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寒貴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次比一次早

樂文第二百五十九章一次比一次早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第二百五十九章一次比一次早最新網址:

蘇軼昭正要回答,卻聽蘇文卿又道:“既然第一場就得了第一名,想必之后的考試,你也很有把握才是。一定要好好考,那縣案首也不是不能想。讓為父出去會友,也有些顏面。”

看著蘇文卿面帶笑意,雙眼放光的模樣,蘇軼昭突然有些無言以對。

半晌,她才道:“兒子盡力!”

前日發案,隔日一早,蘇軼昭便再次出現在了考棚外。

今兒是初覆,考取前十名者,得提坐堂號,也就是要坐在考官不遠處的號舍。

于是蘇軼昭今兒又換了號舍,與蘇軼玨一起,坐在了考官的下首處。

廖知府依舊對著蘇軼昭笑著點了點頭,這讓蘇軼昭心中更為納悶。

難不成這廖知府與便宜爹又是好友?可蘇軼梁是蘇文卿的嫡子,怎么不見他如此和藹友善。

想不通與知府大人到底能有什么交情,蘇軼昭便索性不管。

反正敬著就是了,考試期間也不宜與考官接觸過密,否則就有作弊的嫌疑。

蘇軼昭看了一眼今天的卷子,發現前面依舊是十道貼經。

看來出卷的官員很重視基礎,不過這樣的題目對蘇軼昭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接下來是一道四書題:“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

蘇軼昭思索了片刻,心中有了腹稿。

這道題出自《論語·憲問》篇,不過今日的題目中規中矩,讓蘇軼昭著實詫異。

她又看向下一道題,這是一道經題。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蘇軼昭立刻想到,這是出自《周易·系辭》篇的,原文是:“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想起了出處,破題便不難了。

蘇軼昭依舊是將答案先寫在草稿紙上,而后再謄抄。

廖知府看著蘇軼昭有些愣神,這小子的確很有才華。

沒想到歹竹出好筍,蘇文卿那樣的浪蕩子,這兒子倒是教養地很好。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四房嫡子蘇軼梁,不禁搖了搖頭。

這孩子的表現就有些平平了,可見天賦還是最重要的。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蘇軼昭今日寫貼經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便開始寫起了那道四書題。

“薦私家之臣而同為公朝之臣,此大夫之善也。”

這是蘇軼昭的破題,而后才開始承題,“蓋臣之事,君莫先于薦賢,大夫知家臣之賢得,不薦之......”

一邊寫,蘇軼昭一邊心中嘀咕。

這白話文寫該多好?這些之乎者也,的確不如白話文通俗易懂。

只是這科考制度如此,大家都隨波逐流,自己免不了俗。

很快就寫好了這道題,蘇軼昭看了看,沒什么錯字,不過中間有一小段需要潤色一番。

沒辦法,只能寫三百字,自己總是洋洋灑灑,便只能刪減一些了。

將后面深入討論的文字劃去,蘇軼昭寫了最后的束股,接著又看了一遍,這才點了點頭。

在草稿紙上重新謄抄一遍,確定沒有錯誤,蘇軼昭才謄抄到卷子上。

這是她的習慣,必須得謹慎。若是按照之前涂改的謄抄,也有可能會抄錯的。

抄完這篇之后,也到了用飯的時辰。

依舊是醬牛肉,不過今日的主食是水晶糕與合意餅。

蘇軼昭拒絕了廚房給多準備的醬肘子,自己是來考試的,到時候吃的油汪汪,沾染到卷子上,這怎么可以?

再者若是吃壞了肚子,那還怎么考試?

她拿起筷子正要夾牛肉,目光不經意掃了一眼對面。

咦?居然還是上一次對面那個考生?

也對!那么多考生被刷下來,之前的座號得重排了。

蘇軼昭只覺得有緣,便朝著對方微微一笑。

沒想到對方皺著眉頭,看似遇到了難題的模樣,居然還過了第一場。

對面的考生見著蘇軼昭今日換了糕點,吃地唇齒留香,不禁又咽了咽口水。

他恨恨地咬了一口手里的白面饅頭,只覺得今日斥巨資買的白面饅頭,一點也不香了。

蘇軼昭哪里知道人家在想什么?她只是看見對面今日也換了口味,頓時覺得自己換個口味,乃是明智之舉。

最后一道經題蘇軼昭答得很是輕松,只在下晌花了一個時辰,她就寫完了。

將卷子仔仔細細檢查了兩遍之后,蘇軼昭又拉響了鈴。

眾學子不禁從卷子上抬起頭,向號舍外探了一眼。

只見日頭正當中,一點也沒有下山的跡象。

“不用說,肯定又是蘇軼昭!沒想到他一次比一次早,我這還沒寫完四書題呢!”

眾人心中不由得一陣怨憤,接著便埋頭更加奮筆疾書。

蘇軼昭不管這些人怎么想,等卷子被彌封帶走之后,她就拎起考籃,施施然往龍門外走去。

時隔兩日,一大早,第二場的榜單便新鮮出爐了,這次蘇軼昭他們只在茶樓等著隨從稟報。

“唉!這次榜一依舊是蘇軼昭,不得不說,此子確實有幾分本事。”

有的考生看見榜一不變,忍不住感慨萬千。

“你沒聽說嗎?這蘇軼昭在京城可是名聲盡顯呢!之前書院的山長想收他為徒,只可惜當時蘇軼昭已經拜李師為師,山長還扼腕,痛心疾首呢!”

“你是說奉天書院的山長嗎?”有人震驚地問道。

“可不是?正是前太傅朱大人!”有人說著,還嘖嘖出聲。

“這朱大人可是當今皇帝未登基之前的恩師啊!如今皇上還十分敬重他,雖說已經致仕,但常在御書房行走。”

這人大吃一驚,拉著剛才說話那人,不敢置信地道。

“之前還傳言說他不想再收弟子了,沒想到還是動了心。若是收了蘇軼昭,那就是關門弟子啊!與皇上乃是師兄弟?這?”

“欸不可妄言!不過也是蘇軼昭沒福分了,偏偏拜了李師為師,當真是憾事。”

這人嘴上說著可惜,可面上卻滿是幸災樂禍。

“不過,這朱大人的長子可是吏部右侍郎,自詡純臣,難不成朱家是有什么念頭了?”一人突然道。

眾人聞言疑惑不已,“朱家能有什么念頭?與此事又有何干?”

最新網址:為您推薦(金秋)(金秋)(莞爾wr)(西子情)(青銅穗)(時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