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三章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晚晴悠悠轉醒,揚手撩開帳簾,只聽鳥啼漸漸,窗外大亮,便慢慢起身,坐在被窩里緩了緩,再穿好繡鞋,拿過桌上的白瓷茶壺,照舊倒了杯水,喝了幾口,轉身對著窗下柜子上的小銅鏡,拿過床頭折好的細棉布的襖裙,再套上一件半新的褙子,對著鏡子整理好了,隨意梳了一個小桃花髻,仔細看了看,尚算整潔,便打開房門,去了院中,拎過一個小炭爐,熟練的生起火來,爐火很快燃了起來,晚晴直起腰來,舒了一口氣,然后就去井邊打了一桶清澈冰涼的井水,灌了一銅壺,架在炭爐上,再彎腰添了一些柴,轉身去了旁邊的小耳房里,將自己洗漱用的銅盆,面巾等拿了出來,又用剩余的井水把其沖洗了一次,這時候炭爐上的水也熱了,晚晴便將銅盆等擺在了院子里的藤桌上,兌好熱水,用手試了試溫度,再開始洗漱凈面,過后,再去房內窗邊的小桌上,對著鏡子細細的抹了一層茉莉面脂在臉上,然后再去把院子里的銅盆等收了起來,看了看天色,去自己的收好的小盒子里估摸著拿了一些銅板,提了一個小小的菜籃子,鎖了院門,便去集市買菜去了。

胡同里已經人來人往的了,拎著水桶,抱著水盆排隊在胡同最里邊大樹下的井邊等著打水的,有跟她一樣提著菜籃子出門買菜的,也有已經買好菜往回走的,這個甜水胡同之所以叫甜水胡同,就因為那口井,歷史悠久,而且泉水清澈甘甜,故而叫甜水胡同,晚晴院里的井也跟那個甜水井一樣的水源,所以也是同樣的清甜可口,晚晴剛剛搬進甜水胡同這個小宅院的時候,很開心院子里已經有了一口井,不然還得排隊打水,就這么想著,已經出了胡同口右拐,走近了集市了。到了集市,人已經很多了,都是趕早買菜的,還有一些買油鹽醬醋的,晚晴邊走邊想今天吃什么,現在的天氣早午間還稍有些熱,晚晴拿了手絹擦了擦汗,瞧見攤子上的青菜鮮嫩,便去問了問價,買了好幾把,想著可以炒個青菜,再看見旁邊的攤子的豆腐也很水嫩,又買了好幾塊白水豆腐,都用葉子包好了,小心的放在籃子里,再逛了逛,買了幾個雞蛋,看見有芋頭的的,想著芋頭可以放很久,于是又買了一些,攤主還送了幾根小香蔥,晚晴謝過了,再買了一些油鹽醬醋等調料,籃子是越來越重了,小小的菜籃子也是滿滿當當的,太陽越來越高了,晚晴也覺得熱了起來,再擦了擦汗,然后覺得該買的都買了,便拎著的小菜籃,離開集市,朝甜水胡同走去了。

進了院門,把手里的小菜籃子放在院子里的藤桌上,來不及收拾,就著清涼的井水稍稍用手絹擦了擦臉上的汗,順手把手絹給洗了晾在旁邊的晾衣桿上,然后進了房間,倒了一杯涼水喝了,照了照鏡子,鬢發不亂,才放下心來,稍作休息,便挽起袖子,去耳房,拿出了鍋碗瓢盆并砧板等,用井水洗凈,再提了兩個小炭爐過來,三個爐子并在院子里,打來井水淘了淘兩把精耕米,便放在砂鍋里,架在其中一個炭爐上,開始燜起米飯來,又將銅壺灌滿水,開始燒起水來,再坐在井旁,用清水洗干凈青菜,一根根摘好,白水豆腐也洗干凈了,雞蛋也就著幾根翠綠的蔥花,在碗里打成雞蛋液,把炒菜用的鐵鍋架在另外的那個爐子上,開始炒菜。鍋里溫度熱了以后,晚晴先熟練的倒進了適量的油,待油燒熱以后,再倒入打好的蛋液,注意火候,待蛋液稍微凝固,用鍋鏟及

時翻面,直至兩面金黃,蔥花蛋餅就煎好了,用白瓷盤子裝好,放在小藤桌上,再洗了洗鐵鍋,然后又重復倒入油,開始煎蔥花豆腐,同樣煎至兩面金黃,撒上些許鹽,用盤子裝好了,再開始炒青菜,等到菜都做好了,米飯也燜好了。晚晴便用燒好的熱水兌好井水,洗了手,再兌了些水洗了洗碗筷,又重新灌上一壺井水,架在炭爐上燒,自己就裝好了一碗米飯,就著三個菜,開始用起飯來。晚晴的手藝不錯,即使就這么幾個簡簡單單的小菜,也做得別有滋味,燜出來的米飯也特別有香甜。整條胡同也都是飯香味,家家戶戶都忙著用午膳。晚晴夾了一塊煎豆腐,細嚼慢咽了起來,見水燒開了,便暫時放下碗筷,把房內的白瓷水壺提出來,將里面剩下的水澆了茉莉花,再小心翼翼的提起銅壺,灌進去熱水,又灌滿一銅壺井水繼續燒水,再繼續用午膳,等到用完午膳的時候,便收拾了杯盤碗筷等,用剛燒好的熱水燙洗了,放在院子里,濾干。

做完這一切后,太陽已到正中天,氣溫高了起來,安樂州的這個季節還是秋高氣爽,氣溫宜人的,就這樣不太熱但是又很舒適的陽光,填飽肚子的晚晴,難得的坐在院子里的小藤椅上,喝了幾口水,聞著花香,看著藍天,休憩了一會,估摸著這個天氣,昨天洗晾的衣服等應該會曬干的,太陽落山前得收好了,然后又想起了昨晚上的夢,她似乎好久都沒有夢見過小時候的情景了,好像夢境里的那個時光,已經離她很遠很遠了,可是回憶起來,似乎又離她很近很近,她想著夢里面那似乎有些陌生但是又很清晰的場景,也不由得嘴角上翹了起來,真是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啊。

晚晴笑了笑,便暫時收起了回憶往事,趁著天氣好,陽光正盛,得趕緊做繡活了,她如今可不再是那富庶人家的姑娘了,身無長物,只剩下這一間小小的宅子,幸好在杏林州的那幾年,練就了一手好繡技,那些年,靠著自己的一手繡活,也勉強將養著自己父母一家子,如今只剩自己一個,靠著自己的手藝,還是能夠糊口度日的,只是繡活最是要費時日和心神的,晚上又只能點油燈,是萬萬不能繡的,只能白天陽光正好的時候繡,自己還得買菜做飯收拾屋子等,能夠繡活的時候就大大減少了,為了一日兩餐,柴米油鹽等,辛苦些也無妨,于是晚晴便也不再胡思亂想了,只身起來,去房內床頭柜子上把自己的繡筐拿了出來,里面放滿了她平日用的針線,綢布,錦緞,棉布,各色彩線以及一些小珠子,打絡子的絲線,小剪子等各色玩意兒,還有一個繡了一半牡丹花開的緋色的綢布荷包,別看她平常自己穿著樸素,但是繡荷包手絹等還是咬牙買的好一些的綢緞絲線等,加上好的繡花,打上絡子,墜上小珠子,打的才能賣個好價錢,因此別看小小一個荷包,要是精繡了起來,得費她好些時日呢,手絹倒是簡單些,但是價錢就沒那么好了,因此,晚晴也是荷包手絹換著繡,才有足夠的時間賺些銀子。之間晚晴很熟練的選好了彩線,穿針引線,然后拿過荷包,仔細觀察了昨兒繡的樣子,花枝綠葉已經繡好了,只剩下大朵牡丹還未繡好,便比照著開始繼續繡了起來。一座小小的院子里,茉莉芬芳,樹葉婆娑,天清氣朗,秋陽正暖,清風襲人,一個嬌美的姑娘安安靜靜的坐在小藤椅上,身上偶有些落葉,柔順的發髻也被風吹的稍有些亂,她也沒有察覺,只顧飛針走線荷包繡,香風落葉美人忙,好一副秋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