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蕭老太太嘆氣道“外頭只道里頭好,卻哪知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世人只知眼前的富貴,而蕭家卻不能如此。。若是真被眼前的富貴迷昏了眼。。。”

“如今咱們蕭家的生意確實越做越大,雖然咱們對皇上是忠心不二的。。”

“不過。。圣上畢竟是天子,心中所想,心中所顧忌的,又怎會是我們能夠揣度的呢?”

蕭楊氏點點頭,道“這些年來,珩兒已經將好些掙錢的產業都上貢給了朝廷。”

“平時,咱們雖然吃穿住用奢靡了些,不過,按照咱們蕭家的家世背景,也不為過,想必圣上不會因為這個就追究的。”

“至于旁的,但凡是皇上有所顧忌的,珩兒都打點的妥妥當當的。”

“便是朝中的重臣還有皇親貴胄,親王侯爺之類的,珩兒都不敢過多交往。”

“至多是逢年過節的,打點了重禮,使了人送去孝敬罷了。”

“咱們不過是一小小的上戶人家,平民百姓而已。”

“做的如此謹小慎微,想必皇上對咱們會稍稍放下些戒心的。”

蕭老太太搖搖頭道“這世上,不會有天子治不了罪的人,便是皇上真是有心要治辦蕭家,罪名隨意可以給你一個大籮筐。”

“但是,有我在,皇上是決計不會對蕭家出手的。”

“況且,這些年來,珩兒沒有犯過什么錯,咱們蕭家對皇上又很是忠心。”

“整個大周朝,都是知道皇上對蕭家恩寵有佳,蕭家沒有大錯,每年跟皇上,給朝廷,還有后宮里面那些個上敬的貢品,除了必須的。咱們蕭家還補貼了好大一筆貢給宮里使用呢。”

“這些個,皇上都是心知肚明的。”

蕭楊氏有些擔憂道“那。。。那為何。。為何皇上會突然管起了珩兒后宅的事情?”

“您是知道的,想來沒有天子管理臣子后宅事物的。”

“天子向來不管臣子家事的,不然會被言官詬病的。”

蕭老太太闔目養神道“自然。。是因為對蕭家仍有忌憚了。。”

“如今的蕭家,早已不是當年安樂州的一個商戶了。”

“如今咱們蕭家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別說在安樂州,就算是跟鄰邊的幾個附屬小國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去年我不是大壽么?皇上恩典,讓我進宮用膳。”

“恰巧便見著了當時附屬國進貢的貢品,那些貢上來的珍珠,當真還不如珩兒貢上去的呢。”

蕭楊氏有些著急道“珩兒是一心向皇上表忠心呢。”

蕭老太太點頭道“我自然是知道的,皇上有如何不知呢?”

“不過,這件事情,得分兩次看,皇上一方面高興,蕭家很忠心。”

“一方面又會想,蕭家如此富庶,進貢的貢品竟然比附屬國的還要好,可見家業多大。”

“又深受皇恩,還經營者他賜予的海外貿易權。”

“雖說現在瞧著忠心,但是老頭子已經去了,我這個老婆子。。年歲也漸漸的大了。。”

“雖說珩兒是皇上從小瞧到大的,但是。。。”

“皇上難免會想著,若是有一天我這個老婆子也追隨老頭子去了呢?”

“蕭家便是珩兒掌舵了。。珩兒能否向他,向他的。。太子。。盡忠呢?”

“蕭家的后代是不是能夠繼續為他的子孫后代效忠呢?”

“情義這會子事情,是最靠得住的,但是。。也是最靠不住的。。隨著時間的交替,掌舵人的更替。。不管是朝廷的還是蕭家的。。都難以避免的會淡化了。。。”

“所以。。皇上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現在估計是有了慕家的在。。皇上才決定進一步棋了。”

蕭楊氏道“怪道皇上之前雖然也有想要珩兒尚縣主的意思。”

“不過珩兒一來是心里放不下現在后院哪兩個,二來確實也不想太過于打眼。”

“就婉拒了好幾次,皇上也沒有勉強,而如今卻強硬的賜了郡主給珩兒,還是西南王的郡主。”

“異姓王的女兒,縣主升的郡主,聽說。。聽說皇上跟西南王已經漸生嫌隙了?”

蕭老太太睜開了那雙仍然很是精明的眼,點了點頭,道“正是,當初西南王的父輩是立了大功,皇上才賞賜了個異姓王。”

“不過,這一代的西南王。。。聽說是當初跟端王走的很近。。”

“后來端王不是沒了?便跟睿王走的很近。。”

“睿王是皇上的親弟弟,跟端王一樣的,不得皇上喜愛。”

“西南王鎮守西南,說的猖狂一些,山高皇帝遠,這些年來,皇上也對他們很是容忍了。”

“一個皇上的親弟弟睿王,一個異姓王,親王之間不能交往過密,未免惹皇上不喜。”

“然而這兩位聽說很是明目張膽的,皇上便早有忌心了。”

“皇上何等的英明神武,又怎會看不出睿王和西南王的謀劃呢?”

“因此,皇上早早兒的將睿王借口戚太妃不適,將睿王引進了京城。”

蕭楊氏嘆氣道“幸好皇上早早兒的做了準備,不然。。只怕珩兒在京里。。沒那么容易。。”

蕭老太太搖搖頭道“幸虧珩兒自幼習武,身邊還有泉照和石白護著。。。”

“他還有心管他心尖尖兒上的那個呢,當時京里亂成什么樣子了?”

“他還敢將云松和隨硯派回來去找慕家那個丫頭!”

蕭楊氏想著云松后來稟告的京里的那一場動亂。。。睿王早有反意。。

雖然皇上早就洞悉先機,然而還是經過了一場清理,血洗宮闈,清除了不少探子,暗樁等等,將睿王一黨壓了下去。

云松雖然只是說了幾句便將事情交代清楚了。

但是,蕭老太太和蕭楊氏卻明白,定是蕭君珩交代他們報喜不報憂的。

為的就是怕她們擔心而已,一場親王圍宮,血洗宮闈,清洗暗樁,鎮壓亂黨,就這么容易么?

蕭老太太和蕭楊氏雖然不過是兩個后宅婦人,但到底不同于平常人家里的夫人。

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又怎會相信云松如此輕描淡寫的幾句話。

然而無論蕭老太太和蕭楊氏如何詢問,云松和隨硯都只堅持那幾句話,不肯再多說一句。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2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