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4)

第三十章青梅煮酒論英雄(4)第三十章青梅煮酒論英雄(4)←→:

牛強東沉默了一會兒,“黎彥宏,推出擁有國際領先技術的千度,通過‘競價排名、價高者得’的標準,率先實現了搜索引擎的盈利,并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樹立起‘內事不決問千度,外事不決問谷狗’的形象,今年6月千度超越谷狗,成為國內第一搜索引擎,可謂英雄否?”

卿云微微一笑,輕輕搖晃著杯子,“老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黎彥宏的搜索技術確實領先,這是他的長處,但他的短處也不容忽視。

他過于依賴技術,忽視了人性和社會因素,導致他的產品雖然技術強大,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并不如人們預期的那樣,他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賴國家的扶持,和丁三石一樣,他順對了勢,抓住‘長城防火墻’的戰略窗口期,并不是他有多強大,僅此而已。

而且,他的領導能力也有待商榷,否則也不會有這么多的人離開千度了,他能做大,但做不強。

因此,我認為他算不得英雄。劉表而已。”

牛強東愣了一下,又問著,“吳鷹,創立UT斯達康,在小靈通上一戰成名,一度帶領公司在華國無線通信市場攻城略地,可謂英雄?”

卿云聞言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一口飲下后才淡淡的開了口,“吳鷹?此人是個做實事的人,而且踏實肯干,是個人物。但是,他的性格又過于保守了,他比不過丁三石敢為人所不能為的勇氣,比不過程天喬敢為天下先的銳氣。

他的成功,不過是選對了賽道而已,他這是在投機取巧,通過一個技術上的投機行為,在無線通信市場上搶占一席之地。

但是……他不懂‘勢’,我們國家,正在飛速的發展,你應該聽過國家的一個論調,‘適度超前’。

也就是說,落后的小靈通技術,很快就會被淘汰,這本身就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沒有多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初期起步的時候用來積攢原始資本沒問題,但需要快速轉型,可吳鷹沒有這么做,他是一條道走到底的,他的產品線太單一了。

你看,華亭今年6月已經出手禁止小靈通建設基站了,這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但他沒有調整,還在不斷地在全國攻城略地,逆天下之大勢而為之。

看不清天下大勢,不配稱之英雄,也就是個……張魯?

嘿嘿,這倒是挺符合他的,看問題,一針見血,自己做,兩眼發黑。”

畢竟,這是一個能力壓雙馬勸和的江湖大佬。

臨安馬和鵬城馬捉對廝殺最激烈的時候,吳鷹一手摟一個的勸和,兩只馬兒盡管心里不服,但面上也得虛心接受,不敢有啥不滿。

天師嘛。

挺形象的。

牛強東本想湊趣再來幾個,比如琻山雷、杭州馬、鵬城馬,但他估計小卿總的回答多半就是‘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和卿云碰了碰杯,大強子眉頭一皺,提出了疑問,“等等,小卿總,伱剛剛品評他們的時候,一直在說‘勢’這個詞,這個‘勢’怎樣才能順,順的又是什么‘勢’?”

卿云沒有急著說什么,干掉這一杯,摸了一根煙拿在手里,想了想,而后笑了笑,“下面我要說的話,只是我個人的思考,對不對,我也不知道。我姑妄說之,你姑且聽之。”

牛強東鄭重的點了點頭,拿起打火機護著火替他點燃。

他知道,這應該完全是干貨了。

甚至,他還拿出了一個筆記本準備記錄。

這把云帝雷的不輕,后世那么多年,貌似他也就在那次出庭的時候記過筆記……

搖了搖頭,卿云吐出一個煙圈,而后緩緩說著,“為什么有些人同樣努力在原地踏步,但有些人明明沒怎么努力,卻十倍級百倍級的增長?

你能不能告訴我,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個企業和另一個企業的根本性區別?”

這個問題,卿云也沒想著大強子能給出答案。

因為,這是一次降維談話,他對大強子的降維。

此時的大強子,可不是十年后的著名企業家,此時的大強子,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商人。

而卿云,前世積攢的認知,今生秦天川教父級的傳功,他只需要一點點實踐,便能融會貫通。

“其實,今天,你可以看到99的企業主,99的時間都花在了大量運營效率的改善上面。所以,他們只能是企業主,成不了企業家。

你能夠把成本降低一個點,你認為你的對手多久能做到?

我相信不用給他半年時間,他也能做到。

除非你能像我未婚妻家二伯一樣,極致的降本,但他那一套,只適合大規模的工業體系。

你能夠用一套阿米巴的方式降本增效,他能不能用阿米巴的方式?

你能在終端做營銷變革,他能不能學會那一套方法?

答案自在心中。”

說到這里,卿云笑了笑,“真正讓一個企業和另外一個企業產生根本性差別的,它不可能在運營層面,根本的差別在于結構效率。

什么是結構效率?

‘勢’和‘力’。

在我看來,一個企業要想做大,做大之后要想做強,做強之后要想長青,核心就是四個字,‘順勢’和‘借力’。

違背這四個字,再牛的人,也做不起來企業,再強盛的商業帝國,也會快速衰亡。

這個世界上,牛人多了去了,有資源的有錢的,那二代也很多。

但你會發現很多人,就算是有錢有資源本身還很牛,但企業就是做不起來,因為他違背了商業第一定律,順勢。

再大的資源,再大的力量,再多的錢,在不對的趨勢上面,都是大炮打蚊子,最后虧得一塌糊涂。

有些事情,是沒有結果的。

所以第一個我自己總結下來的詞,就是順勢,一定要順勢而為。”

頓下來,他看了大強子一眼,繼續說著,“首先,第一個結構效率叫做未來之勢,或者叫做行業之勢,終極之勢。

一個企業家有沒有順對自己產業的終極趨勢,非常重要,就像我剛剛說的電商四階段。一開始你肯定不能按照四階段的模式去打,但你一定要看到你現在怎樣做,才能在第四階段活下來。”

其實有個很好的例子,不過這個時間點,還沒發生。

匯源果汁。

匯源沒有做錯任何事,它的創始人兢兢業業,但它還是輸了,而且就是在如日中天之時陡然就輸掉了全盤戰爭。

但它一點兒都不冤,它輸給了趨勢。

在華國人均GDP過1000美刀的時候,是華國人開始吃水果的時候,慢慢的新鮮水果走上餐桌了,慢慢的匯源果汁開始興起了,果汁代表著健康。

到人均GDP超過5000美刀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家不僅僅想喝一杯果汁了,濃縮果汁保質期365天,有防腐劑的,口感很生澀的果汁,沒人喝了。

大家開始轉向喝喜茶喝奈雪喝,喝人均客單價在20塊錢以上的一杯果汁。

打倒匯源的,不是商業因素而是趨勢。

趨勢的背后是人均GDP導演的。

如果華國人均GDP一直在5000美刀以下,匯源不作死,死不掉的,因為我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只能接受匯源。

但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刀,快速逼進1萬美刀的時候,沒有做錯任何事的匯源,就死在了這個過程中。

它的死亡速度,取決于GDP的增長速度。

因為此時,老百姓對手上的二三十塊錢已經不在乎了。

站在2023年的時間點,回到20年前,如果你去餐廳,餐廳給你一個點菜單,上面赫然寫著一杯鮮榨果汁20塊錢,你會記得當時的想法嗎?

真特么的貴!

真特么的坑!

20塊錢,可以買20斤橘子,只要忍這一頓飯不喝,我回家就可以買20斤橘子,今天剝了吃,明天榨汁喝,能吃上十天半個月,大不了最后爛了扔了。

只需要忍上一頓飯不喝,我喝點免費茶水不行咩?

實在不行,小孩饞果汁,我買瓶10塊錢的匯源濃縮回去兌水喝,能喝好幾天啊。

但是,今天,大街上奶茶店隨手可得的鮮榨果汁,20塊錢一杯,人們甚至可以排隊兩三個小時。

那么,此時還有多少人會有20年前那個想法?

消費在升級,哪怕是如此困難的2023年,人們也回不去20年前的消費水平了。

人均GDP在20年的時間內翻了10倍,就是這趨勢的導演。

為什么全國就像是一夜之間大家開始瘋狂的吃榴蓮?

10年前會有這場面嗎?

為什么10年前,20年前它沒有走進千家萬戶?

難道是經過時間的沉淀,榴蓮品種變了,它變香了?

還不是一樣的臭。

本質原因是大家現在買的起了,知道榴蓮吃起來很香。

匯源果汁是濃縮果汁的代表,它代表著一個社會的階段消費。

另外一個賽道,同樣是果汁,同樣是那個年代,有些企業在匯源迅速發展的時候,開始布局了鮮榨果汁,做每百毫升的果汁的單價是匯源10倍的產品。

方向的選擇,直接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巨大差別。

在2010年的時候匯源是如日中天的存在,匯源在明珠島的市值已經逼進200億,逼的可口可樂想要花300億去收購匯源。

12年前,都沒有人知道喜茶奈雪是啥玩意兒,但是僅僅過了12年,匯源在商都發大水那年破產了。

大家都會記得那時的鴻星爾克是國民之光,但有多少人能記得同樣跟鴻星爾克一樣捐款的還有匯源果汁。

創始人將賬上最后幾百萬現金捐完之后,正式宣告破產重組。

這個老板,不搞房地產,不搞非多元主業,不炒股票,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又沒有敗家坑爹的子女,就是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果汁生意,12年的時間將一個兩百億市值的公司給做沒了。

試問,這到底是誰的錯?

他很努力吧?

他在運營效率上不斷地改進,今天做橘子汁,明天做蘋果汁,后天做葡萄汁,今天做軟包裝,明天做平包裝,今天在線下賣,明天在線上賣,一切都追隨著市場的腳步,在運營層面上做到了極致,然后……

依然死了。

個人的努力,在趨勢面前一文不值。

勢比人強。

可惜了,這個案例沒法給大強子說。

抿了一口旁邊的茶后,卿云繼續說著,“第二個結構效率叫做周期,周期的趨勢。

每個行業從今天到未來那個狀態,它不是一朝一夕馬上發生的,它要經歷一個歷程。

在我看來,行業周期分為七段。”

牛強東聞言嘶了一聲,他雖然是學社會學的,但畢竟做的是商業,平時也沒少看書,行業周期不是四段咩?

初創、成長、成熟、衰退。

卿云玩味的笑了笑,沒有理會他的疑惑,這是秦家養的經濟學家,用秦家四兄弟在大量的實戰案例總結出來的經驗。

前世,他也是搭著秦縵縵才能聽見的。

這種智囊型經濟學家,講一堂課,幾百萬的咨詢費。

卿云繼續說著,“把周期聽懂,能夠救人,周期能把人滅死,同時也能把人扶起來。把握周期規律,就能躺著贏,違背周期規律,肯定會努力的輸。

哪怕是都進入了一個好的產業,好的賽道,但周期掐不對,到最后你也贏不了。

第一階段,起步期。

所有的產業在萌發的狀態的第一階段,都是起步的狀態。

這個時候市場的參與者不多,市場的需求量也不大,因為對這個東西有能力接受的也不多,所以供需兩邊都很少。”

牛強東停下筆,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這和你之前說的電商第一階段很類似。那么,在這個階段,我們究竟應該做什么?”

卿云饒有興致的看著他,“你覺得呢?”

牛強東仔細想了想,不確定的問著,“招兵買馬、跑馬圈地趕緊干?”

說罷他自己搖了搖頭,如果按照卿云的電商四階段論以第四階段為終局倒推回來,第一階段這么盲目是肯定不對的。

牛強東并不認為卿云會問一個答案簡單的問題。

思索再三,他很篤定的說道,“是先多看看,做調研,做定位,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傳播我的新產品新理念。”

卿云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恭喜你!”

就在大強子想要自謙兩句的時候,云帝臉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你完美的將這個階段最容易犯的戰略級錯誤,全部都犯了。”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