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擴張第167章擴張→、、、、、、、、、、、、、、、、、、、、、、、、、
景喜看了會兒,就離開了。
既然收了謝愛國給她的富察村村民們給的種子錢,那這地環種子她定要好好培育。
她又把收來的錢數了一遍,按照大小面額全都整理好,發現自己的手指頭都變成了黑色。
錢雖好,但是也臟,景喜好好地洗了手。
可是數錢的喜悅誰能懂啊。
一萬多啊!
加上她開包子鋪掙的錢,現在手里有一萬五千塊了。
她躺在床上,一想到剛才數錢的喜悅還覺得激動,干脆把自己賺的所有錢都拿來,放在床頭柜上陪她入睡。
晚上做夢,都是在數數不完的錢!
十二月底,景喜在市里開了第一家分店。
這店,還是龍躍之給她投資的。
上次給龍家拿過去的分成龍躍之很滿意,所以就給她開了分店。
本來景喜想著,在北鎮開。
但是一想到自己開店可能會影響趙順利家的生意,她就打住了這個想法。
學了人家的手藝,不能砸人家生意啊!
還是去市里開,市里更大,人更多,這次龍躍之給她找的鋪面更大!
還在兩個中學附近!人流量根本不用擔心!
這次的店面而且還新增了就餐區域,就餐區域有六張大桌子。
裝修也比南鎮的要更好,這一片房子都是新蓋起來的,什么東西都是全新。
開業的時候,肖凌和肖杰都來幫她,還有梁晨。
搬東西挪東西放鞭炮,這些活兒都不用她親自下手,像個甩手掌柜。
原來的南鎮店鋪,她在爭取了三個姑娘的意見后,最后把李一凡帶來了市里。
劉琴和王娟仍然堅守南鎮,景喜又給她們倆招了兩個幫手。
劉琴和王娟也榮升店長。
而新開的店鋪這邊,景喜一共招聘了八個人。
這八個人,都是梁晨幫她找的人。
三個后廚,三個前廳,兩個打雜跑腿。
一星期一輪換。
開業的第一周,每天就能賣出去四十屜包子和十屜蒸餃。
比南鎮剛開業時候的量,足足多出一倍。
景喜每天看著市里店鋪的賬本,晚上睡覺樂的嘴巴都合不上。
但市里的各項成本都要貴一些,人工費也比南鎮要貴。
景喜給這八個員工的開的工資,是每個月四十五塊錢。
店鋪是凌晨做準備工作,早上六點開張,一直營業到下午。
景喜覺得人手還是少,又招聘了兩個師傅專門做凌晨的工作,
這樣十個人才勉強夠用。
到八六年春節前,她手底下的兩個包子鋪,手下的所有員工,都能夠獨當一面了!
景喜十分欣慰。
逢年過節該給的禮品也沒少給,紅包更是包得很大。
快到過年的時候,生意更是紅火。
她決定開門開到臘月二十八,然后放十五天假。
好好地把這段時間的錢給賺了。
年前,她又南鎮北鎮市里三線地跑,一直等到臘月二十八當晚,才徹底緩過一口氣來。
太累了!
在市里的住房也是肖杰給她找的,一居室單元樓。
景喜南鎮把趙麗梅租給她的房子讓給李一凡去住了,這兩個月時間,她就一直住在這市里的單元樓。
收拾得跟北鎮的小院一樣溫馨,景喜還挺喜歡這里的。
一個人睡了一晚上,早上起床后,就聽見門口有響動。
景喜一開門,發現是肖杰肖凌哥倆,趕緊讓他們進屋。
肖杰也是直接開口:“小景,四爺讓我們帶你去陜省過年。”
景喜有些吃驚:“啊,過年不是家家戶戶團圓么,為什么要帶我,龍躍之家里的人呢?”
肖杰:“四爺家里人都不在了,現在過年也是他自己,還有院子里的這些人。今年我和我哥回陜省過年,所以四爺讓我們把你帶上,也是怕你一個人孤單。”
景喜想了想,自己現在有錢,過年放假也有時間,正好又要給龍躍之交這一季度的分紅。
“那行,你們等我一會兒,我收拾兩件衣服!”
“等等!”
景喜回頭一看,發現烏梅竟然也來了。
“衣服不帶了,到了西安姐姐帶你買新的!”
景喜尷尬地笑了笑:“烏梅姐,你不會是嫌棄我的衣服土吧!”
烏梅笑了笑:“不是,只是覺得你總穿這幾身衣服,也該買些新的!都八六年了,新的一年,衣服也要穿新的!”
景喜覺得烏梅說的也在理,最后之帶了些貼身的換洗衣物。
反正空間里有的是衣服。
中午吃過午飯,四個人就一起出發去陜省了。
肖凌和肖杰也是西安本地人,想到要回家,別提多開心了。
“哎梁晨呢,他不回去么?”
肖杰點點頭:“今年該他留下值班了,正好劉春明年就上高三了,兩人說話時間估計更少了,他也想多見劉春幾面。”
景喜秒懂,梁晨估計去劉家過年了。
“我好久沒見春兒了,也想燕兒,不知道燕兒過寒假回不回家。”
肖杰:“劉燕兒今年應該是不回來了,她說好像在滬市找了個兼職,趁著寒假賺點生活費。”
景喜想到劉燕也很會過,估計是覺得回家太折騰太費錢,才找了這么個由頭。
“那估計她爸媽會很想她。”
肖杰點點頭:“上次我去劉家,他們也一直念叨你,說很久沒見你了。我說上次去收貨的人,也沒見你,你是把錢交給村里就走了?”
景喜嗯了聲:“那幾天忙,我就沒待太久,我的小院子我都多久沒回去了,院里的植物估計都死了。”
“哎,不過我聽說一件事,你培育了地環的種子?還是去年就有,我看劉王兩家今年的果實特別好,送到食品工廠,凌小姐的人都特別滿意!”
景喜笑笑:“機緣巧合吧!”
“賺了不少錢吧!”
景喜打哈哈:“也沒多少啦!哎,前面有賣糖葫蘆的,我請你們吃!”
肖杰把車停下,景喜就下去買糖葫蘆了。
旁邊正好有個小賣部,她又買了些糖果糕點準備在路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