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寒貴

第四百九十四章 陷入兩難

第四百九十四章陷入兩難

“人都死地差不多了,當年你祖父不忍那些士兵隨著他赴死,于是在入了長公主府之后,就將那些士兵遣散了,只剩下三名親信追隨他,最后都燒死在了長公主府。”

“至此,活下來的叛軍頭領也被先帝就地斬殺,我一時竟也想不起何人會背叛國公。”

竇俊皺緊了眉頭,他搖頭嘆息。

“都死了,或許告密者也死了呢?畢竟這樣的墻頭草,先帝也不會再重用了吧?”蘇軼昭道。

竇俊點頭,“或許吧!”

“我有一個疑惑,當年父親和母親為何要去長公主府呢?”

這是蘇軼昭最為疑惑的地方,按理說鎮國公正在謀逆,身為兒子的盛瀾清不應該去助父親一臂之力嗎?

畢竟已經到了這一步,即便不參與,也與同罪論處了。

“這就是老朽也想不通之處了,我后來琢磨了一番,覺得應該是當年長公主怕女兒女婿遭遇不測,于是決定放在眼皮子底下最為安全。不論成敗,都能有對策。”

他說著便指了指蘇軼昭,“你看!若非長公主,你和夫人也難逃一死不是?”

“可長公主又是如何提前知曉此事的呢?要想找人李代桃僵,應該要做一番準備的吧?我倒是覺得長公主像是知道了結局,而后將夫妻二人禁錮在府內,為的就是假死逃脫。”

蘇軼昭認為其中疑點重重,若想知道真相,當時長公主的動向,十分重要。

“不可能!此事如此隱蔽,長公主如何得知呢?”

他說著又恍然大悟,“當時先帝已經知曉了,會不會是先帝說出來的?”

“這絕對不可能!”蘇軼昭也立刻反對,“長公主女兒的婆家要造反,您覺得先帝會對她透露消息嗎?要是長公主割舍不下女兒怎么辦?畢竟母親都會選擇自己的孩子,父親和孩子,您覺得她該如何選擇?”

蘇軼昭說到這里,頓時心中一震。

“父親和孩子?若是長公主知道此事,那父親和自己的孩子能選誰?”

竇俊也覺得這如何能選,“確實是兩難吶!”

蘇軼昭心中起了疑心,不過還需要作證。

“您可知道蘇文卿?我現在的養父。”蘇軼昭忽然問道。

“哦!此人當年與你父親是好友,蘇文卿雖是庶房庶子,但性情豁達,還是個正人君子。世子與他投契,于是總在一起探討學問。這就是你當年被你養父帶走,我沒有阻攔的原因。”

竇俊說起蘇文卿并無異常,甚至言語中還帶著幾分感激之色。

可大理寺拿來的卷宗上明明記載著蘇文卿就是當年的告密者,如果這兩人真的是好友,那無意中知道好友家的計謀,是不是也能說得通?

甚至因為兩人好友的關系,盛瀾清希望得到好友相助,主動將此事告知,是否也是一個可能?

蘇軼昭揉了揉額頭,而后繼續問道:“那養父是知道我的身世的?”

竇俊點頭,“是!他與你母親之間清清白白,自然清楚你的身份。當年夫人曾說過,若是這天底下還有誰能值得托付,那就是他蘇文卿了。于是夫人在油盡燈枯之時,便書信給了蘇文卿,將你托付給了他。”

“我之前一直當你不知,看你在府中過得很好,便一直沒告訴你身世。想必你養父也沒告知你實情吧?那他必然是真心待你的。”

竇俊說著打量了一眼蘇軼昭,“不過,你到底是女子,總會有被人拆穿的一天。更何況,如今你已明白你的真實身份,那你日后打算如何?”

蘇軼昭沉默不語,蘇文卿知道她的身世,還將她記在了族譜上。

對于蘇文卿,她已經迷茫了。她平時再能算計人心,可面對蘇文卿,她茫然無措。

她太不了解蘇文卿了,只有找到盛瀾清,或許才能知道當年的真相吧?

只能說一旦有了情感的糾葛,就再也做不到平常心了。

“你若是尋常女子,老朽也不說什么了。夫人臨終前希望你平安順遂一世,可你既然來找我了解當年之事,那就說明樹欲靜而風不止!”

竇俊眼神十分銳利,他看著沉默不語的蘇軼昭,眼中忽然閃過一絲希冀。

“你能出入朝堂,皇上對你又如此信任,查出當年真相,亦或者是報仇,只要有心籌謀,也不是不成。”

如果蘇軼昭只是尋常的女兒家,那是沒有能力辦成此事的。

可蘇軼昭謀略和膽識過人,不比當年的國公差,這也燃起了他心中復仇的火焰。

“報仇?找誰?先帝已經死了。”

蘇軼昭面無表情地看向竇俊,竇俊是讓她接著走國公的老路嗎?

“可當年盛家那么多條人命都死于秦家之手,難道你就不打算復仇嗎?這江山應該是盛家的。”

竇俊十分激動,他與蘇軼昭的思想不一樣,在他心里,自然是家族為重。

蘇軼昭身上背負著血海深仇,怎么能當作什么都沒發生呢?

“您是要我坐上那無上寶座?”蘇軼昭很是驚訝,竇俊倒是不迂腐,竟然想到了女帝嗎?

竇俊一時啞口無言,突然也有些迷茫了。

蘇軼昭原本打算將盛瀾清還活著的消息告知竇俊,但她忽然覺得此事暫時還是不要告知得好。

竇俊太沖動了,若是知道盛瀾清還活著,必定要唆使盛瀾清再次謀逆。

他自己之前也說過,盛家的死忠都死了,只剩下一些有些情面的。

盛瀾清被關了這么多年,甚至都有些神志不清,也早已沒了勢力,造反不就是去送死嗎?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容我想想吧!”

蘇軼昭安撫了一句,之后又道:“當年從長公主府逃脫的,應該不止我和母親吧?父親呢?沒有一起逃出來嗎?”

竇俊回憶了一番,道:“逃出來了,國公讓我逃出去,就是為了去找你們。當時你們是一同從公主府的密道逃出來的,而后世子忽然說他有要事要辦,一轉身就沒了人影。”

“等了片刻,還不見他回來,于是我說此地不宜久留,便帶著你們先離開了。原本他們夫妻約好了,若是失散,就到淮安府蒼臨縣相聚。他在那邊有個放出去的老仆,可以去投奔。”

(本章完)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朱門寒貴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