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1993開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溫水煮青蛙

漢西省城這棟樓占地面積不小,但十分低調不顯眼,外面沒有掛任何牌子,似乎不太想引起外界的關注。

安保也十分嚴密,大樓外面有外崗不說,一進去大門,里面也有安保人員守著,整棟大樓都在安裝國內七年前才從國外引進的監控技術,直到上樓之后,才見到樓上貼著東芯半導體的字樣。

現在大樓還是有些空蕩蕩,但里面有不少專業人員在忙碌,在改裝實驗室、搬運設備等。

“東陵高科真要研發芯片?!”

看著一些國內能買到的芯片實驗設備,包括蝕刻設備、薄膜沉積設備、清洗設備等,都已經開始搬運到實驗室內,這些設備跟日苯、阿美利加那邊的設備相比,肯定不算先進,部分甚至是二手的,但這些都已經是東芯半導體,能在國內買到的最好設備了。

看著眼前的這些實驗設備,哪怕是國產貨,漢西交大的教授,也是聯合實驗室現在名義上負責人的劉佑國,也知道這些東西價格絕不便宜,他也看得出李東陵這次真的是下了狠心了。

“日苯東芝的芯片主板,向東陵高科漲價20,東陵高科聯系了NEC、松下、日立、富士通、德州儀器等公司,這些芯片公司都處于觀望狀態,有愿意給東陵高科供貨的,但要價也不低,甚至于……”

提起這個,讓李東陵都有些牙癢癢,卻又無奈道,“西門子那邊聯系到東陵高科這邊,揚言愿意讓旗下的英飛凌半導體,為神舟、酷派、西蒙三款數字無繩電話提供芯片!”

西門子這明顯就是在落井下石,赤果果的在向東陵高科發出嘲諷,但東陵高科對于那些芯片廠商抬價,還有西門子的嘲諷確實沒有還手之力,沒有就是沒有,這東西又不能憑空出現。

“這次對東陵高科漲價,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李東陵面色有些沉重的,向劉佑國說道,他已經明顯感覺到,那些海外公司公司,已經開始若有若無的針對東陵高科。

東陵高科自成立以來的狂飆猛進,尤其是與西門子一戰,竟然能反敗為勝,恐怕已經被不少巨頭公司盯上了,這次的零部件漲價,恐怕只是一個試探,往后的小動作會越來越多。

尤其是在向東陵高科通知完漲價后,東芝等公司,立刻向國內的其余公司宣布,不會向它們漲價,揚言對東陵高科的零部件漲價,是因為東陵高科的零部件需求量太大,導致它們產能不足才提價。

神舟系列電話的銷量持續飆升,這個月相比上月,銷量足足翻了一倍多,達到了兩百六十萬部,東芝等公司,現在芯片零部件產能也嚴重不足,要投建新產線,所以才開始向東陵高科漲價!

這就跟日苯東芝跟棒子三星的存儲芯片一樣,只要國內生產不出來,就三天兩頭水深火熱,不是斷電、停水、地震、遭遇洪水就是著火了,每出一次事故,存儲芯片就漲價30,而且還定向大陸漲價,全球其它地區不受影響……

現在東陵高科只是提前享受到了這種待遇,針對的味道,簡直不要太明顯。

日苯東芝、夏普、索尼等公司,都不希望,在被它們視為后花園的亞洲地區,出現一個能威脅到它們的存在!

國內在剛傳出東陵高科被東芝等公司漲價的時候,還有些群情激憤,不少國內公司都有些兔死狐悲,生怕外國零部件漲價漲到它們身上,但當東芝等公司宣布,只向東陵高科漲價,尤其還公布了神舟系列電話最新一月的全球銷量后,輿論就明顯發生了變化。

單月出貨量兩百六十萬部神舟系列電話,營收直接飆升突破了兩億七千萬美元,雖然凈利潤遠沒有這么高,但當聽到這個數字后,還是讓國內不少公司對東陵高科真的眼紅了。

東芝這招很毒辣,分化效果很明顯,跟前世高通針對菊花廠時的策略一樣,只針對一家公司,然后宣布對其它公司繼續供貨,這就導致,國內整個行業公司很難同仇敵愾起來,直接將一個行業,人為的分成了兩個陣營,手段算不上多高超,但效果十分明顯。

當看到神舟電話的營收后,國內不少公司,都明顯態度大變,眼看東陵高科靠著神舟電話營收那么高,指望它們跟東陵高科站在一起,對抗東芝等公司,根本不可能,甚至有些公司都生出,巴不得東芝等公司,再多漲價點的想法,讓神舟電話無利可圖退出市場,他們才好搶占市場!

現在輿論上得不到多少支持,東陵高科除非愿意認命,就給國外公司打工,或者就守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不出海,否則,現在只能靠自己擺脫這種困境。

聽著東陵高科遇到的麻煩,劉佑國也心有戚戚焉,“我早就說過,那幫外國洋鬼子,是靠不住的,老是說造不如買,以后有的是它們后悔的時候。

現在那些公司,看東陵高科的笑話,它們也遲早得挨刀子,等到疼的時候,就知道東陵高科現在的處境了!”

“就得自己搞芯片,不然一直要被人掐著脖子,”劉佑國義憤填膺的說道,隨后也有些擔憂向李東陵問道,“那光刻機呢,研發芯片最重要的,可就是光刻機,東芯要用哪里的光刻機?”

“機電部45研究所!”

李東陵說道,“東陵高科想請一個人來,擔任東芯半導體的總設計師,另外想把機電部45研究所的光刻機團隊搬遷到省城這邊!”

國內是有研發光刻機的團隊的,而且不止一支,十四年前華清大學研發出來的分步式投影光刻機,水平跟國際主流技術相差不大。

當然,這也跟那些年,芯片還沒到科技行業的主導地位有關,那時候毛熊還死磕晶體管微型化呢。

但分水嶺,就在九年前,大量國外芯片開始進入國內,國內生產的芯片,比進口的性能差,價格還貴,自然是被拋棄了,沒有了市場,也就沒人研發了,研發團隊沒錢了,也就干不下去了。

在機電部45研究所,當時弄出來的光刻機樣機,跟阿美利加光刻機巨頭GCA開發的光刻機水平,已經相差不大,比當時最先進的東芝、NEC等公司生產的光刻機,差距也只有七八年,勉強算是在世界光刻機第一梯隊。

但之后,沒有研發經費的機電部45所,就跟其它研究所一樣了,沒開始設計洗衣機、冰箱、電視等,至于光刻機,更沒經費研發了。

“找機電部45研究所合作?!”

劉佑國皺著眉頭,“九年時間,在科技行業,已經是兩代以上的技術差距了!”

“國內還有比45研究所更好的光刻機研發團嗎,還有能被東陵高科挖過來更好的研發團隊嗎?!”

劉佑國被問的牙口無言,雖然不愿意承認,但確實如李東陵所言,國內光刻機研發團隊,這些年實際上,都沒什么太多長進,被困在了193納米光源,不僅是國內,全世界現在的光刻機公司跟研發團隊,都被困在了這里。

國內,確實還有比45研究所更好的研發團隊,如華清、科學院等帶領的光刻機研發團隊等,但那些團隊,能被東陵高科挖來嗎,就算愿意合作,到時候會聽東陵高科的嗎,估計錢花了一大堆,東陵高科一點話語權也沒有。

相反,機電部45研究所就好的了,之前一直在建設三線,只要東陵高科出錢,再通過平陽和漢西省市政部門那邊,跟機電部還有電子司協議商量后,就有很大希望,把45研究所的光刻機團隊給挖過去,前世的時候,這支研發團隊在02年的時候,還被遷到了滬上,參加攻關光刻機的項目。

可見這些年,這支研發團隊,也一直都是在咬著牙研發的,不然不可能十幾年后,還把這支研發團隊給拉過去搞技術攻關。

“現在神舟電話還有東陵高科正在研發的新產品,對于芯片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東芯半導體,能研發出性能夠用的產品就夠了,東陵高科都愿意采購!”

李東陵看著眼前的東芯半導體實驗室,向著劉佑國說道,不求45研究所能開發出什么頂尖的光刻機,只要能滿足東陵高科現在的需求就夠了。

鵬城蓮塘那間掛著比亞迪牌子的車間內,王老板正在跟二十幾名技術人員,忙碌著改進產線的時候,車間大門突然被敲響。

“這里是比亞迪電池公司?”

王老板打開車間門后,見到外面站著一個人,遲疑的向著里面看去。

“這里是比亞迪公司,請問你是?!”王老板立刻將來人拉進一旁的搭建的休息室內,條件算不上多好,但肯定比在車間內強。

“我是東陵高科采購科許凱,”許凱直接自報家門,拿出一份報紙,面容嚴肅的向著王老板問道,“你們公司,真能生產出可二次重復充電的電池?!”

(本章完)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