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一百五十五章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蕭君珩還在皇上的要求下,帶著皇上去了蕭家的在各州的酒樓,首飾鋪子,綢緞莊,雜貨鋪,成衣鋪子,米鋪等。

只忙的腳不沾地,天一早便出門,夜晚才回來,蕭君珩也深感,皇上不易,為了百姓的衣食住行,為了讓他們安居樂業,果真是夙興夜寐,焚膏繼晷,不由得越發感嘆,有此明君,大周朝才得以四海升平,國泰民安。

等到蕭君珩各州的鋪子都探訪過半了,皇上便道要去別的州探訪,就不與蕭君珩一起回安樂州了,待探訪完其他州后,便會去安樂州,再嘗一嘗蕭家樓外樓的手藝。

蕭君珩叩謝了皇恩后,皇上便離開了。

蕭君珩再整理了一番事物,見離自己離開安樂州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想著蕭家也離不開自己,過不了多久又要迎接圣駕,便匆匆啟程,回了安樂州。

本來他是想著要先去派人給傅蘭陵和晚晴送信的,誰知道。。。

當蕭君珩瞧見站在渡頭上,對著蕭君珩又跪又拜,哭哭啼啼的兩個女子的時候,簡直是火冒三丈!

原來,當初皇上下了旨后,嘉南州人人皆知朱家觸怒了貴人,打死了一房寵妾,還送走了兩個女兒。

還捐了好幾萬兩,讓朱家元氣大傷。

連平日里跟朱大爺頗有往來的師爺都懶得搭理他了。

朱大爺這會子滿頭白發,悔不當初。

他想著如今這番模樣,要榮華富貴是不敢奢求了。

只恨自己被富貴迷花了眼,生出了飛天的妄想,真是自作自受。

這時候他瞧著一屋子的鶯鶯燕燕只覺得厭煩了。

瞧見本來準備送進宮的朱彩云和朱翩翩兩人,滿滿都是遷怒。

經常對二人呼呼喝喝,怒斥二人抓不住皇上的心。

朱大爺的正房冷眼看著一切,心里冷笑著,她也是個小戶家的不受寵的庶女。

當初要不是她得罪了她娘家的正房太太,也不會被嫁給了朱家這個沒用的庶子。

本來想著他繼承了朱家,那么自己也是正房太太,也算享福。

誰知道他越發的沒有用,汲汲營營,撐不起朱家的門庭不說,卻只知道不停的納妾。

如今還惹下如此。。。叫她的兒子怎么辦?

本來就瞧著那些妾室通房礙眼的她,便乘機提出來“大爺,既然已是如此了,也沒甚好埋怨的了。反正女兒們都差不多到了適婚年紀,不若,就將她們嫁出去,嫁給家世好一些的,也好幫襯著家里。”

朱大爺本就蠢鈍,加上一下子出了幾萬兩,讓他心亂如麻,一聽見夫人這么說,便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不停的點頭道“夫人說的是,夫人說的是!”

朱夫人心里冷笑了幾聲,面上卻又好好勸慰了幾句,沒幾日,便將幾個庶女嫁的遠遠的,好不好的,她哪里會管,橫豎要了寫聘禮便是了。

此時,朱彩云和朱翩翩二人則兔死狐悲,擔憂不已。

二人的姨娘本就不受寵,如今又。。。

她們二人本以為又會被遠遠嫁了,誰知道,朱夫人卻道如今她們也算在皇上面前過了明路的了

,既然如此,也跟旁的庶女不同,便讓她們去投奔安樂州的蕭家。

又笑道,如果她們有手段,能夠在蕭家立足,甚至爭取到了蕭家大少爺的心,做個妾室通房,也不錯的,至少衣食無憂云云。

朱夫人有此一招,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打算的。

朱大爺女兒不少,唯獨兒子就她生的這個。

本來朱家的東西將來都是她兒子的,沒想到朱大爺這個老貨,居然一下子。。。

這讓她的兒子以后可如何是好,于是開始借著嫁女兒要聘禮了。

但是,她朱家本來就不算什么高門大戶的,如今又這般景象,嘉南州人人都避之不及,唯獨嫁去外州,那么拿到的聘禮就有限了,畢竟最有錢的人家都在安樂州。

就算真是高門大戶要娶,也不會娶一個庶女,所以都是納妾,那么聘禮自然更少。

所以朱夫人很不滿意,聽見朱大爺之前字里行間透露出來蕭家的富貴,還有皇上對蕭君珩的另眼相看,便開始打起了蕭家的主意。

便跟朱大爺說了自己的打算,她自是不會明著說為了自己兒子打算。

只是說,既然攀不上皇上,不如,就攀著蕭家這棵大樹也不錯。

只要和蕭家聯了姻,便是親上加親了,到時候,蕭家還能不管朱家?

說不定皇商生意,也可以分一杯羹,到時候朱家可以重正門楣,人人都會巴結朱家和朱大爺的。

朱大爺嘆了聲氣道“你當我不知道,但是,我瞧著,蕭家那小子,對彩云,翩翩沒什么意思,瞧都沒有瞧過一眼,還說有了婚約了。我聽著皇上的意思,差點讓他做了駙馬,他都不做,又怎的會瞧得上這兩個。”

朱夫人又游說道“那便做妾便是了,以她們兩個庶出的身份,做個妾差不多了,難道還想做正房?”

朱大爺一想,也是,又問“不是還有玉兒和金兒,都是你的女兒,你怎的不送去?”

朱夫人心里冷哼道,做妾,我怎會舍得我的女兒去呢,臉上卻笑道“她們怎的說都是在皇上面前露過臉的了,自是不同,玉兒和金兒還小呢,以后再說吧。如今,便是先將這兩個安排了才是啊,難道您真的就準備放棄蕭家這門親戚了么?是不是?橫豎先送過去再說唄,說不定。。。”

瞥了一眼朱大爺,心里冷笑一聲,嘴里卻還是討好的語氣道“或許就可能看上了呢?是不是呀?”

朱大爺此時急紅了眼,心里只想著要銀子,便不再多想,點頭同意了。

朱夫人便連哄帶勸的哄了朱彩云和朱翩翩上了小船,連夜將她們送去了安樂州,又派了幾個自己的心腹丫鬟和婆子名曰服侍其實是監管她們。

誰知道二人一番驚嚇,又遠離故土,第一次坐船,丫鬟婆子又服侍的不盡心,二人大病了好久。

好不容易到了安樂州后,不敢先去投奔蕭家,便暫時租了客棧,派了丫鬟在渡頭觀望。

丫鬟婆子們都被安樂州的繁華給迷花了眼,各自咋舌,腹誹道,往常只以為嘉南州已經很富庶了,朱家已經是大戶了。

但是瞧見如今安樂州的規模和熱鬧,方知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而已。

只不知道安樂州首富蕭家又是怎樣的一番盛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