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夢仙姝

第八十一章:探春智說南安王

錢忠等人見賈政突然倒地,驚得急忙上來扶住。

一時探春到來,見賈政已經氣若游絲,頓時跪倒在雪地上痛哭流涕。

賈政早已經口不能言,只是兩眼怔怔的看著探春,掙扎著將錦盒遞給探春,又從懷里將云飛揚給的那塊玉佩拿了出來,流下兩眶老淚,喉嚨里一陣作響,突然兩手一松,玉佩落在雪地里,溘然長逝。

探春痛哭不已,隨即令人將賈政的尸首抬上馬車,拿了錦盒和玉佩,一言不發,便轉身欲往南安城里去。

錢忠見賈政已死,而南安王未曾謀面,圣旨也未宣讀,不知這南安王到底是何意思,一時間便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

探春卻擦了淚,轉身道:“王爺染病在床,不能出城。這錦盒之內,必是圣旨。公公等人暫委屈在此靜候,待哀家回府稟明,自有答復。”№Ⅰ№Ⅰ

錢忠遭此冷遇,心里雖然有些憤憤,但事已經至此,又恐果真將事情鬧僵,惹怒了南安王造反,倒是大禍臨頭,便只得忍了,忙躬身道:“王妃請節哀,政老忠心國事,老驥伏櫪,忠心可昭日月,只是一路車馬勞頓,不曾想有此不測,早登仙境,老奴等不勝哀嘆,還望王妃將圣皇愛惜南安子民之心轉達王爺,以天下蒼生為重,也為賈府一門忠烈拳拳愛國之心再添光輝。”

探春只是點點頭,便去了。

隨行的護衛統領見探春走遠,便道:“公公,這南安王也太過無禮了,圣旨到了,竟敢不出城迎接,躲著不見,還讓咱們在這大雪地里久等,我看其心叵測,咱們何不這就回去,如實稟告皇上,治他們的罪。”

錢忠呵斥道:“不得胡言!你懂什么。咱們此行,意在替皇上安撫南安王,收服民心,若是事情辦砸了,咱們回去,就是個死!”№Ⅰ№Ⅰ

大雪依舊紛紛揚揚,北風怒號。南安城早已經戒備森嚴。

探春回到了南安王府,將賈政的尸體安頓畢,便來見南安王。

南安王正在書房里來回踱著步子,見探春到來,便令丫鬟等人退下。

探春滿眼含淚,泣不成聲,待要開口,南安王早問道:“王妃這是為何?莫非是那來傳旨的人給你氣受!”

探春忙拭淚道:“這倒不是,說來真是預想不到,一同前來宣旨的竟然是我的父親。”

南安王道:“既然岳丈大人來了,何不快請進來相見。”

一語未了,探春早又痛哭道:“父親年邁,剛到城外,已經口不能言,如今已經仙逝,我將其安放在府內了。”№Ⅰ№Ⅰ

南安王驚道:“竟然有這樣事。這水溶剛剛登基,顯然是篡奪大位,恐人心不服,所以竟讓岳父來宣旨,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其心可鄙,真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探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系,王爺也是知道的。如今賈府一門都在那邊,若我們這里稍有異動,恐怕賈府一門便要遭殃。這也是父親不得不前來的原因。還望王爺體惜,念及奴家情誼,以天下蒼生為重,韜光養晦,暫時不要和西寧王那邊來往。”

探春說著,便將錦盒和玉佩呈了上去。

南安王猶豫了半晌,只得接了,打開錦盒一看,果真是一道嘉獎安撫南安州的圣旨,無非是說了些南安州往日的繁華以及南安王的功勞,希望南安王領了嘉獎圣旨,立馬進京面圣的話。№Ⅰ№Ⅰ

南安王看了,反手將圣旨扔在地上,又攥著那塊玉佩看了看。

只見玉佩卻是云飛揚做北靜王時所戴之物,上面用篆書刻著“水居士”幾個小字。

南安王冷笑道:“他把這刻有‘水居士’的玉佩給我,意在告訴我不忘兄弟之情。可他篡奪大位,越兄而代,大逆不道。前后兩位先皇離奇駕崩,他又和西寧王勢同水火。今日,又脅迫岳父前來宣旨,卻令岳父大人客死異鄉。于國,他是不仁;于臣子,他是不忠;于兄,他是不義。此等不仁不忠不義的奸人,天地不容,天下人得而誅之!”

南安王說完,早將玉佩狠狠仍在了地上。

只聽得哐啷一聲,玉佩的邊角摔壞了一塊。

探春早泣不成聲,跪下道:“王爺所言,不無道理,但如今天下大勢稍定,若烽煙再起,難免生靈涂炭。況且奴家一門尚在京都境內,合府老小性命岌岌可危。若王爺執意起兵,奴家自然無力阻攔,賈府一門勢必滅門。這倒也罷了,只是將來即便你榮登大位,那西寧王又豈能甘心,勢必還有一戰。到時候天下大亂,又當如何?再者現如今正是隆冬,兵疲民怠,大軍即便勉強出征,只怕也寸步難行。那西寧王又居心叵測,若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坐收漁利不說,倘若他中途變卦,和王爺反目,王爺危矣。”№Ⅰ№Ⅰ

南安王聽了探春的話,頓時猶豫起來,便拿不定主意,只得怒道:“難道咱們就這么算了,一輩子龜縮在這南安州,任憑他篡奪大位。”

探春道:“西寧王兵敗,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元氣,必不能率先出戰。他若想再度出兵,必然尊王爺為主,唆使王爺在前。如今之勢,東平王已滅,猶如三國鼎立,誰先出動,后發者必定坐收漁利。王爺沒有諸葛亮,亦不是孫權,只可學曹阿瞞。”

南安王聽了,頓時有所悟,遂扶起探春道:“愛妃真是我的賢內助。本王竟然一時糊涂,險些中了西寧王的計。”

探春又道:“咱們如今只宜韜光養晦,靜候時機。西寧王和宮里皇上如同寇仇,勢同水火,早晚必有一戰。那時,方是王爺大展宏圖之日。王爺若能一統天下,必定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Ⅰ№Ⅰ

南安王大笑,又將地上的圣旨和玉佩撿起來道:“愛妃所言甚是,真不愧是學識五車,堪比諸葛。本王這便隨愛妃出城,迎接圣使!”

探春卻道:“王爺不可。哀家已經說了王爺身體染恙,不便出城。再者王爺若是親自出城迎接宣旨使團,在此群雄亂起的時候,恐令天下人小覷,疑王爺胸無大志大勇,天下有志之士便怠了。”

南安王聽了,便道:“愛妃所言甚是,可如今如何處置方好?”

探春想了想道:“這也不難,王爺只在府內裝病,躺在塌上見那使團一見,收了嘉獎之物便是;其余諸事,自有哀家處置。這一者可以迷惑宮中,以安皇上疑心;二者不卑不亢,讓天下人知道王爺并非胸無大志;三者也讓西宮里的那位心存些忌憚。如此一來,賈府上下暫時可保平安,王爺也可韜光養晦,以待時機。”

南安王聽了,高興得大笑不已,笑道:“愛妃真是巾幗不讓須眉!本王有愛妃在,真是猶如諸葛亮在世,勝過十萬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