一個。雖說不能肯定其他王朝就必定沒有,但至少漢唐宋明這四大繁盛朝代應該沒有發生過。朱棣這時候氣怒之下心血來潮問這個,他要是以為機會來了,敢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改明兒就死定了,誰也救不了他!

讓張越大為慶幸的是,朱棣死死盯著他看了一會,終于結束了的逼問,緊跟著就遣退了他。出了御帳,瞧見天上已經是繁星密布,他忍不住瞇了瞇眼睛,心中對皇太子朱高熾生出了無窮無盡的同情。攤上了這么一位難伺候的君父,還得常常吃力不討好地監國打理政務,虧身體一直不好的朱高熾怎生打熬下來的!

回到自己的帳篷里,他沒有對楊榮金幼孜流露出一丁點口風,索性早早地睡下了。迷迷糊糊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忽地聽到帳篷里有動靜,不禁睜開了眼睛,卻正好瞧見兩個人影一前一后出了帳子。半坐起身四下里一大量,他就發現帳子里只有自己在,就連彭十三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

莫非是出事了?

就在他心中微凜的時候,一個人卻敏捷地閃了進來,見他坐起了身,那人連忙一個箭步上了前來,聲音壓得極低:“御帳那邊的動靜瞧著似乎不尋常,我剛剛出去解手的時候發現防戍一下子增加了幾倍,而且帳子里仿佛有好些人影晃動。楊金兩位學士趕過去多半也是為了此事,恐怕不是要班師,就是皇上的身體有什么不妥。”

要班師用得著半夜三更請兩位學士過去?這彭十三也學會打馬虎眼了!

這擺明了是朱棣出了岔子……看朱棣白天那種暴怒難耐的樣子,再加上先頭帶軍征戰亢奮過頭了,這會兒發生什么樣的情形都是可以想象的。歷史上那位永樂皇帝是哪一次北征沒的他實在不怎么清楚,問題是他不知道自己這只蝴蝶扇了多少回翅膀,要是還迷信所謂的歷史,那他恐怕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盡管很想出去打聽打聽是怎么一回事,但張越還是強自壓下了那種沖動,再次躺了下來。而站在那里的彭十三看見張越這幅光景,便退回到了角落里自己那張草席上,盤腿一坐望著那帳篷頂上出神。這種讓人難耐的靜寂一直維持到了天亮,楊榮金幼孜始終沒有回來。

一連三日,楊金兩人根本不曾回過帳子,張越心中自是極其不安,軍中雖軍規森嚴,卻也已經有了些竊竊私語。好在朱棣最終在兀良哈余部跪軍門乞降的時候露了一下子面,這才算安定了軍心。就在這天傍晚,張越雖然沒見著朱棣,卻是有個小太監來傳達了皇帝原話。

“開平報稱軍糧不繼,后運民夫車馬不足。幾十萬大軍在外,軍糧居然不繼,他們是不是準備困死了朕?你給朕回去,從開平轉道宣府,然后再回京城,看看朕的那些將軍,朕的那些尚書侍郎,朕的太子都在干什么!”

面對這含糊其詞的口諭,張越著實是萬分頭疼——若是他見著太子,人家問天子如何,他該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