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一百二十二章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

馬車里有冰盆,因此也不熱,晚晴用了一些碧荷帶來的糕點和藥膳,覺得腹中不再饑餓,也去了睡意了,便坐將起來了。

繡橘倒了杯茶,遞給晚晴,晚晴喝了幾口,然后喘了口氣。

綠蕪趕緊幫晚晴扇了扇風,體貼問道“主子可是熱了?”

晚晴搖搖頭,道“還好,不是很熱,你把窗簾撩開,讓我瞧瞧外邊的景色可好?”

綠蕪本來猶豫了一會兒,后來想著,如今應該已經出城到了郊外了,也沒其他人,便是主子撩開窗簾瞧瞧外邊,也無事。

便點點頭,自己趁撩開窗簾的時候,偷偷朝外觀察了幾眼。

見外面都是一望無垠的草地和樹木,根本沒有其他人。

便放下心來,將窗簾撩開一半,請晚晴欣賞窗外的美景。

晚晴許久都沒有出來游玩過了。

之前她每天忙著浣衣做飯繡活兒養活自己,后來到了京城里病了幾場。

好不容易養好些了,蕭君珩帶著她們去踏青,結果又遇上那樣的事情,萬幸蒼天庇佑,他們都安然無恙。

后來便一直在房間里將養著了,連去院子里賞花,蕭君珩都不允,怕她中了暑熱。

回到安樂州后,她身邊都是丫鬟們圍繞著,萬事都小心服侍著。

天兒又這么熱,她更是不愿意出門了,都是一直在房里避著暑熱。

最多烈日沒有這么曬的時候,去院子里的樹蔭下,納涼,賞賞花,許久沒有出過院子門了。

便是之前去賞荷宴也是去的蕭府,這樣郊外的景色,她是好幾年都沒有見過了。

她朦朧間又想起在杏林州的一些往事了。

那時候她們剛到杏林州,杏林州之所以叫做杏林州,只是因為杏林繁多,每年的杏子產量豐富,杏花酒也非常有名,養活了一方人家。

因此才叫做杏林州,杏林州比繁華富庶的安樂州,小上許多許多。

經商的人也少,地理位置比較隱蔽,但是人口簡單,民風淳樸,大家都是自給自足簡簡單單的過日子的。

那時候他爹帶著她們娘倆到了杏林州的時候,杏花紛開,粉嫩白雪,煞是可愛。

他們一家就賃了個河畔不遠處的小宅子,旁邊都是杏花樹,每年杏花綻放的時候,就是晚晴最喜歡的時候。

她娘親會給她簪一朵杏花在鬢邊,柔柔笑道“小晚晴,要乖乖的哦。”

幾歲的小晚晴便會乖乖巧巧的點點頭,戴著那朵粉嫩的杏花,蹦蹦跳跳的讓他爹抱。

她娘會牽著她,穿過小巷子,沿著河畔,穿過繁茂的杏花繽紛的杏花林,去給她爹送飯。

他爹娘也會偶爾帶著她去杏花林里摘果子,

去小山坡上放風箏,去河里抓小魚。

晚晴的記憶里,想起杏林州那炎熱的夏天,腦海里就是清涼的河水,游動的小魚,粉嫩的杏花,酸甜的杏子,還有知了的叫聲以及燦爛的陽光。

想著想著,晚晴臉上流露出很懷念的神情,那時候的她,過得多么的快活。

雖然她不再是那個慕家的大小姐,沒有了丫鬟,沒有了奶媽,沒有了錦衣玉食,丫鬟成群,但是她有爹有娘,他們一家三口,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卻簡單快樂。

晚晴的眼眶又有些紅了,她回過神來,瞧著窗外閃過的草地和樹林,淡淡的笑了笑。

借著擦汗的時候,仿佛不經意間,用絲帕悄悄按了按眼角。

她怕要是繡橘和綠蕪看出來,蕭君珩便會知道,怕他擔心。

過不多時,只感覺馬車慢慢停了下來,晚晴又想起之前京城里發生的事,心里有些害怕。

卻聽見馬車外云松請示道“姑娘,已經到了,請您下車吧,轎子在外等候您呢。”

晚晴才噓了口氣,輕輕怕了拍自己的心口,暗道自己想太多了。

綠蕪瞧見晚晴這般模樣,臉上若有所思的表情,但是沒有說話,只和繡橘二人小心攙扶著晚晴下了馬車。

微風拂來,吹來了一絲涼爽,也讓晚晴的鬢發輕拂上了腮邊。

晚晴瞧見馬車停在了一扇銅環大門前,上面寫著兩個字“梁府”

想著這大概就是梁府的郊外莊子上了吧。

門前停著一頂四人抬的軟轎。

云松對晚晴恭敬道“姑娘,請上轎吧,勞您再辛苦一會兒。”

晚晴點點頭,瞧著云松滿頭大汗,還笑容滿面的樣子,心里過意不去道“云松小哥,謝謝你了,辛苦了。”

云松趕忙做個揖道“哎喲喂,姑娘可是折煞小的了,小的可不敢當,這都是小的應該做的,您萬不可這么說。”

晚晴拿著絲絹團扇掩面而笑,也不再多說什么,只在繡橘和綠蕪的攙扶下,準備進軟轎。

云松趕緊上前撩開了轎簾,好讓晚晴順利坐進轎子里。

待晚晴道好了之后,云松才叫起。

一行人才跟著轎子,進了莊子大門。

之前在馬車上,晚晴可以撩開窗簾,欣賞窗外的美景。

但是如今,晚晴可不能這么做了。

之前馬車是蕭君珩準備的,而且在郊外的路上,沒有旁人,她便是在馬車上小憩也無甚關系,若她如剛剛一般,要撩開簾子看一看,倒也無妨。

現如今,可是到了梁府郊外的莊子上,她便不可如此了。

而且到了人家家里做客也好,借住也罷,萬不可四處張望,周圍打探的,這樣顯得太沒有家教禮儀了。

一言一行都必須要有禮貌和規矩,不可給人添麻煩,方為做客之道,這是她爹娘自小就教給她的。

因此晚晴在轎子里,即使沒有人看著,也正襟危坐,保持著良好的坐姿和家教,一絲再要欣賞美景的心思都沒有了。

轎子穩穩當當的走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停下來。

聽見云松在轎外叫了聲“落轎。”

晚晴感到轎子沒有一絲搖晃的落在了地上,便拿著手中的絲帕,擦了擦額頭和頸間的微汗。

然后才彎腰,扶著繡橘的手,出了軟轎。

瞧著眼前的臺階,不由得愣了愣。

云松在前方,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姑娘受累,再走幾步,上頭就是了。”

晚晴點點頭,便扶著繡橘和綠蕪的手,慢慢的走上了臺階。

陳媽媽和墨菡紅蕖等就在晚晴的身后護著,陳媽媽關心道“主子不要急,慢慢來,別累著了。”

云松在前面幾步的臺階上候著,也道“姑娘受累了,慢點來,不著急的。”

晚晴沒想著來莊子上,還要爬這么高的階梯,有些喘氣不來。

繡橘心疼道“姑娘累了?不若歇歇吧。”

晚晴瞧著這不上不下的,也不是個事兒,況且這么一大堆人,堵在階梯上,也太不像話了,免得惹人非議。

便咬咬牙,搖搖頭,握緊了二人的手,又開始攀爬了起來。

幸而階梯也不是太長,不多時,已經到了。

繡橘心疼的不行,瞧著晚晴滿頭大汗的樣子,趕緊拿著絲帕替晚晴擦著額頭上的汗。

陳媽媽也趕緊替晚晴打著扇子,低聲問云松道“怎的這么高?還要多久?”

云松瞧瞧旁邊站立的梁府小廝們,也不好說什么,只朝著陳媽媽使個眼色。

陳媽媽明了,也不再說什么,只替晚晴打著扇子。

此時一個丫鬟模樣的小姑娘走了過來,對著晚晴福了一福道“請問您是哪家的姑娘?”

云松道“這位是慕姑娘,是我家少爺帶著一塊來的。”

那丫鬟不認得晚晴,還是認得云松的,便對著云松也福了一福道“云大爺好。”

云松在晚晴面前哪敢放肆,有些心虛的偷瞄了瞄晚晴,然后咳了一聲道“給姑娘行禮才是。”

丫鬟聞言便又對著晚晴行了個禮道“慕姑娘好,奴婢是梁府的丫鬟,我家主子吩咐我前來迎客,您辛苦了,請跟奴婢來吧。”

晚晴點點頭,陳媽媽對著繡橘使了個眼色,繡橘便上前打賞了幾兩銀子給那個丫鬟。

那個丫鬟倒也不推拒,行禮謝過了晚晴的賞賜后,便前方帶路,領著晚晴穿過了山石小路,踏上了一條游廊,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